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一场民间与学院关于非遗的“对话”尝试

日期:2015-08-04

        七月的昆明,阴雨连绵,气温一路走低。然而,随着一场以 “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为期一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活动的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成为一个热议话题而不断升温。

        云南作为试点省份之一,通过积极开展“中国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活动,开阔传承人视野,提升非遗传承人群文化素养与工艺水平,搭建起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现代设计以及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探讨当下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转变:从民间到大学

        来自13个州(市),涵盖陶艺、金属和刺绣三个类别,汉、白、阿昌、壮、傣、苗、彝、藏、哈尼等十个民族的60余位民间艺人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开始一个月学习。课堂上,艺人紧张地学习设计学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研讨;课余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参加云南艺术学院组织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的参观活动……近两周时间里,圆了大学梦的传承人,校园生活过得既忙碌又充实。

老师授课

        云南的研修培训试点,主要是普及培训传统手工艺项目学徒或从业者。为使此次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云南省文化厅与云南艺术学院认真研究,确立了参训人员标准:云南省传统手工技艺类(金属工艺、刺绣工艺、陶艺三个类别)非遗项目普通传承人群,重点是各类传承人所带的学徒或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从业者,以45岁以下的青壮年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为主。此次参加培训的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7岁;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人,其中省级4人,州(市)级5人,县(市、区)级11人;学员文化程度整体较高,大学本(专)科10人,中专(含职中)、高中16人、初中24人。

        走近这些参加研修培训的传承人,个个都是某类传统手工艺领域的骨干。杨慧英,白族刺绣省级传承人,出生剪纸刺绣世家,在大理市海东镇经营着一家绣品加工厂;袁昆林,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作品《秘境古滇赏瓶》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玉章风,出生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制陶世家,其父是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岩罕滇,目前负责着家里陶厂的生产工作;……

        这些在手艺上已经小有成就的他们,进入大学后却也有自己的小苦恼。“放下手中的手艺和活计,来云艺学习一个月,我们这些人是一步登天了,因此当然是好好学习了。”来自银铜器加工盛行的大理州鹤庆县的民间艺人范木昌这样说,他也时常为老师留的作业犯愁,尤其是写心得。“让我画东西,我不怕,但就怕写,因为提笔忘字啊。”说到这的时候,他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参加培训的民间艺人们,不适应的不仅是学习进度,还有一些艺人出现身体不适。一切都在逐渐地调整和适应中。“不过经过一周的适应期,我开始享受这校园生活”。 范木昌说到。下课之后的教室、晚上宿舍里,经常看见差着辈分的同学互相借用着尺、笔、橡皮擦,在一起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的情景。而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调侃、起绰号,原来并不认识的艺人们成为了“兄弟姐妹”。

课外写生

        “这个夏天的‘相约在云艺’,我们苦恼地享受着,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如是评价当下的大学生活。

  提升:设计与创意

        此次研修培训,目的之一即是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提高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学习能力;通过提高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设计与创意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专长。陶艺班上,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尹超老师问艺人们一个问题“碗是什么”,让学员们回答。“装水的,装吃的,……”,答案层出不穷,气氛越来越热烈,却也让艺人们感觉难以解释什么是碗。“容器,一种容器。”最终以这个较为让人信服的解释作为答案。老师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是想让大家发挥想象,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因为真正的设计与创意需要一种发散的思维。

        在陶艺老师的指导下,制陶艺人们发挥想象,打破原有的思维,用泥土设计出器形在传统的基础上发生较大改变的作品,有蘑菇、花瓶等,这些作品不再追求形似,而是拥有更独特的创意。

金属班学员观摩3D打印

        “你们传承的是从你们师傅那传下来的技艺,这就是你们最独特的地方,也是最应该留住的东西。但你从刚开始学的时候,从器型、材质、图案等方面,可能都是在重复师傅的东西。但当前,你们是否遇到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难以适应或融入现代生活的尴尬?”

        老师话音刚落,制陶艺人们陷入了思考。

        类似的情况同时发生在金属、刺绣班中。“以前从不画图,直接刺绣。来到课堂,老师让我们绣图,我都有点束手无策。而现代社会中十分流行这些图案,我想着将以前学的和现代图案结合,创作出自己的图案。”今年刚满40岁,来自玉溪市新平县的李宏院希望借鉴老师给的指导,创作出自己的图案,在设计上有所突破。

  共识:坚守与发展

        通过此次研修活动,作为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云南省文化厅和培训试点院校云南艺术学院,也在积极探索云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式。

        通过“中国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培训,让参加培训的传承人群能学到什么、带走什么、留下什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授课老师和民间艺人通过教学互动似乎达成了“变与不变”共识。

        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传承人群应该坚守的是什么?正如日本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中文版序中写的,“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因此,应该坚守的不仅仅是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手艺,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正如陶艺班上,指导老师强调,“你们传承的是从你们师傅那传下来的技艺,这就是你们最独特的地方,这也是最应该留住的东西。”

课堂作业:画自己的手

课堂作业:我画别人,别人画我

学员笔记

        在坚守住手艺的基础上,怎么才能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中,则是这次培训活动的目的。非遗保护侧重其非物质的传承,但更多时候是以物质作为其载体呈现。因此,为了使其与现代生活融合,其物质载体,甚至以非物质呈现的某种技能或技艺,也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化。如何把握这个“变”的尺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其中,“视为其文化遗产”强调的是文化持有者对其文化事项的认同感,能够得到甚至加强这份认同感就是一个重要的尺度。而这一切需要时间的过滤和历史的沉淀。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和生机,是与时俱进,是发展。非遗传承方式要发展,非遗宣传方式也要发展,最重要的是,非遗传承人理念更要发展。通过传承人群研修培训,使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认识到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坚守传统手工技艺精髓的基础上,拓宽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设计、创意出更多符合审美、实用的非遗产品,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符合人们对非遗产品的需要。同时,传承和发展中的非遗,才能吸引更多“80”后、“90”后,才会有未来。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探索性课题。云南省“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培训仅是一场民间与学院“对话”的开始,培训结束后从云南艺术学院走出来的“传承人群”会给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图片:杨金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