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为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者立传

来源:云南日报 日期:2009-09-21

转自《云南日报》(2009年8月14日)
                                                                                
                                               为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者立传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出版
                                                                          
                                                            ■ 范道桂

                                     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主要传承人王玉芳
    他们是谁?过去很少有人知道。比起那些影视明星、歌星和各色各样的名人来,他们只不过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是地地道道的“草根族”。说得好听一点,他们是“民间艺人”,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们只不过是一些“乡巴佬”、“泥腿子”。然而,就是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底层的“乡巴佬”,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却从不计较任何报酬地在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保护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为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而默默奉献着。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天,他们的奉献,不仅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而且受到了社会的尊敬。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出版发行就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仅说明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取得了一项新的成果,更说明了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停留在保护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同时保护了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抓住了保护的关键,使保护工作更加完整、科学、规范。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能脱离享用它的人群而孤立地存在,其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主要有民间群体传承、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由于社会和传承者个体的原因,它始终是一种处于流动变化和发展中的遗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能采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法,将其固定在某一历史时段进行保护。所以,保护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保护该项目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也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上世纪末,在全国还没有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前,我省从1999年起就命名了第一批166名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艺人,在由政府给民族民间艺人命名上开了先河。2000年,云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纳入了法律保护范畴。这是全国第一个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地方性法规。2002年我省又命名了295名民间艺人,涉及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领域。2007年又命名了207人。迄今为止,我省已分三批共命名了668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1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命名工作,不仅使传承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且传承人所涵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范围也不断扩大,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证。同时,中央和省还拨出专款,给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生活补贴,使他们的生活和传承活动得到了有效保障。
    目前,我省已列入省、州(市)、县(市)、乡四级保护名录的传承人共有3542人。这次收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传承人虽然有230名,涵盖了习俗、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文化资料保存者等多个领域,但也不过是成千上万名各民族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如此众多的民间传承者,我省才有种类繁多,异彩纷呈而又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我们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的迈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那些至今仍然处在“名不见经传”地位的默默奉献者。当然,他们的丰碑不是印在报刊书籍上,也不在电视屏幕上,而是在群众的心中,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的长河中,在人类丰富多彩的历史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