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的故事
——2015年云南省“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侧记
6月13日上午,云南省“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官渡古镇正式拉开帷幕。在“中华技艺•百县百艺”非遗联展的展位上,来自江苏徐州的民间艺术家、曹氏香包的第三代传人井秋红,正忙着向游客介绍各种香包的特点。
香包,也有香囊、香缨、香布袋之称,是一种集传统刺绣、中国结和中医药文化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品。
恰逢端午将至,许多游客流连在徐州香包的展位前,认真地为孩子挑选好看的香包。端午佩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许文通在《端阳采撷》中有很好地记录:“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井秋红告诉笔者,香包最早用于给小孩子驱赶蚊虫、预防疾病。每逢初春、端午时节,气温升高,细菌和蚊虫增多,香包的功能也得到最好的发挥,因而被认为有辟邪之效,佩戴香包逐渐成为一种风俗。
金丝银线绣真情,点点香草醉人心。对于井秋红来说,小小的香包,包裹的是童年的美好回忆、是难忘的温暖母爱,也是她一生的眷恋和追求。1969年,井秋红出生在一个“香包世家”。外公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每逢端午,人们都来寻方问药,为家里的孩子制作香包。外婆曹氏在外公的独门药方基础上,配上极佳的绣工,创作了“曹氏香包”。井秋红的母亲继承了这一手艺,并把它传给了自己的四个女儿,井秋红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得母亲真传的一个。2006年,母亲病逝,当时正值徐州香包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关键时期。2008年,徐州香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井秋红思虑再三,毅然放弃了当时稳定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将母亲最钟爱的香包技艺传承了下来。
井秋红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随后在江苏师大美术系深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对母亲的香包制作技艺有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多年来,她不忘母亲的教导,始终坚持传统手工制作,沿用家传的十八味中药配方,坚守着“曹氏香包”的美名。面对市场上泛滥成灾的机器加工、黑心棉加香精熏制而成的廉价香包,她感到十分痛心。母亲曾叮嘱她,香包的用途就是给人们带来健康,虽然现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但我宁愿转行,也绝不做这样损人利己的事。不仅如此,井秋红还和母亲一样,把制作香包的技艺教予残疾、贫困的乡亲们,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计问题。
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井秋红实现了与时俱进,让徐州香包真正“活”了起来。她打破了母亲“传内不传外”的老传统,广泛招收有美术功底、擅长设计的高校毕业生,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客户需求。香包的颜色、外形都逐渐突破传统,实现了创新。在此次展览上,心形、菱形、葫芦、茄子、粽子、南瓜、十二生肖等元素的香包而都深得游客喜爱。在家装领域,为搭配不同风格的装修,他们设计了不同的香包款式,而且每个款式都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有对健康的祝愿、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铭记、对爱情的见证。借用一位顾客的话来说,就是“小小的香包仿佛让人推开了古老宅院的一扇门,许多韵味悠长的情感和记忆涌上心头,挥之不去”......
在不断地坚守和创造性地发展下,井秋红的香包故事越讲越多,事业越做越大。“曹氏香包”在上海世博会上一炮而红,井秋红随即受到文化部邀请,赴意大利、德国等地参加展览交流。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第一夫人彭丽媛携多国元首夫人在她的展位前驻足,大赞香包的味道勾起了自己童年的回忆,给予了井秋红深深的鼓励。不久前,“曹氏香包”专卖店落户北京前门大街。井秋红难掩内心的激动,因为她历经十年终于实现了母亲在前门大街开店的心愿。
然而,香包带给井秋红的不只是梦想、荣誉和幸福。问及对徐州香包传承发展的期待和展望时,笔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井秋红曾有个十分中意的接班人,一位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姑娘。从毕业实习开始,姑娘就跟随井老师学习香包制作技艺,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对香包的热爱和执着让老师无比欣慰。没想到,姑娘的母亲对此坚决反对,认为自己辛苦培养女儿读书成才,不是为了让她做这样不起眼儿、“没出息”的手工活计。井老师看到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也曾做过努力,甚至劝她找一份母亲口中的“体面”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来做香包。但学生毫不动摇,一直抵抗着母亲的阻挠,最后竟因为这件事被母亲逼疯,精神失常。井老师讲到这里满眼泪水,她恨自己没有能力给学生更好的未来,让她免遭此厄运。她强烈地呼吁全社会给非遗传承人更多地认可和尊重,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来传承和延续我们的传统技艺;只有这样,传承人才能更好地投入传承工作而不是为了生计奔波;也只有这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我们怀着同样复杂的心情期待着这样的愿望早日实现,同时深深地祝愿井老师和她的“曹氏香包”永远香飘四溢,情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