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31日,2024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茶文化专题培训班在芒市举办。来自全省16个州市30多个茶相关的项目、近40个茶企、8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培训。
从2022年开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非遗,为乡村振兴“赋能”,也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和敬业精神,促进传承队伍和谐发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省非遗保护中心举办专题培训班,并已先后在红河州建水县、大理州鹤庆县、剑川县举办了制陶、金属、木雕3期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聚焦茶文化,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德宏州文化馆(非遗中心)、芒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马迎春授课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专委会副秘书长李媛媛授课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宁德煌授课
此次培训采取专家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马迎春做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质量建设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主题讲授,重点围绕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组关系”展开讨论,帮助学员完整准确全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非遗策展人、非遗传播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专委会副秘书长李媛媛带来《场景焕新——面向未来的非遗创新》讲座,从“非遗:一场通往审美的生命体验”谈起,结合翔实生动的案例讲授未来非遗场景焕新的关键词及路径。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管理与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宁德煌做了题为《市场营销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应用》的讲授,结合云南民族文化及旅游资源,讲授市场营销在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应用案例。
现场教学
培训期间,学员还举行了“斗茶”交流会。我省入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五个项目: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以及勐海晒青茶制作技艺、底圩姑娘茶制作技艺、戎氏普洱茶制作技艺、易门绿茶制作技艺、宜良宝洪茶制作技艺等10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冲泡,各位授课专家和学员品饮交流,以茶为媒,交流互鉴。在授课专家指导下,学员们到德凤茶业有限公司、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德宏州博物馆、傣族剪纸非遗体验空间和傣族古镇傣族传统制陶技艺传习点开展现场教学,交流探讨如何将茶技艺、茶文化融入生活,赋能乡村振兴。
“斗茶”交流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举办此次培训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履行申报承诺,提升项目存续能力和传承活力的具体举措。培训班的举办对于增进传承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生产性保护,扩大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了申遗成果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撰稿:丁晓冰
图片:吴昭红
编辑:王 海
编审:黄 琛
审核:肖依群
终审:王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