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在昆明的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参与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的26个地区和云南省相关非遗保护业务单位共200余人参加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许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中心副主任韩斌,云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魏斯庆, 云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蔡永辉出席开班仪式。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主持开班仪式。
培训班现场
韩斌副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说,此次培训是数字化中心举办的第三场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举办这样的系列培训,对提高非遗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参会学员能够将专家讲授与采集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数字化采集业务水平。
韩斌副主任讲话
魏斯庆副巡视员代表云南省文化厅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及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说,培训班的举办,能够切实增强全国非遗保护业务单位数字化保护工作水平,提高非遗资源数字化采集能力,实现科学利用非遗数字化保护成果,为保护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对于云南省而言,能够承办这样的培训班,必将极大地促进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队伍的成长。希望云南学员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多与各位专家学者,各地同仁交流经验。
魏斯庆副巡视员致辞
许蓉主任解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李宏锋老师解读传统音乐类非遗数字化保护标准
梁力生老师解读传统舞蹈类非遗数字化保护标准
开班仪式结束后,许蓉主任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行了解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音乐学》副主编李宏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梁力生分别结合实例,对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标准进行解读。云南省传统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傈僳族阿尺木刮的省级传承人李碧清也走上讲台,现场展示阿尺木刮歌舞,并由专家做相应点评。学员兴致高涨,踊跃提问,整个培训会现场气氛热烈。
在今后的两天里,培训还将安排理论授课、经验交流和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三类非遗项目的采集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