原真乡土本色与绚斓艺术奇容
——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综论
杨德鋆
摘 要 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是云南政府组织领导的同新剧(节)目展演齐名的全省性两大文艺演出盛事(赛事)之一,迄今已历七届,影响广泛深远。20011年11月在普洱市举行的第七届展演,发扬、延伸前六届传统,各州市踊跃参加,节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本着珍视、突出民族民间原真本色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创编、提高、弘扬的原则,取得新意迭出令人鼓舞的成绩。本文作者特以参加展演工作全程的直接感受,对此进行评述。
关 键 词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第七届;原真本色;延伸;弘扬;意义;影响
作者简介 杨德鋆,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云南 昆明 6500311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始于1997年,是云南政府组织领导的和新剧(节)目展演齐名的全省性两大文艺演出盛事(赛事)之一,每两年一届,迄今已历七届,影响广泛深远。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与新剧(节)目展演的共同宗旨是切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为大力推动云南社会主义民族艺术事业迅速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二者的不同点亦即各自侧重点是:前者重在突出“民族民间”亦即侧重于倡导发掘、发现、整理、提高、推介、弘扬同人民大众生活关系致密的乡土原真歌唱、舞蹈、器乐,使绚斓、珍贵、厚重及多为活态存在、延传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发扬光大;后者重在鼓励提高专业创作水平,以使云南文艺舞台呈现百花齐放、五色交芳的局面。前者主要参加者为县级文化馆、站、艺术团队和乡镇基层艺术人员、民间艺人(代表性文化传承人)、非专业歌舞乐能手,节目以民间艺术原质本体为基础进行合理加工编创,乡土气与生活味浓郁,饱蘸大众色彩;后者主要参加者为省州市级专业文艺院团(2011年第11届起加入有关文化企业和少量县级及以下文艺单位与个别业余文艺团队),演艺形式除 歌、舞、乐外,还包括戏剧、杂技、曲艺在内,节目在内容积极健康的前提下求突破旧格,放飞艺术想象,题材、主题、形式、风格、手法无限定界域,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关键点是创新。两种展演的关系一是着眼于“根部”亦即对大众艺术“土壤”的耕耘、养护、施肥、浇灌与反哺;一是从铸造艺术精品力作的角度为人民生产更多更高更丰盛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不断扩展、上升的新需求,二者相辅相成,共为推动社会主义民族文艺事业的大发展繁荣尽力。事实证明,这“双轨”般的助推民族艺术发展的“云南制式”,在过去14至20多年间已产生令人瞩目的奇效①。
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举办之期,适逢全国上下正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决议之时,宛如春播遇雨,万物增辉,使展演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氛围中变得意义非同寻常,平添催人奋进的勇气和动力,在舞台演艺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精神、认识层面的收获亦大大超过预期。一次既定安排的演出赛事,在如同巧遇中变成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吹响向未来进军号角的最有力响应和最真诚最有分量的献礼,仿佛给云南民族艺术往后的发展插上丰满有力的羽翼,教民族文艺工作者和各民族同胞激情满怀信心百倍地看到了辉烨闪亮的新前景,参演人员和观众对此无不感到格外欣喜和振奋。
