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非遗“五进”

云南非遗进云大附中西林分校综合实践活动课

日期:2019-03-02

       为让在校学生近距离体验、感悟、传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云大附中西林分校合作,邀请滇式风筝传承人朱家祥、面塑传承人梁俊利和剪纸传承人高庆三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到学校现场传承教学,开展滇式风筝、面塑和剪纸三门综合实践活动课。同时,云大附中西林分校还特邀西南林业大学的关鹏老师为老师和同学们教授太极拳课程。2019年3月1日星期五下午,云南非遗进云大附中西林分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课。
       

课程简介

       1.滇式风筝

       昆明老话说:正月正放风筝。放风筝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娱乐兼体育的活动,扎风筝随之产生而发展。不同的地方因文化地域的不同,所扎制的风筝也各不相同。风筝的造型和式样五花八门,体积从大到几十米的到小得可放入掌心的都有。
       我国的风筝文化历经二千余年文明史,特别是明清以来发展较快,从北到南展现出民间风筝艺人的智慧,突显了地区性、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等特色。滇式风筝的发展经历尤为惟妙,元明清不断的移民入滇,带来了中原北方风筝的制作技艺。原先这些风筝均属宫廷式样,适宜在风和日丽的气候条件下正常升空,一旦遇上风力强劲时,则无法留空。滇人巧妙地掌握运用了高原的气候特点,根据物体受风御风的原理发明了“元宝型”翅翼与“三角型”身段相结合的滇式风筝,可根据风力大小调整形态和角度,保证了放飞的最佳效果。滇式风筝在我国南北风筝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历经数百余年仍然保持至今。
       2012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确立滇式风筝为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滇式风筝传承人朱家祥老师给同学们介绍滇式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同学们认真学习扎风筝的基本功——打结










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虚心向老师请教

       2.面塑
       面塑亦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主要用上等小麦面粉和糯米面,配与各种颜色和石蜡、蜂蜜,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和成柔软面团,运用捏、搓、揉、掀、切、科、划、挑等技法,制成生动形象的面塑作品。作品完整饱满,造型略有夸张,淳朴敦厚,色彩艳丽,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2013年,面塑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塑传承人梁俊利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她的作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面塑传承人梁俊利老师手把手教同学们制作面塑的方法和技巧






同学们动手制作面塑——大公鸡




云大附中西林分校执行校长谭永惠老师观看同学们制作面塑

       3.剪纸
       呈贡剪纸是以纸张为原料,以剪刀、刻刀为工具,通过巧手剪裁而成图案的民间美术。主要流传于昆明市呈贡区马金铺、大渔、七甸、龙街等乡镇,以家传和师传为主。作品多为吉祥图案、服饰刺绣底样或祭祀用纸扎工艺品。剪纸作品造型夸张,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风格独特,质朴清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13年, 呈贡剪纸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剪纸传承人高庆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他的作品:鞋垫花·凤穿牡丹








剪纸传承人高庆老师耐心地指导同学们进行剪纸创作




比比谁的喜字剪得更漂亮,更喜庆

       4.太极拳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成为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南林业大学关鹏老师指导同学们做好热身运动






同学们跟着关鹏老师认真练习,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和关老师比比,谁是高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瑰宝,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云南非遗进云大附中西林分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能让学生感受传统优秀文化魅力,传承文化精髓,提高审美情趣,陶冶艺术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云大附中西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