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10日,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高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姜明祥、市文化馆馆长杨权一行三人,在镇雄县文化馆馆长成忠义的陪同下,深入端公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较为完好的镇雄县塘房镇小攫魁,进行相关实物征集。
经过两天的调查探访和积极努力,最终征集到古老的端公戏表演面具等10余具“非遗”实物。这些“非遗” 实物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有力地充实了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物资料库,为今后深入研究端公戏创造了条件。
昭通端公戏坛事演出表演面具实物
与端公戏斋醮有关的其他“非遗”实物
昭通端公戏是中国傩文化大家族中的一员,是中国傩文化中少数尚存的珍稀文化资源,是源于中原而在中原已消失,却深藏于西南封闭落后的大山密林中的最后文化遗存。它是原始戏剧与原始宗教仪式同源的活的见证,被学者们称为中国戏剧的初始形态和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在历史、宗教、艺术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昭通端公戏具有一整套融宗教礼仪和戏曲表演于一体,比较凝固、严谨的程式,一般称“二十四坛”。至于耍坛戏演出的多少,则是调节坛事长短的手段。昭通端公戏斋醮的全过程基本由法事(又称道场),正坛(又称正戏、武坛戏),耍坛(又称花戏或春戏)三部分组成。戴上神怪面具表演是端公戏重要的演出特征,有面目狰狞的鬼神形象,也有慈眉善目的老者神仙,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神仙鬼怪等。
端公戏作为一种从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发展演变形成的戏剧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昭通端公戏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章、图片:赵高华 杨志坤(昭通市文体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