扫描:绚斓滇云大地与节目异彩纷呈
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于2011年11月21—25日在著名边地茶城普洱市(思茅)普洱大剧院举行。从开幕式普洱市表演民族民间歌舞《妙曼普洱》开始,中间经三台精彩比赛节目竞技,到闭幕式优秀节目颁奖综合晚会《华彩舞乐》演出结束,全省16个州市及独立参演单位云南民族村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参加献艺,使展演既展现着云南多民族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民间歌、舞、乐的炫彩绝伦,又显现着祖国边陲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和民间艺术发展兴旺的大好景象,像赞歌,如画幅,美不胜收,令人倍感兴奋和鼓舞。
展演共呈现歌、舞、乐节目63个。包括——
一、歌唱类,27个:1.彝族史诗演唱《查姆古歌》(楚雄州)、2.布朗族四弦琴弹唱《琴弦弹出新生活》(西双版纳)、3.哈尼族叙事长诗诵唱《阿基•洛奇洛耶与迷扎•扎斯扎依》(普洱市)、4.哈尼族古歌咏唱《迁徙》(西双版纳)、5.拉祜族创世史诗演唱《寻源•古歌》(普洱市)、6.彝族古歌演唱《“梅葛”唉嘎里》(楚雄州)、7.彝族声乐演唱《土改工作队的小普》(玉溪市)、8.彝族情歌演唱《心心相映》(西双版纳)、9.彝族民歌演唱《教牛歌》(玉溪市)、10.傣族祝祷歌章哈演唱《档管》(西双版纳)、11.布朗族民歌演唱《哥耕田地妹当家》(保山市)、12.傈僳族民歌演唱《傈僳情律》(迪庆州)、13.怒族达比亚弹唱《阿友卡达苏》(怒江州)、14.白族龙头三弦弹唱《清清洱海水》(大理州)、15.傈僳族民歌演唱《木棉花开》(怒江州)、16.彝族民歌弹唱《牧羊情歌》(昆明市)、17.苗族合唱《花山之夜》(昆明市)、18.藏族小合唱《骏马与草原》(迪庆州)、19.彝族民歌演唱《过山调》(昆明市)、20.苗族民歌演唱《飞歌》(昭通市)、21.彝族民歌演唱《海腔》(曲靖市)、22.傈僳族民歌演唱《牧歌》(丽江市)、23.哈尼族歌曲演唱《布谷鸟叫了》(红河州)、24.佤族民歌演唱《佤山崖调》(云南民族村)、25.彝族山歌对唱《布鲁比》(曲靖市)、26.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弹唱《乐作欢歌》(云南民族村)、27.普米族、怒族弹唱《山谷回声》(云南民族村);
傣族祝祷歌演唱《档管》(西双版纳代表队)
怒族达比亚弹唱《阿友卡达苏》(怒江州代表队)
布朗族舞蹈《田拱纪桑看》(临沧市代表队)
拉祜族演唱《寻源•古歌》(普洱市代表队)
二、舞蹈类,29个:1.拉祜族《跳摆》(普洱市)、2.彝族《灯弦舞》(文山州)、3.苗族《敲簸箕嘿雀》(又名《三桩是鸟窝》)(玉溪市)、4.彝族《古老的跳虎节》(楚雄州)、5.彝族《花鼓•花鼓》(玉溪市)、6.基诺族《基诺大鼓舞》(西双版纳州)、7.傣族《刀•棍•拳》(西双版纳州)、8.佤族《甩发舞》(普洱市)、9.彝族《秧佬鼓舞》(昆明市)、10.佤族《稿西尾嘿》(临沧市)、11.藏族《欢乐的弦子》(迪庆州)、12.彝族《彝人钹风》(保山市)、13.彝族《姆的馁》(大理州)、14.布朗族《田拱纪桑看》(临沧市)、15.独龙族《独龙姑娘的舞》(怒江州)、16.苗族《嘎蒙卡兜》(大理州)、17.傈僳族《傈僳邓时阿拨然》(怒江州)、18.彝族《维录姑》(昆明市)、19.彝族《栽秧神鼓》(云南民族村)、20.傣族《出洼节的鼓声》(德宏州)、21.纳西族《热美姑娘》(丽江市)、22.哈尼族《打地鼓》(红河州)、23.彝族、阿昌族《祭天神曲》(云南民族村)、24.傣族《剪》(德宏州)、25.彝族《毕摩•喀红呗》(昭通市)、26.彝族《确比》(曲靖市)、27.苗族《苗家男子板凳舞》(昭通市)、28.景颇族《目瑙韵》(德宏州)、29.哈尼族《搓绳子》(红河州);
藏族舞蹈《欢乐的弦子》(迪庆州代表队)
彝族舞蹈《灯弦舞》(文山州代表队)
苗族舞蹈《嘎蒙卡兜》(大理州代表队)
三、器乐类,7个:1.壮族竹乐演奏《玩星星啰玩月亮》(文山州)、2.彝族四弦弹奏《赛“撒弦”》(曲靖市)、3.佤族木鼓乐演奏《佤山鼓韵》(普洱市)、4.汉族民乐奏唱《小河涨水漫山沟》(昆明市)、5.傣族竹管乐演奏《傣族情调》(临沧市)、6.藏族弦乐演奏《弦子联奏》(迪庆州)、7.彝族吹奏乐《唢呐吹绿黑惠江》(保山市)。
