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歌舞乐展演

云南民族民间器乐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1-07-07

    历经十多年的“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经过全省群文战线上的音乐舞蹈工作者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令人瞩目,回顾前六届的展演,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今年的第七届展演,提出了更加鲜明的宗旨,即“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遗产保护成果,繁荣民族民间歌曲、舞蹈、器乐的文艺创作,展现民族艺术风采,壮大传承人队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云南文化艺术事业,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这个宗旨的确定,为我们在筹备工作中指明了方向,使任务更加清晰,途径更加明确,方法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下面就云南民族民间器乐节目的有关问题谈三点建议,以供大家在节目的准备中作参考。 
    一、深入发掘民族民间乐器资源,迅速培养乐器制作和演奏的接班人问题
    众所周知,云南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而民族民间乐器和器乐本身就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云南民族乐器史可追寻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的青铜时代,出土文物表明,铜鼓、环肩半圆钮编钟、羊角钮编钟就是云南民族乐器曾经有过高度发展的标志,也是云南各民族先民对世界乐器发展史曾经做出过的巨大贡献,如今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锣类乐器,就是由铜鼓演变出来的。在云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流传着过多少乐器,我们已经难以稽考,但至今仍在流传使用的乐器还有300多种,这个数目几乎占了全国现在仍使用着的民族乐器的五分之二还强。国外学者在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曾对与我们云南紧相毗邻的东南亚各国的民间乐器进行过详细考察,从而得出了一个基本估计,认为东南亚的乐器种类之多,是世界乐器的一个缩影,后经我们进行比较后发现,云南民族民间乐器的类型,比东南还要丰富。因此,面对“展示非物质遗产保护成果”这一宗旨,我们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既非常光荣,也非常沉重。
    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紧迫的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对迅速消失的许多民族民间乐器的抢救。近年来,我曾对边境一线的八个地州的十多个民族的民间乐器制作艺人作了一次初略调查,民间乐器制作的濒危情况十分令人吃惊,许多艺人已经消失,由于后继无人,一些乐器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如在景颇族中,虽然能演奏乐器的艺人还有零星存在,但能熟练制作乐器的艺人有的县已经一人难觅;在基诺族中,能熟练制作乐器的艺人只剩一人了,且已年过七旬……。这是当前全省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乐器制作传承人队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二、民族乐器的改革和乐队组织形式的发展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孤立静止地单纯保护,它是一个动态的传承过程和发展过程,现在我们称之为“活态传承”;它的传承和发展是渐变而不是突变(变异或异化),这是民间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孤立静止地对待非物质遗产,只能称之为保存,如博物馆式的保存,以及“十大艺术集成”资料档案式的保存。
    另外,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有着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和独有的文化价值,这是它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在突飞猛进、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面对千百年来老祖宗们为我们留下的这些丰厚的宝贵遗产,当它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了,它原有的社会功能正在退化时,怎样赋予它们新的功能和新的价值,让它们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恰好,“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就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开辟了一个保护与发展互相促进的广阔空间。
    回顾“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十多年来在民族器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思路。
    第一届荣获金奖的佤族民间器乐合奏《加铃赛》,展现的是由许多古朴而又新颖的佤族乐器组成的佤山乐队,旋律乐器有一对笛子、树叶吹奏、一组独弦胡、六个定音铓锣、一组定音竹梆、一组定音牛铃、改革低音大三弦、打击乐器有大中小三个不同音高的蜂桶鼓、木制小竹鼓、一个低音大铓等,加上悠扬的歌声与欢乐的演奏互相对比,令人耳目一新。它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加铃赛》的出现,可以追述到之前的近20年前;上世纪70年代末,沧源县的文工队就开始对佤族乐器进行改革了,当时的文工队队长陈本亮同志,就带领着李伯松等一批年轻的佤族队员,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开始了组建新型佤族乐队开拓性的探索;他们砍来了竹子,拉来了木料,搭起了工棚,烧起了火塘,就开始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1980年6月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时,这个乐队组织形式已经初现端倪,他们表演的铓锣舞《高格罗蒙》和另外一个佤族舞蹈《木鼓舞》受到了一致好评;当年9月被挑选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时,轰动首都。现在被公认为佤族独特舞蹈语言的“甩发舞”,就是在这次演出节目中涌现出来的,她的产生也是来源于生活,当时沧源文工队下乡时,要与群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非常艰苦,白天干完劳动以后,文工队的姑娘们在河边洗完头时甩动起乌黑的头发,非常动人,陈本亮同志在编导时大胆把这个动作搬上了艺术舞台,从而成为了“经典之作”。
    第四届荣获金奖的是文山州广南县的《洞经礼乐》,我们都知道,洞经音乐是我省古老的儒家文人祭典礼仪音乐,过去曾遍布全省各地城乡,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而且也各有地域特色。广南文化馆的音乐工作者为了使传统的洞经音乐更具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他们把流传在壮乡广南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铜鼓加到洞经乐队中来了,又在不断的演奏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曲调,总结出了不同的打法,终于使铜鼓的敲奏水乳交融地融入到洞经音乐之中了。这一思路打开以后,壮族特有的马骨胡、民间吹打乐使用的铜号、牛角号也加进来了,极大地丰富了洞经音乐的表现力。后来,在当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又大胆对铜鼓及羊角编钟作了较大的改革发展,请全国著名的铸造大师做了两架改革铜鼓和编钟,每架十八件,按照古代十二律吕全半音进行排列,使这个洞经乐队气势更加恢宏,完成了铜鼓、编钟史上的巨大突破,使之更具艺术魅力。
    第四届调演中荣获金奖的器乐节目还有《欢乐的香堂人》,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改革后的民间乐器,如    “拉管箫”(当地称为“酒醉筒”),地洞鼓等,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第五届调演中荣获金奖的器乐节目《普司萨》,这是玉溪市竹乐团推出的一个以竹制乐器为主体的器乐合奏节目,其中许多乐器的制作都有着较高的工艺水平,较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如定音竹鼓、定音竹筒琴、哈尼族竹簧把乌“哦比”、彝族铜簧把乌“吉菲里莫”,哈尼族民间吹奏乐器“梅帕”,以及鸟笛、竹响啪等等,可谓色彩斑斓,音响丰富,充分表现了哈尼和彝族山寨的浓郁风情。
    纵观以上几个节目,共同的特点是民族乐器的改革和乐队组织形式的创新发展,但这些改革和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在深入生活,认真发掘民族民间乐器的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既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三、关于演奏节目中乐曲的编配问题
    在“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实施方案”中,对参演节目(乐曲)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节目内容应真实展现我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色内涵和艺术风格;注重民间原创,又经过适度加工;使展演节目达到原创性、淳朴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对作品更具体的要求则是“注意挖掘、整理、加工各民族特有的歌、舞、乐表现形式,注重作品的民族特性和艺术品味,提炼出各民族代表性的音乐语汇、舞蹈动作和韵律,使展演节目……保持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和审美情趣。”
    由于乐队编制扩大了,对乐曲的旋律加工和配器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以上所介绍的许多优秀节目,在艺术实践中都进行了不少积极的探索,而且十分成功。总之,为了保持我们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不能照搬欧洲的音乐理论和西洋乐队的配器手法,更不能把当下的流行音乐中的演奏手法掺杂进来,使之不伦不类,失去了本真和自我。这样的配器原则其实对舞蹈音乐和民歌演唱的编配,也是适用的。

文章:吴学源(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