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手百度知识体系,将通过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的广阔平台普及传播云南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用互联网科技守护非遗,让公众认识非遗、接触非遗。
11月30日,以“传承与守望”为主题的百度知识体系非遗线下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云南、四川、山东、福建四省与百度知识体系平台达成合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联网+”落地。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处长荣书琴、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王水霞、百度知识体系负责人徐贺出席会议。
王晨阳副司长表示:今年是非遗保护正式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十周年。在十年这个时间节点上,非遗保护将从“建章立制”转入“巩固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发展阶段。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借力互联网,非遗保护传承将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中文网站,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百度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科技立体化介绍非遗知识,利用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广大用户的知识依赖,打造互联网+非遗的传播模式,不管是对丰富百度知识体系,还是促进广大公众对非遗的了解和热爱,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百度副总裁李明远认为,随着互联网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和技术生产进步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年轻一代如今很少有机会接触和体验非遗文化的某些内容,尤其是有些非遗项目曾经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那种体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感兴趣或者非遗在这个时代不具备魅力和吸引力了,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科技让传统文明的精华部分重新焕发新生,在文化界西风日盛的今天照亮东方自己的独特传承。李明远还指出,对中华儿女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关乎这些文化产物本身,更关乎华夏文明根基的存续与不断发展。
云南民族众多,独具特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富有特色的多民族聚集优势,凝聚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位居全国之首,到处都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空间的典型范例。类型繁多、体系庞大、底蕴深厚,文化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是云南和其它省份相比,独有的文化特色和现象。目前,云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16人。有迪庆、大理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傣族剪纸”、“藏族史诗《格萨尔》”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了解,百度知道正不断夯实其“全球最大中文问答社区”的地位,活跃注册用户达1.2亿,已解决问答量超过4.08亿,其中非遗问答量已超过200万;作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百度百科已经拥有将近1300万个词条,每天迎接4亿用户的检索求知,二者共同构成了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知识平台。此次与百度知识体系的合作,相当于为云南非遗搭建了一个永不下线的博物馆,让非遗的保护与推广更科学高效。可以预见,届时百度非遗知识平台的相关内容将获得大幅增长。
据介绍,百度知道非遗特型产品页、百度百科非遗集合页都已正式上线。首期百度百科非遗专题集合页共包含1377个非遗项目,创新融合富媒体、双语、电商等形式,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底蕴,建立非遗特型页,首屏采用充满中国风的“卷轴”叙事方式,同时第一次使用中英双语版页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一个国际化的舞台。
百度百科非遗集合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并不是缺乏市场,而是缺乏渠道。在互联网络成为人类社会信息交流主要方式的时代背景下,保护非遗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非遗与百度知识体系平台的结合,将在知识文化领域打通“连接人与服务”的科技通道,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文章:黄琛
图片:肖依群 黄琛
编辑: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