彝族四弦弹奏《赛“撒弦”》(曲靖市代表队)
节目涵盖彝、白、哈尼、佤、拉祜、藏、傈僳、傣、壮、景颇、布朗、苗族、怒、普米、阿昌、基诺、独龙、纳西、汉族等19个民族。舞蹈类节目约占总数的1/2(弱);歌唱类、器乐类节目比例较往届呈上升态,增加明显。节目形式、内容、编创风格同第五、六届相比有一定变化;撩人眼目的看点颇多;注入新思维、新方法力求推陈出新、幻变出彩的实践探索在不少节目中显现。一个令观众感兴趣的具有艺术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的现象是出现在舞台上的同一个民族的节目,有的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最多者超过20个——它们来自同一区域或不同地区,印证着许多民族各自有丰富多彩歌、舞、乐资源和宽豁深厚的编创提升潜能的实情。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一,就节目内在本质和民间基色而言,同一民族多个节目的主题、题材、内容、形式、表现手法尽管各不相同,但其固有的风格基调亦即长期给人留下的“民族感觉”或曰“民族色彩”印象能自然而然辨识出它们较多是同一个民族的,如佤族、拉祜族节目;
二,节目差异分明,虽属同一民族,却不一定是同一色彩,同一基调,相似或相近点较少甚至很难析识出其同点所在,其中相当数量节目相互间在形式、风格、味道上歧隙颇大,这些节目分别表现着这个民族可能因人口居住地域不同、或支系不同、或历史演进经历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别,或多种情况兼而有之,致使他们在文化艺术内容、形式(从服饰到音乐旋律、舞蹈跳法、乐器、表演样式)、风味等相互因地而异,迥然奇殊,不少节目的内质与外容不易看出它们之间有何明显联系,诸如哈尼族,红河州、西双版纳、普洱市(墨江)相互异点较多;傣族,德宏、临沧市、西双版纳、普洱市(景谷、孟连)、玉溪市(元江、新平)异处存在清晰;布朗族,临沧市(双江)、保山市(施甸)、西双版纳(勐海)相互区别鲜明;傈僳族,怒江州、丽江市(兰坪)各具一格;苗族,滇东北、滇东、滇南、滇中、滇西之间异处不难分辨;
三,同异并存,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皆有,其中彝族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历届参演节目较多,情况大都如此,就本届而言,11个州市(单位)不期而遇在此表演的彝族歌、舞、乐节目总计22个,占展演节目总数1/3(强),其所显示的异同情况较为显眼:滇南彝族的鼓舞类节目和滇西、滇西北彝族的打歌、跳脚类舞蹈节目相互较难找到近似、雷同之处;楚雄州(双柏)彝族“跳老虎”和大理州(祥云)彝族“跳哑巴”舞蹈,各属独门奇艺,和其他节目毫不牵涉;而各地使用弹拨乐弦子(四弦、月琴、三弦)、吹鸣乐葫芦笙、竹笛跳的彝族舞蹈,相同、相近点及历史、民俗的内在联系则较易辨识,多数能一目了然。
上述情况表明,云南26个民族并非只有26类(种)歌、舞、乐,每个民族实际皆各像一蓬葳蕤葱茏生意盎然的树林,林中每棵树发百干千枝,茂密枝干开繁花千蕾万朵,26个民族聚集起来即是一片无垠林海——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的整体面貌就是这样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地存在着的。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为何异彩纷呈,让观众目不暇接,交口称道,这是一个根本原因。如今包括省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士知道,欲看云南民族民间保持乡土原色和旺盛生命力的视听艺术,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是一个理想场合和绝佳机会,祖国西南边地根深叶茂的各民族乡野艺术不可小觑的神圣性和高价值让人痴迷,倾倒,追捧,不是无缘无故的。
本色:不变的艺术内核与活力源泉
