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非遗“五进”

在铜上“走”银的手艺人——记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人王光良

日期:2017-08-18

       

王光良乌铜走银作品——花瓶

        在昆明,有一门当地特有的手工工艺——乌铜走银。乌铜是以金、银、铜、锌等原料冶炼而成的合金,经过锻打、錾刻等工艺后,在乌铜胎片上形成需要打制图案的槽线,再填入金或银,在器件上“走”出金或银的纹路。

        2011年,乌铜走银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掌握这门民间绝技的人屈指可数,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第六代唯一传人金永才的第七个弟子王光良。

图1 工作中的王光良
        初次接触王光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他所传习的手工艺,而是他的身高。由于先天缺陷,今年35岁的王光良身高才一米出头。在拜金大师为师学习乌铜走银之前,他在市场干过计重员,在矿场当过矿石化验员,在福利企业做过印刷工,还曾一度在昆明街头开三轮车拉客。

        当昆明市残联给他推荐工作的时候,他正在昆明蝴蝶生态小人国向游客推销旅游纪念品。谈到乌铜走银,他说,这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当时残联向他提供了三个工作选择,而他一眼就相中了乌铜走银,“毕竟这是一门手艺”。

图2 王光良作品——茶壶

        2011年9月,在经过一番面试之后,王光良正式进入昆明市乌铜走银传习馆开启了自己的学徒时光。“我学这个是下了狠功夫的”。因为之前完全没有锻制基础,中年学艺的王光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至今他还对当时“敲铜片”的日子记忆犹新。

        一开始,传习馆安排他敲打紫铜片练手寻找手感,一连十天单调重复的敲打使他失去耐心,而看着师兄们的錾子在铜片上有如行云流水,更让他感到无比的压力,不知自己何时才能上手。当王光良真正着手錾刻的时候又傻眼了,看似简单的錾刻到了自己手上錾子完全不会“走”,不是錾歪了就是錾透了。

        到了第三天錾子还是“走”得不顺畅,这时王光良想到了放弃,心想自己可能不是学这个的料。但想到自己以前飘泊不定的工作经历,为了使自己不再走上之前的老路,王光良咬咬牙决定突破自己。

图3 王光良与师门合影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传习馆每天九点上班,而他每天不到七点就到了。每次到饭点的时候,饭堂的师傅都要来催他“再不来我们都收拾完了”。废寝忘食五个月后,王光良终于能独立錾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传习馆也开始给他发工资。

        经过三年的历练,王光良正式拜师金永才,成为他的第七个弟子。目前,王光良已能独立制作墨壶、手镯、花瓶等器件,锻制技艺正日臻成熟。

图4 王光良在浙师大参加非遗传承人培训(陶佳摄)
        当说到这次来浙江师范大学参加非遗传承人群培训,他说自己当年小学都没毕业,接触到这门手艺后才感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希望能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老师在课堂讲的东西,我们在实际中都能用得到。就拿这个画图来说,我们平时都是直接在器件上錾刻,跟正儿八经拿笔画出来还是有区别的,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上完了民俗知识课之后,王光良坦言,自己平时在实际操作中能做出一些传统图案,但是对这个图案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图案使用的场合与禁忌就不是那么了解了。

图5 王光良作品——水烟壶

        在交流中,王光良不断强调做手艺要讲心情,性子不能急,要慢慢找感觉。他说学习也是一样,自己文化基础差一点,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功夫总能学到东西的。面对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手艺人,我们除了感动,更多的还是敬佩,祝愿他在以后的从艺道路上越走越好。

来源:转载自公众号浙师文传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