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

永宁乡温泉村瓦拉别纳西族(摩梭人)传统文化保护区

级别 省级 类别 传统文化保护区 批次 第一批 地区 云南省

     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温泉行政村位于永宁乡北部,瓦拉别是温泉行政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是一个纳西族摩梭人聚居的村落,海拔2680米,56户,422人。人均土地面积6.12亩,人均收入616元(2003年),地处半山区、山区,森林覆盖率为36.74%。由于地处滇、川、藏的交通要冲,昔日人员、货物的交流频繁,当地所产摩梭麻织布、苏里玛酒、餐饮木器等具有民族特色和一定知名度。
    有初具文字性质的符号。瓦拉别的达巴(祭司)阿窝·益史拖丁保留了一本摩梭人占卜的经书,共12篇,每篇记录一个月的吉凶日,共用32个符号,每个符号有固定的形、音、意,已初具文字的特征,是一种古老的、正在形成中的文字,只限于达巴占卜之用。其符号数量少,不能组成句子记录语言和交流思想,只是达巴原始宗教的记事符号,处于象形文字初创阶段。摩梭人信仰喇嘛教,当喇嘛者多懂藏文。
    纺织是摩梭妇女必会的手工艺之一,她们织麻布、土布缝制衣裤。酿酒也是摩梭妇女的主要手艺之一,酿制的酒分为咣当酒(白酒)和苏里玛酒两种。制革也是瓦拉别村的另一项手工业,代表人物是66岁的阿其尼玛。
    瓦拉别现存民居大体可分为传统母系院落、夯土结构院落和砖木结构非传统民居。传统母系院落占94.64%,是整个永宁坝摩梭村寨中保持传统民居建筑最好的村子。建房习俗也保持着传统面貌,包括择地基、择向、择日伐木、树男柱和女柱、砌火塘、进火等仪式过程。
    摩梭老年妇女服装端庄简洁,青年妇女艳丽多彩。上穿金边大襟衣,纽扣喜用银质和铜质扣,也有用彩珠和布料打结扣的,金边衣内穿领和袖口为黄、绿或粉红色的绸缎内衣,下穿百褶裙,裙长至踝,腰系红花色带。有的中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金边大襟衣外加一块羊皮披肩,男子穿金边大襟衣,系腰带,佩腰刀,下穿宽脚裤。中老年人以黑、红、绿色为主色调,青年人则喜欢鲜艳、亮丽的颜色。男孩和女孩在13岁举行成丁礼前都穿蓝色或藏青色长衫,成丁礼仪式穿金边大襟衣,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表示已经成人,可以进行社交活动。
    瓦拉别村摩梭特色工艺主要有织腰带和床单。该村基本上每户都有织布机,中老年妇女都会织。腰带一般男女皆用,也是姑娘结交“阿注”期间送给男子的珍贵礼物。有麻织、羊毛线或“开丝米”线织,图案丰富精美、色彩艳丽。床单有两种,用“开丝米”织的叫床单,用纯羊毛线织的叫羊毛毯,有白底掺花和条纹图案。
    信奉本民族原始宗教达巴教和藏传佛教。有祭祀格姆女神习俗,祈求生育。此外还有祭天、祭山神、祭火神、祭水神、祭土地、祭五谷杂粮、祭牧神、祭祖等民俗活动。儿童取名传统习俗保存至今,先后由祖母或达巴、喇嘛、老师或家中男性老人为孩子取名。成丁礼也叫“穿裙子”或“穿裤子”仪式,是摩梭人的一项重要人生礼仪,一般在男女年满13岁时举行。摩梭人的婚俗有走婚制、共居和以娶嫁建立起来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母系家庭、父系家庭和母系父系并存的双系家庭3种形式长期存在。
    民间文学较丰富,包括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音乐可分为民歌和祭祀歌两大类。民歌奔放明朗、粗犷热烈。《啊哈巴拉》是最有代表性的民歌,可独唱和对唱。乐器主要有笛子和葫芦笙。达巴和喇嘛的祭祀仪式中使用鼓、钹、拨浪鼓、手摇铜铃、手摇鼓、唢呐和海螺等。舞蹈主要有“甲蹉舞”和“含摆舞”两类,“甲蹉”是摩梭舞蹈的总名称,含摆舞是摩梭人古老的丧葬舞蹈,由达巴来跳。
    传统民间体育主要用来比赛和表演,有荡秋千、赛马、摔跤、石子打靶、跳狮子等项目。游乐活动有老鹰抓鸡、狐狸抱蛋、斗鸡、躲猫、抓石头、丢手巾等。
    节日除春节、端午等与汉族一样外,民族传统节日有转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六月“出萝萝节”和八月“以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