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最重要的基点是把自己放在云南各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百花园的泥土深部,在不断吮吸民间营养的过程中挖掘“民间”,发现“民间”,取材“民间”,加工、创编、升华“民间”,最后演绎、推广“民间”,发展、繁荣“民间”。这是举办展演的核心意义所在,是节目成败和评判节目水准高低的关键。这个演出宗旨似的规定给出的信息十分明确,即要求所有参演节目无论选择何种主题、题材、形式、风格、手法进行编创,皆必须保持“民间”原有特质和本色。这是一个看似简单、普通却非随意就能做到、做好的要求,它对编导者深藏着近乎苛求的寄望,对组织领导者和主创人员知识、文化、艺术专业等基本修养的深浅高低仿佛进行着无法规避的严格检审、掂量与考评,例如,对本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了解熟悉程度如何,身体力行深入民间调查、体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实践功夫深浅如何,对各种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优质资源的认识、理解、消化、利用的水准如何,节目就是答案。节目质量,同此密切相关。 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的参演节目,绝大多数对此把握较好。首先,从内容的选择上看,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史诗、民间传说、古歌类内容进入节目较多,它们对增高节目起点,拓展节目内涵,增强节目表现力,赋予节目有积极意义和特色的主题起了较好的“保障”“支撑”作用。运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梅葛》,拉祜族创世神话《牡帕密帕》,哈尼族叙事长诗《阿基?洛奇洛耶与迷扎?扎斯扎依》等内容创编的声乐演唱和舞蹈,多具有故事浪漫、内容厚重、意境辽阔、色彩绚斓和观赏性强的长处,若干艺术性与神秘感交融的情节、场景充满教传知识启迪智慧和易于激起观众赏趣与探索欲望的魅力。彝族史诗演唱《查姆古歌》,选自民间口传史诗《查姆》,反映太古时期彝族先民对大自然形成过程的认识、说法和观念,对先祖创世情景与辛劳付出进行赞美。歌中唱道:“原来没有天/没有地/什么来造天/来造地/彝人来造天/彝人来造地/彩云变成天/雾露变成地…”。歌声情切意挚,质朴委婉,加上天幕打出古老彝文典籍背景画面作陪衬和台上安排有戴面具著草衣象征祖先化身的角色进行穿插表演,将“查姆”(彝语意为“大”及“起源”——事物和人类起源)的深沉意蕴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梅葛”唉嘎里》是彝族另一个古歌演唱节目。彝语“梅”是“说”,“葛”是“古”,“梅葛”即说唱古史、古事的歌,从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一直讲到人世间的方方面面,被彝族尊奉为“根谱”。节目选择其中部分片段进行加工编排,用4个老年梅葛(唱“梅葛”的民间老艺人)、4个青年梅葛(唱“梅葛”的年轻人)、13个娃娃梅葛(学唱“梅葛”的小孩),老少同台,连唱带跳,表现“梅葛”在民间递代口耳相传的实情,刻意将重心放在老年梅葛对一群小娃娃梅葛的传承表演上,主题突出,情景感人。拉祜族创世史诗演唱《寻源·古歌》,选择民间神话传说《牡帕密帕》(造天造地——从葫芦里走出来)片段,描述拉祜族葫芦崇拜的缘起和充满浪漫奇趣的人文历程。男女演员在火塘边边吹奏葫芦笙,敲击象脚鼓、钹、铓锣,手摇会咵嗒咵嗒作响的葫芦、巴豆、牛柯洛(竹制牛铃),边热情高歌本民族历史途程,音韵清朗抒情,表演赏心悦目,有较强感染力。哈尼族多人合唱《阿基·洛奇洛耶与迷扎?扎斯扎依》选自墨江县哈尼族民间叙事长诗,以说史摆古讲故事的方式叙唱,赞美劳动、爱情和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精神,分“火塘·追忆”、“赶集·相遇”、“抗租·不屈”、“呼唤·祭魂”四个部分,在男女声合唱中穿插老人祈吉风俗表演,声韵与情景相糅为一,沁人心扉。此外,彝族风俗民歌《教牛歌》、哈尼族古歌《迁徙》、佤族民歌《佤山崖调》等演唱基调也有和上述节目大致相似的特点。