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歌舞乐展演

周培武专家在全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编导会上的讲话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1-07-07

    一、我的生活与艺术
    作为一个舞蹈编导,我非常庆幸生活在有26个民族,有“歌舞”之称的云南。因为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在30年的编导生涯中,自己能创作出一些作品。我要感谢云南各民族的群众,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才有了我的今天。
    我是1979年才转为专业编导,非常幸运80年就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舞蹈比赛。86年又参加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彝族双人舞橄榄歌、哈尼族舞蹈大地母亲,傣族独舞“版纳三色”(后两个与人合作)都获得了编导二等奖。那时候很多记者和同行问,为什么能创作出这些作品。我们回答只有一个,是生活给予了我一切,这不是客气话,我的作品从构思到舞蹈细节,到舞蹈动作,我都可以告诉你它的来源。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舞蹈“橄榄歌”。79年,舞院的许淑英、刘友兰等老师一行人来云南采风,我们一行到了红河、大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到石屏县找宣传部联系学烟盒舞时,那时候文革虽然已经结束,但极左思想并未完全肃清,县委宣传部的女同志说烟盒舞是四旧,伤风败俗的东西,不安排,不准跳,不准学。我们就到街上自己私底下找了会跳烟盒舞的民间艺人在招待所跳了起来,这是禁止烟盒舞十年以来石屏县第一次跳,有的人“听见四弦响,脚杆就会痒”,马上就跳了起来,后来和彝族艺人交流很好,了解和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这个舞蹈里有个细节,就是一个伙子弹响四弦,旁边一个女子就随着跳了起来,再弹再跳,接着就跳起双人舞来了。这个舞里面还有“踩脚”和“喂橄榄”动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情节。“踩脚”是79年,我们团的第一次目瑙纵歌,去了很多人参加,晚饭后跳舞过程中,一个傈僳族姑娘有意无意地踩了我的脚,产生的灵感;“喂橄榄”是我观察德宏傣族泼水节男女青年谈恋爱给对方喂东西吃留下的深刻印象。
    第二个例子是舞蹈“大地母亲”。开始产生是源于我听到田丰老师一首非常优美的一首摇篮曲。非常有民族特点,非常好听。歌词写得也非常好。它独特的风格,深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虽然音乐很美,但怎么用舞蹈形式表现是关键。我想,如果编一个单纯表现母亲的《摇篮曲》舞蹈,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编出一个和别的民族不同的舞蹈,但最终也只是舞蹈语言不同而已。这时,我脑海出现了1984年我们在西双版纳州布朗山经历过的一个画面和故事,这件事使我想了很多,为什么我们祖国边疆的民族要延续生命这么难。再来听听他们歌词里所唱的:
    哦,宝宝
    阿公阿祖曾背负着困难
    血里淌过九回
    刀刃上走过九回
    为了寻找幸福的太阳
    他们把那么多的希望
    寄托在你身上,寄托在你身上………
    渐渐地,要表现一个民族的“昨天的苦难,今天的幸福,明天的向往”就成了我们这个舞蹈的主题。于是,就有了一些舞蹈动作:八个男的睡在地上,双手向上托举婴儿:八个男的既是大地又是人民,在抚育着母亲和孩子成长,我们用人和手组成了月亮、篱笆、摇篮,后来他们是狩猎场上的勇士,是苍茫的波涛,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浮。一会他们又变成人梯,一双双手把人的生命一代代传下去。最后举着母亲、婴儿奔向太阳。比赛获二等奖,第一名。
    后来我和马文静、马惠仙合作,又搞了表现大文化的人类婚姻史的“爱的足迹”。
    我讲这些就是想说明,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它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源泉,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坚实基础。
    拿人类婚姻史来说,全世界大概只有云南至今还保存着从群婚、血缘婚,母系社会,封建社会的全过程。而佤族的梦婚,摩梭人的走婚,中国舞蹈研究所专门研究婚姻的专家都从来没有听说过。
    二、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对待文化遗产
    我应该是我们省编导中下乡最多的。但直到现在,我到任何一个地方搞创作,还要不断地深入生活。所以,对怎样才能真正的深入生活是有体会的。
    深入生活不只是学几个动作。要去体会他内涵、他的性格,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生活状态……等等。我觉得民族舞蹈的精髓,不是”“形式”而是“神式”。要做到“神式”,是要下功夫的、是要研究的。景颇族的目瑙纵歌、拉祜族摆舞,我都是不学到精髓就不走,不学好不学像坚决不走。
    三、怎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说得轻点是方法问题,说重点是世界观问题。总结这几十年深入生活的经验,怎么样才能学到你需要的东西,我认为:
    第一,要真的有一个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就是要找到学到的决心。也就是你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第二,要尊重人家,不要嫌人家脏,嫌人家臭。当时,我在陇川,傈僳族住的地方,在非常难闻的床上也将就睡下去。
    总之,每到一个地方,即使是一个人,也要给当地老百姓表演,让他们了解你。
    四、如何搞好非遗节目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特色,包括音乐、舞蹈、服饰等,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特色。
    1998年,许淑英老师向香港政府申请了20万港元,由“香港音乐舞蹈人类学研究会”主办、田丰民族文化传习馆演出的“秘境与舞祭”,由我和杨丽萍任总编导,由马惠仙任总排练的一台原生态歌舞。
我去田丰那里很多次,有很多外国人就是专门来找田丰看传习馆的节目,有的哭了。
    有一次搬到舞台演出,就发现了问题,原生态的民间舞都是围着火塘跳的,但是在舞台上一演,距离远了,看到的都是屁股。后来,我们把花腰彝舞改了,成一排的跳,效果好多了。这是“云南印象”的前身,那时候什么都没有,灯光、舞美效果一般,反响也就一般。后来,杨丽萍请了全国一流的音乐三宝,舞美孙天卫进行了包装,得到了国内外好评。
    我觉得《跳菜》这个节目,是“非遗”转化成舞台演出一个很好的作品。表现在,一是在专业类的比赛中打败了所有对手;二是把南涧的彝族打歌推向市场。所以,做“非遗”的节目不要想创新,要保持原来的纯真性,要自弹自唱自跳才有生命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用,就算我们之间的一次交流吧。

文章:周培武(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