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弥渡县开展彝族祭柱踏歌活动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2-02-08

    踏歌,俗称打歌,是彝族最基本的舞蹈形式。南诏铁柱庙的祭柱踏歌活动起源于何时得追溯到公元872年。彝族是弥渡县人口最多的世居土著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44%,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西山、东山和南部山区。早在2000多年前他们就在弥渡地区生息繁衍,弥渡境内的彝族族源属哀牢彝系,语言属汉藏语系彝语支,其祖先在汉代以前属氐羌族群,汉魏时称“昆明夷”,唐时称“乌蛮”。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大清早,弥渡以及赵州(今凤仪)、蒙化(今巍山)、定边(今南涧)、云南(今祥云)、景东等毗邻地区成千山万的彝族,身着节日盛装,人背马驮着柴米肉菜、公鸡、烟酒糖茶等,带着芦笙、三弦等乐器,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弥渡县城西山脚的南诏铁柱庙参加祭祀“铁柱老祖”,祈求铁柱保佑彝家人畜平安、荞麻丰收、大山不梭。

祭柱,接祖

 

 

    今年正月十五日上午午时,来自各地的彝族同胞,聚集在铁柱庙中院的“爱苤殿”举行盛大庄严的祭祖仪式。仪式由各山寨推举出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社会阅历较丰富的男女长者端着猪头、羊头、阔鸡、清香、纸钱到殿中供奉着的远祖九龙夫妇,即爱苤老爹、爱苤老奶塑像前敬献供品,焚纸烧香,押宝看卦,然后带领阖族众人进行磕头、鞠躬,祭祖完毕。全体祭祀人员列队边走边踏歌,依次步入大殿,向“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在正殿神坛上的“天尊柱”,即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诏铁柱”领歌,接“铁柱老祖”归山,把覆盖在铁柱顶上的铁锅小心翼翼地取下来放置好,然后男性有的手弹三弦,有的口吹芦笙,还有的手持大刀长矛,女性拍打手掌,脚步和着芦笙、三弦声和刀柄、矛柄击地声的节拍,围“天尊柱”踏歌起舞祭颂祖先。

领歌,踏歌

 

    向“铁柱老祖”领歌之后,全族领歌队伍走出正殿沿着大道,边踏歌边行进,依次跨出中院大门、三拱桥,进入踏歌场,在清代古榕树下,形成数个圆圈,围着篝火进行踏歌。在芦笙、三弦声的伴奏中,周而复始地吟诵着“会踏歌呐么来踏歌,不会踏歌么来瞧着,依苏啧呐瞧着”。由于踏歌舞蹈动作简单,音乐节奏感强,容易进入角色,所以赶庙会的汉族、白族等群众也纷纷参与其中。一个时辰之后,各自燃火煮饭,用餐结束,稍作休息,继续踏跳到傍晚。然后各自把“铁柱老祖”和领到的歌接到山寨,踏跳三天三夜。踏歌时,一般女子穿红着绿,男子头顶毡窝,各家各户拼柴炭,购买糖酒茶,选择村中宽敞平坦的场地,立一副秋千架,对面立一棵杆子上,悬挂灯幡,下焚香火,男女杂沓,聚众踏歌。踏歌者围圆形成,手舞足蹈,喝声鸣鸣。三天之后再把铁锅送回铁柱顶上,以备来年再接,这一保存着原始韵味的习俗自唐懿宗十三年(公元872年)兴起,一直延续至今。《明赵州志•民俗》对这一活动做过记载道:“元宵多于飞来寺烧香,弥渡则聚太平山或铁柱庙或温泉,夜则张灯踏歌为乐”。清代弥渡著名学者、御赐翰林李彪为铁柱庙撰书的两副楹联,描写了当时的踏歌场景:“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缕翔环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欲访六诏遗风,铁柱长栖金缕鸟;每逢二元上日,芦笙不断踏歌人”。
    踏歌舞蹈和乐器多种多样,有的用葫芦笙伴奏,男女成对平行围成圆形,舞蹈节奏舒缓,边舞边互相对歌,颇有轻歌曼舞的气势,舞蹈有踏歌和大刀舞。有的用三弦、笛子伴奏,男女单行插花列队成圆形,只舞不唱,舞蹈由慢渐快,节奏感强,形成热烈欢快的风格。舞蹈有赞歌、直歌。有的只用三弦伴奏的音乐型、敲打羊皮褂的伴奏型,踏歌人相互手挽手或者手搭肩围成圆形,动作整齐,整体性强,有众志成城、高亢雄壮的民族气魄。
    南诏铁柱的建立是云南早起山地民族树崇拜的延续和发展,它把彝族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融合为一体,是典型的原始民族宗教崇拜的历史遗存。据《云南省志•文物志》记载,以柱作为崇拜物祭奠的活动,是云南古代民族盛行的一种习俗。南诏铁柱庙踏歌场大照壁上的《南诏图传》上描绘的张乐进求与9酋长祭柱,细奴逻有预兆,进求让位的故事就是这种习俗。所以南诏铁柱是研究古代云南民俗活动及南诏冶金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1999年和2000年南诏铁柱庙先后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昆明世博会定点接待单位”和“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促进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弥渡县把南诏铁柱庙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精品景区打造,投资48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南诏铁柱庙“三防”(安防、消防、防雷)、文物维修和环境整治工程,对铁柱庙进行梳妆打扮、全面整容,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012年正月十五彝族祭柱踏歌庙会。

文章、图片:杨华 赵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