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保护名录和传承人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首先,抓好数据库建设。目前,已完成全州11个国家级、20个省级、52个州级保护名录和4个国家级、49个省级、160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数据库建设,保护名录和传承人全部建立了纸质文档和由文字、照片、录像组成的电子文档,可供随时查阅。同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实物陈列室,现已收集和陈列“傣族慢轮制陶、贝叶经制作技艺、傣族章哈、傣族象脚鼓舞”等实物100余件。其次,不断加大培训宣传力度,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组织培训和参加展示,让保护工作经常化。目前,全州已建立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3个、传习基地1个、传习户3个,“傣族章哈演唱”传习所2所,“贝叶经制作技艺”传习所2个,“傣族织锦技艺传习所”2个,“基诺大鼓舞”传习所1个,“布朗族弹唱”传习所3个,西双版纳傣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基地1个。2012年上半年,共举办了5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培训学员23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玉儿甩参加了省文化厅组织的“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赴泰国进行展示交流。并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请到北京进行织锦技术和产品的展示,深受好评。
截止2012年8月,全州共有11个国家级、20个省级、52个州级保护名录和4个国家级、49个省级、160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建立了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基地)。
通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让西双版纳各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向世界宣传展示了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文章:李志兴(西双版纳州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