《教牛歌》讲述彝族农民亲切、耐心训导“尼勒”(黄牛)学犁田的情景:“尼勒尼勒(牛啊牛啊)/顺着沟边走/拉着犁头走/田地犁得好/才好撒种子/秋天得丰收/冬天不挨饿/”;“尼勒尼勒/莫怕太阳晒/一脚跟一脚/步步走得匀/莫怕脚杆酸/莫怕肩头疼/你是好样的/人人赞美你…”,通过教牛,对勤恳忠厚的牛和人的劳动精神进行真挚深情颂扬。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之风在节目中展现鲜明,有极好的欣赏、品味和励志、教化效果。 其次,从形式运用上看,在保持传统本体原色的前提下加工出新、创编提升使该民间艺术发放新的光泽的成功尝试颇多。例如一,歌唱类。白族龙头三弦弹唱《清清洱海水》、藏族小合唱《骏马与草原》、傈僳族民歌演唱《牧歌》亮点明显闪现于人们眼前。《清清洱海水》使用白族大本曲自弹自唱样式,在优美抒情跌宕起伏的唱腔中表述保护洱海自然生态的内容,对曾经严重污染洱海水质的网箱养鱼、机动船和大片毁坏可起隔离、过滤、排污以使海水净化的滩涂湿地的做法进行情真意切的宣教批评:“…查原因来找病根/毒物天天把海浸/网箱养鱼危害大/废物扩散到海心/上游污染到下游/洱海那会清…”;“洱海清/大理兴/科学发展牢记心/呵护洱海母亲湖/胜过爱眼睛”。一男(爷爷)七女,曲调经过一定整理加工,顺畅悦耳;民族唱法与适当美声唱法结合的科学发声方法介入使演员声音在不失声腔原味的同时显得圆润洪亮,吐字清晰,格外好听;服饰、乐器的时尚性点缀,舞台调度和表演动作保持着民间“歌化”演唱风味,没有向“戏化”(白剧)程式靠拢,使该节目成为内容好、形式美、面孔新、演艺水准高的近于精品层次的优秀节目,十分清新可人。 二,舞蹈类。有两种情形值得称道,一是形式保持着浓酽的民族与地方色彩,又在仿佛添加新颜色、新活力的操作中增多新看点。拉祜族《跳摆》,将女子摆舞不拘泥于原来单纯由女子敲象脚鼓领舞,众女子甩手踏着节拍跟随舞蹈的传统形式,而是大气派地将舞台变成女子一半跳象脚鼓舞、一半跳甩手摆舞,另加一男子在中心高台击巨型大鼓舞动、男子多人尾随女子起舞的安排,布景加入竹林、寨门、佛房、神柱、寨桩等环境、风俗标志物代表的拉祜古老文化内容,使该舞的内涵大大延展,艺术性获得淋漓尽致发挥,传统摆舞犹如换了模样,给人以视野大开之感。彝族《灯弦舞》、彝族《彝人钹风》、布朗族《田拱纪桑看》(蜂桶鼓舞)、苗族《嘎蒙卡兜》(青年甩手转身舞)、傈僳族《傈僳邓时阿拨然》(庆丰收吃手抓饭风俗舞)、彝族《维录姑》(撒尼女子绣花舞)、哈尼族《打地鼓》等节目亦然,在形式运用上都有令人愉悦的看点;二是留意于挖掘、推出新发现的少为人知的新类型。彝族《姆的馁》是一典型。“姆的馁”彝语意为跳哑巴,原是祥云县大营彝族民间驱鬼祈吉风俗中的一项巫师撵鬼逐邪跳跃的插曲,是一种带着人类早期色彩的原始舞蹈孑遗。当地在发掘、整理过程中,注意保护其充满“土气”的原质精华,对其略显凌乱琐碎的舞蹈动作元素作了恰当规络、提高:中心人物“大哑巴”(相当于巫师)手拿木研臼舂、磕、甩舞的主体动作设计,戴面具“小哑巴”(驱鬼者)众男子略侧上身弯曲臂膀一手抬高过头一手抬于胸前的基本塑型动作设计,涂绘颜面“女哑巴”(女驱鬼者)击皮扇鼓甩手侧身一跃然后转身轻跳的标志性动作设计等,不仅符合民间实况和情景需要,而且朴净利索,粗中有细,刚柔相济,别致出彩,使舞蹈从人物造型、动作构型编排、面具与鼓和研臼等道具的运用到整体舞队调度、气氛渲染等方面皆有恰如其分的表现。舞蹈充满个性,整体编排较精炼,民俗气氛与艺术感交融为一,表演敛放适度,既热闹喧腾又井然有序,全由当地农民出演,实属难得。该舞不仅是初次在歌舞乐展演舞台露脸,是第七届展演的一个满含新意的节目,而且是一个有价值的飞洒着古老流光的民俗艺术产物,为今后发掘、整理、提高、创编类似节目提供了可借鉴的良好经验。观众给予该舞以热烈掌声是理所当然的。 三,器乐类。彝族吹奏乐《唢呐吹绿黑惠江》、汉族民乐奏唱《小河涨水漫山沟》、傣族竹管乐演奏《傣族情调》、藏族弦乐演奏《弦子联奏》等值得称道。《唢呐吹绿黑惠江》演奏者是居住在保山市昌宁县珠街乡黑惠江畔的彝族农民,他们的唢呐乐在当地很有名气,民间红白喜事(即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少不了它。名气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传统曲调丰富,有适宜于不同用途和场合的专门曲目,音韵动人,演奏技巧高超,演奏者分布在村寨乡镇,可随喊随到,有深广的群众基础。《唢呐吹绿黑惠江》由10名男子表演。节目集束民间技艺精华,对演奏队形、动作做了巧妙编排处理,最具吸引力的看点之一是演奏技艺超凡,10人虽各执一把唢呐,却并非吹奏、按孔皆由自己掌握,而是多用相互交错配对吹奏(即一人吹、另一人按孔),二人、三人联配或至10人连成一串进行相互“借嘴”“借手”配吹的方式,形式、动作颇具观赏性;之二是音韵极富魅力,除曲调悠扬、委婉、深情、动听外,演奏通过特殊技巧绝招,使乐曲犹如一股完整气链带出,中间听不出乐句断欠或有断气断音现象,旋律音声时而宏阔嘹亮,时而如言似诉,既震颤耳鼓,又沁人心扉,技艺精妙,令人惊叹叫绝。
