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受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音乐”省级精品课程项目邀请,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32位云南省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及民间艺术家,来到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的教学课堂,开始了为期一天的云南民族传统歌舞乐教学及展演活动。
这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以“传统在场”为教学主题,集中展示由“非遗”传承人领衔表演的、丰富多彩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特有民族中的傈僳族、怒族、纳西族、白族、拉祜族、傣族、布朗族等民族的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加了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他们有来自于怒江泸水的傈僳族国家级传承人李学华“摆时”小组、维西县傈僳族省级传承人李碧清“阿尺木刮”小组、福贡怒族省级传承人郁伍林“哦得得”小组、香格里拉县纳西族省级传承人和德明、和尚芳“阿卡巴拉”小组、兰坪县白族拉玛传承人李全文“开益”小组、剑川县白族省级传承人姜忠德、李宝妹的“白曲”小组、澜沧县拉祜族省级传承人李石开“葫芦笙舞”小组、西双版纳布朗族传承人岩赛站、玉布叫“布朗弹唱”小组及镇康县彝族“阿瑟调”民间艺人白泉等。
10月27日上午,在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音乐学院403教学实践厅,由“云南民族音乐”精品课程负责人黄凌飞教授主持,各位民间艺术传承人与音乐学院近300人的音乐师范、音乐表演、民族音乐学专业方向的本科同学及音乐学院2015级的研究生同学,进行了精彩的教与学互动。下午2点,在舞蹈学院小剧场,由舞蹈学院艺术教育系系主任朱老师主持,以傈僳族“阿尺木刮”、怒族“哦得得”、纳西族“阿卡巴拉”及拉祜族“葫芦笙舞”等为具体学习内容,与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蹈传承、舞蹈编导、艺术教育等本科及研究生等100多位师生,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从刚开始陌生、茫然、好奇的心理境地,逐渐感受、领悟到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音乐”、“舞蹈”的声音、体态等认知方式。这种教学资源的引入及学习方式也拓展了师生们对世界不同民族音乐舞蹈体系的认识,也对所有人类的音乐舞蹈能力有了重新审视的储备。在云南各民族丰富的歌舞文化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认知体系,每一种认知系统都联系着不同族群制造声音和身体动作的能力,它包括运动协调、情感、文化体验等社会生活实践。
31位民间艺术传承人绝大多数是首次以教师的身份踏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讲坛,在与专业艺术院校师生的互动过程中,让所有在场的师生真正感受到的是传承人的实力和自我文化持有者的优势。他们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方式来到课堂,这些知识、经验和独特的文化背景正是“云南民族音乐”精品课程新一轮学习的重要资源。
云南艺术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也是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老一辈艺术教育工作者就对云南民族歌舞乐进行了采集、整理和相关的研究。近十余年来,学院始终遵循“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作为对新的音乐教育理论及模式的一种探索,云南省高校质量工程中的精品课程“云南民族音乐”建设,是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紧紧依托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音乐资源,对云南民族音乐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通过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使云南众多民族完整的、系统的地方性音乐文化知识体系得以梳理、传承和应用。让学生不仅能从云南特殊的地理人文历史与环境中,认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地方性知识,建立多元音乐文化的意识,同时尝试去理解和尊重不同族群的艺术世界,能够用一种更为全球性的状态来学习和了解人类的音乐舞蹈,以此提高运用本土艺术元素自主创作和应用的能力。
以多元文化、本土音乐母语文化为基础的云南民族歌舞教学是与当今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相吻合的。在社会文化急剧变迁的今天,探索校园形态、社会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式,并将民族传统艺术的这份宝贵遗产分享至社会各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工作。而高校教育中本土文化课程建设的探寻与实践,不仅有效服务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传播工作,并能够有效培养民族艺术保护研究与实践的新型专业人才,以推动“可持续传承”与“可持续保护”双赢模式的实现。
文章、图片:黄凌飞(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