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彝族铜鼓舞是壮、彝民族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属群众性集体舞蹈,凝结着历代壮、彝民族千百年来的聪明才智和勤劳智慧的结晶。2006年6月,《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广南共有4个铜鼓舞的传承活动示范点,分别是那洒镇贵马村壮族铜鼓舞传承活动示范点、者兔乡里玉村壮族铜鼓舞传承活动示范点、八宝镇里洒村彝族铜鼓舞传承活动示范点和木媄村彝族铜鼓舞传承活动示范点。
2016年7月5日,为加强对《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项目的保护,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广南县文广体局副局长农瑾以及广南县非遗中心和八宝镇文广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行来到木媄村。举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传承活动示范点的授牌仪式。
此次仪式由县非遗中心主任蒙礼毕主持,授牌仪式上,县文广体局农瑾副局长首先做了讲话,阐述了广南县在保护、传承壮族彝族铜鼓舞方面所做的努力,强调了此次示范点挂牌的重要性。随后,县非遗中心主任蒙礼毕向大家宣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彝族铜鼓舞〉传承活动示范点责任制》和相关非遗保护条例,向村民们普及了一次非遗保护法。最后农瑾副局长向传承人发放了传承活动经费经费并授牌。至此,活动在村民们的舞蹈、歌声中结束。
此次木媄村《壮族彝族铜鼓舞》示范点的授牌,标志广南县在铜鼓舞这一项目保护上又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广南县非遗中心主任宣读项目责任制
农瑾副局长讲话
传承人讲话
发放项目传承活动经费
授牌现场
集体合影
文字、图片:鲁俊宾(广南县非遗中心)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