哈尼族舞蹈《打地鼓》(红河州代表队)
哈尼族叙事长诗演唱《阿基.洛奇洛耶与迷扎.扎斯扎依》(普洱市代表队)
彝族古歌演唱《“梅葛”唉嘎里》(楚雄州代表队)
彝族民歌演唱《牧羊情歌》(昆明市代表队)
白族三弦弹唱《清清洱海水》(大理州代表队)
彝族舞蹈《姆的馁》(大理州代表队)
傈僳族舞蹈《傈僳邓时阿拨然》(怒江州代表队)
彝族演唱《查姆古歌》(楚雄州代表队)
静思:节目创作探索的足影与期待
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不是固化物体,是一个行进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传统即使沉淀着千年万载的时光事象,它的今天明天也需与时代同行,也要丰富、整理、翻新、升华、延展,否则将会不知不觉被人遗弃,不知不觉被历史尘沙掩埋。看过前述保持民间本体原色又妥贴合适地将传统艺术内质、形样与上佳创意和编排巧技相融为一的节目,观众不能不产生仿佛将云南各民族精神原野的过往与现实畅快游历一番的感觉。人们相信,对民族民间艺术本色的珍视与讴歌,对呵护民族民间歌、舞、乐传统精魂、活力的存在并推动其向前发展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承载这个使命是自然而然、责无旁贷和必不可少的。尽一切努力让参演的节目在对传统准确把握的前提下,融入新的构想元素,令其以新姿新容呈现,力求让观众观赏到渗透着新思维新手法的视听新作品,是历届展演逐渐形成的“意识流”,已成主创人员的共同认知和不断进行尝试的有效路径。 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的若干节目闪烁着创编新思路的火花,即使有的节目尚不够理想,留下加工、改进的余地还多,但编导者的创作趋向和不断探索的实践精神实可堪夸,他们行进的足影和积攒的经验实际已为今后展演及民族民间歌、舞、乐的发展前进提供了有益启示,积聚了若干催人奋进的可贵财富。就演出所见,值得提及的有如下三点:一、拓展节目内径空间,让节目超越反映民俗现状的习惯常态。诸如在景颇族舞蹈《目瑙韵》中,观众没有看到舞台出现频率颇高的抖甩银泡的景颇舞惯用动作,也较少看到传统环圈刀舞、扇舞的常见形貌。节目主题构思离开了类似“将民俗原状搬上舞台”的惯性,用一种拓荒似的新思路,大胆从景颇族古老史诗《目瑙载瓦》故事中找寻素材,将目瑙纵歌亦即人的基本欢乐形式起源于人见雀鸟在大树上唱歌跳舞从而进行模仿的原始传说追溯出来,提炼出来,运用到舞蹈之中——舞蹈安排一群五色缤纷活泼可爱的鸟类角色,用多种舞蹈语汇映现这段过程,后面则接上带着时尚色彩的经过美化简化处理的传统“目瑙纵歌”舞蹈、乐奏、场面精粹,使《目瑙韵》仿佛编织成一篇流荡浪漫想象的前所未见的目瑙舞和目瑙纵歌民俗艺术仪式的“前传”,使景颇族的这个古老民俗舞蹈与文化艺术起源故事结合为一体,有了新面孔,新看点,让观众出乎意料,不会因在舞蹈中重见故我(重见经常反复出现的几个惯用场面、动作)而感到“视觉疲劳”,这无疑是有价值的尝试。傣族祝祷歌章哈演唱《档管》,原型取自民间风俗贺新房的祝福礼仪形式,节目拣选民俗活动贺新房中最有趣和最重要的安置火塘三脚架、点火、煮(蒸)第一锅(甑)新饭、祝贺者抢尝新米饭等情节,将歌手章哈诵唱和主人、宾客象脚鼓舞、凡软素(祝福舞)等巧妙结合起来,串连为一体,教喜悦、吉祥、实在的生活内容和本色歌舞艺术水乳交融,成为一种浓带新鲜感和诗意的演唱形式,犹如旧事新编,赏心悦目,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异样视听享受。二、突出象征性,运用写实与写意结合手法,增加节目想象力和美感。傣族舞蹈《剪》,主要旨趣是表现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傣族剪纸的特色和意蕴,该节目的巧思妙想在于不直接表现剪纸情景、过程,而是采用象征手法,用孔雀舞、大象舞、礼佛舞、佛塔舞、做摆舞等舞蹈动作间接模拟、象征“剪”的意象,同时以多媒体背景图示配合舞蹈依次变化放映出相应的剪纸图案,使平面的图案美和舞蹈的立体美动感美交映成趣,令剪纸内容、意境清晰呈现的同时,使舞台流动诗情画意,获得独到效果。