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二届“非遗画忆”——云南画院艺术作品展在云南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旨在通过美术绘画的形式,再现众多濒临消失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保护和宣传的效果。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南各民族文化史上古老的文化记忆。云南的文化史,除了有一个文字历史的传统之外,还有一个民间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至今还保存着的文化记忆,成为民族的“活化石”。近年来,我省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前所未有的时期。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进一步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画院2009年启动了“非遗画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创作,为期5年,以绘画形式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长期的课题来研究,而相应研究创作的作品也将每年展出一次。去年1月,在首届“非遗画忆——云南画院艺术作品展”上展出了36幅作品,《写意云南•火祭》、《红河哈尼山寨印象》、《澜沧南段拉祜族舞》……都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更是以绘画语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进行保护、传承和表现的尝试。
在此基础上,第二届“非遗画忆——南画院艺术作品展”延续了去年的风格,罗江、曾晓峰等十多名画家通过绘画的形式,再现了少数民族民俗、节日、舞蹈、民间文学、手工技艺和各民族文化保护区等多个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共展出70余件作品。主办方云南画院计划通过五年的连续展览,汇聚一批优秀作品后,请国家级专家对作品进行评估,并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巡回展览。
文章:刘 波 赵小丹(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