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琴歌弦舞洱海畔 —记云南省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理主会场传统歌舞乐展演活动

日期:2017-06-12

        2017年6月10日上午10:00,云南省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广场举行,拉开了2017年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的序幕。

        作为本届遗产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传统歌舞乐展演为观众带来了《凤羽霸王鞭》、《傣族孔雀舞》、《拉祜族葫芦笙舞》、《彝族海菜腔》、《傈僳族阿尺木刮》、《剑川白曲》、彝族民歌《白露花开》等十一场79个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节目。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一场场汇聚云南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歌舞乐展演使广大观众沉醉其中。

        “窄样春衫称细腰,蔚蓝首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来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凤羽的白族姑娘为我们演绎出了的白族霸王鞭独特风采,也揭开了传统歌舞乐展演的序幕。轻盈灵秀、婀娜优美的孔雀舞,粗犷豪放的白族唢呐,“一步擦,二步擦,三步擦,四梅花”的白族力格高舞蹈,曲调婉转悠扬的彝族海菜腔,有“山羊的歌舞”之称的傈僳族阿尺木刮,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的彝族跳菜,旋律优美的剑川白曲以及来自怒江的怒族民歌“哦得得”。总之,舞台之上,好戏连连精彩不断;舞台之下,观众喝彩声掌声不断。

凤羽霸王鞭


傣族孔雀舞


彝族海菜腔


傈僳族阿尺木刮


彝族三道弯

彝族大三弦

怒族民歌“哦得得”

        尽管烈日炎炎,但台下观众场场爆满。家住大理古城区的张阿姨告诉我们:她专程带儿子小赵过来看,平时儿子不喜欢自己白族的歌舞觉得老土,看了这次展演儿子对民族歌舞的观念有很大转变,发现民族歌曲原来这么好听,民族舞蹈如此好看。

        自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去年,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凸显了国家对文化和自然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口号为“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云南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主题,遵循“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的口号,举办了包括建水紫陶、腾冲皮影、滇式风筝、梁河葫芦丝、乌铜走银、彝族刺绣、傣族竹编、易门浦贝陶、剑川木雕、白族扎染、白族布扎、鹤庆银器、白族甲马、下关沱茶等20余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活动。此外,云南省还结合自身丰富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非遗资源的省情,举办了十一场传统歌舞乐展演,使广大民众在感受传统技艺之精湛的同时,领略到了云南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之美!

建水紫陶

滇式风筝


白族布扎


沱茶制作技艺

文字:王晓亮(云南省非遗中心)

图片:马秀娟(云南省非遗中心)

编辑:王   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