苗族舞蹈《嘎蒙卡兜》是一种以甩手掀身侧转跳跃为代表性造型动作的男女青年民间舞,又名蚩尤舞,原是表现苗族祭祖——祖先崇拜风俗的古老舞蹈。表演者著传统粗麻布蜡染、刺绣衣装,重15公斤,衣装体现着苗族记住祖先和古老历史的意蕴。原民间舞蹈动作较滞重。为了提炼、发挥舞蹈长处,节目在注意保持传统涵义的同时,对舞蹈动作作了编排提高,扩大舞姿的舒展度、开阔度、轻巧度,强调活力和青年人舞动中显现出的美的韵律,虚实交融,使舞姿、动作丝毫未因衣装沉重带累,而是更显矫健、潇洒、有力,造型更加漂亮、轻巧、大方,和其他地方苗族舞蹈相比存在明显的个性区别,谁看了都会留下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印象。 三、同类题材节目,重在设定新创意,让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技艺不雷同、不重复。例如以彝族民间花鼓舞素材编创的花鼓类舞蹈在往届展演中已出现过——突出打鼓跳鼓动作和热烈奔腾气氛是其主要特色。为避免出现相互近似之弊,本届上演的花鼓舞《花鼓·花鼓》,不走前者从头到尾强调打鼓动作和营造击鼓气氛之路,而是采取打鼓和不打鼓舞姿、动作交替出现,热烈与抒情气氛相间穿插的方式编排,使节目显现出较清晰的新意亦即与往届花鼓舞之间的差别感,反映颇好……; 艺术是一门永无终点的学问。为使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效果更佳,获得大众发自内心的更多掌声,对每一届展演参演的节目都应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进行品评,在肯定和赞扬成绩、经验的同时,还应看到存在的问题,认真探寻改进的路径和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节目中存在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资源时,在所选项目中如何恰当选择、使用素材、题材,是表现某个项目内容的全部还是局部、片段,怎样合理把握所选题材分量的轻重,如何突出其主要特色、看点和价值等,似尚处于摸索实践的开始阶段,进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具体问题有待一步步去思考探索。例如,有的节目意欲表现某部民族民间传说、史诗或长篇民歌,因选材内容分量过重,在一个小节目中很难较好地演示和表达,结果舞台效果不佳;有的节目以突出“传承”为重点,既安排传承的文本(包括唱、跳、演示)内容,又安排不同年龄层次的演员阵容出演表现传承的多个情节,由于内容涉及太多,艺术手法跟不上,表演过程较长,导致拖泥带水,显得累赘;有的节目直接搬用传说、史诗文本原词原意,不善于做重在提高艺术观赏性的合理创编处理,致使节目内境无法展开,含义抒发生动性不足,手法显得老套、呆板,引不起观众共鸣。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值得编创人员去认真回顾和推敲。这是一。 二,可能囿于对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本色”的展演要求理解不深或不够准确的缘故,有的节目偏于保持“原样”,仿佛生怕抖落民间素材身上的“泥土”一般,只停留在编排某种外观形式,不赋予节目必要的主题创意,文化内涵,呈现在舞台上的基本上是一种较“素”的近似于农村民俗活动中的表演现场翻版,结果使节目好像还停留在“素材”状态,缺乏应有的上升后的艺术等次和文化“质感”。 三,和上述情况适成对照的是有的节目存在“加工过度”之弊,即原立意很好,选用的基础素材亦不错,惟因创编提高加工环节把握失当,致使节目变成类似随意创作的和“民族民间”及其传统不沾边的样子。这种现象虽少却历届都有,值得有关人士留意。此外不能不说的是满族依然没有在本届展演舞台出现,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7届未见满族节目现身的历史未能被改写,尽管从2003年起我们就不断呼唤改变这个状况,未想至今仍没能实现26个民族节目的展演“全家福”。真有点望眼欲穿了,希望下一届能消除这个缺憾…… 文化艺术在前进和探索过程中存在瑕疵及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对此人们有充分思想准备和潜能,将会在往后的实践中继续进行思考探求,让各民族同胞看到一个更为理想、满意的未来。
傈僳族民歌演唱《牧歌》(丽江市代表队)
傣族舞蹈《出洼节的鼓声》(德宏州代表队)
彝族舞蹈《彝人钹风》(保山市代表队)
傣族舞蹈《剪》(德宏州代表队)
独龙族舞蹈《独龙姑娘的舞》(怒江州代表队)
彝族舞蹈《确比》(曲靖市代表队)
彝族吹奏乐《唢呐吹绿黑惠江》(保山市代表队)
景颇族舞蹈《目瑙韵》(德宏州代表队)
2011年11月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节目珠玑和各民族民间歌、舞、乐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民族文化艺术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普洱茶城之会”在欢庆胜利的锣鼓声欢呼声中落下帷幕。本届展演不止是云南各民族民间歌、舞、乐节目精粹的一次舞台汇集,它还是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状貌、民族民间歌舞乐的生存发展现状及我们对民族民间艺术发掘、发现、整理、呵护、宣传、继承、利用、促进发展前进情况的一次检阅。收获不仅有满篮满筐的甜蜜民间艺术瓜果,而且还有对若干相关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关注和深度思考。 2011年是云南艺术舞台大丰产、大丰收之年,11月举办的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和5月举办的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琳琅满目的芳花艳卉,把边陲山水装点得万紫千红,灿烂无比。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年份。面向未来,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艺术原野将会呈现更加绚丽多姿的景象。对此,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期待着并会为之踏实地作出努力。文章、图片:杨德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注:①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自1997年起举办,至今14年;新剧(节)目展演迄今举办11届,已22年。参考文献:杨德鋆《美与智慧的融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杨德鋆《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分类略说》,《舞蹈论丛》1980年第3期。杨德鋆《彝族民间舞蹈》,《舞蹈论丛》1980年第1期。杨德鋆《民族舞蹈文化》“专栏作家”系列文章,《舞蹈》1992年1—6期。杨德鋆《云南民族艺术节民族民间歌舞游行表演概述》,《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6期。杨德鋆《宴舞类说》,《中国舞蹈艺术》第1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出版。杨德鋆《对泥土的深挚敬意——民族舞蹈探索随思》,《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国庆60周年特刊。杨德鋆《文化炫彩与和谐薰风交融的民族艺术盛典——云南省第六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观后》,《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杨德鋆《乡土——艺术活力之源》,云南省文化厅《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11.5;《云南群众文化》2011年第4期(冬季刊)。张蓉兰主编《云南满族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