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2017年云南省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影像记录骨干培训”影像记录辑语(一)

日期:2017-08-05

培 训 随 笔


富宁县文化馆 黄学巧

        在刘湘晨导演专题课的学员作品点评环节,我上交了自己剪辑的《铜鼓舞》申报片。当放映其他学员专业唯美的片子时,我羞赧地意识到自己制作技术的粗糙和唐突之极。幸好刘老师在技术上指正之后也从理念上给予了这部片子一些肯定。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培训,我在影像技术上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深刻理解了不同景别的特定叙述功能,认识到应该有意识地带着剪辑的理念去构思每个镜头,在剪辑中强调镜头之间的关联性和平稳衔接。更重要的是老师们给予了我工作理念上的深刻认识,以前我只知道非遗保护工作要做田野调查、要做影像记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我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田野调查是开展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工作的普遍性方法,非遗影像记录中最有力的表达是文化持有者的观念和立场,而非“上帝的声音”——解说词,我今后的工作开展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最深切的体会是导师们一再强调拍摄纪录片必须遵守伦理道德(尊重被拍摄者的意愿,而非拍摄者意愿的强加和曲解),而且记录者应该具备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才是非遗保护工作人员最应该具备的修养。  

西双版纳州文化馆 杨雁

        在田野调查实践中,我们第二组的学员要将“沙莜腔”传承人说的每句话、每句唱词都整理成文档,以供字幕所用。地域差异、晦涩的方言、冗长的唱段,还要区分各种腔体,使这项工作变得十分艰难。短短几分钟的一段视频素材,常常需要我们花费2、3个小时来整理。为了听清楚每个字,我把笔记本电脑音量开到最大,把耳塞塞得紧紧的,一段唱词需要反复听多次才能勉强理解,几天下来,耳道已经红肿破皮。每个晚上在张海老师的指导下看片子、整理素材、讨论第二天的工作方案,到深夜才能休息。

        为了拍摄日出镜头,表现清晨村寨光线从暗到明的变化过程,我们凌晨5点出发,分为三个小组,带着一堆设备分别摸黑赶赴在头一天确定的山顶、山腰和山脚三个拍摄点,我和另外两位女学员在山脚拍摄。找好角度,架起摄像机后发现光线太暗,我们根本无法掌控曝光度和白平衡,而张海老师又要求我们全程手动拍摄,这样才能精确表现光线的变化。折腾了好一会儿,终于基本调好了各项指标。蹲守2小时后,天色开始发亮,山顶渐露微光,我们却发现摄像机的电池已经开始告警,储存卡也提示将满,我仰头看着对面山顶的微光,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山顶,不停祈祷太阳快点升起来。不知道是不是祈祷真的灵验了,终于在电池最后一次告警之前太阳完全跃出了山顶,我们仨在这一刻忍不住高兴地又跳又叫,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朝阳,所有的等候都是值得的。可是由于对手动拍摄的不熟悉,增益调高了,画面噪点太多,当天晚上整理素材时我们沮丧地发现早晨的日出镜头用不了。

        田野影像记录实践中的一次次失败和挫折,让我不断发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我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已经有7个年头,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充分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可是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自己的所知所学还远远不够,古人诚不欺我,“学海无涯”是真理。

云南省非遗中心 杨金杰

        虽然2016年参加了全省的两次田野调查培训,对影像有了初步认识,但由于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虽然专业是人类学,但只听过一些经典的人类学纪录片,比如庄孔韶的《虎日》,对影视人类学认识较为肤浅。纪录片对我而言是一块“新大陆”,在登陆以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些若许的想法。

        纪录片《牛粪》用的是当地人的视角,区别于学者、专家对文化项目的固有分析。这一视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影像记录中,应倡导并践行“乡村影像计划”,必要的时候更是可以培养当地村民,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事项影像记录工作的主体之一。同时,影像记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存、保护、宣传、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的影像记录,过于注重文化事项本身记录,对文化整体性的认识不够。尤其是我省的一些项目,仅从项目本身而言,十分单薄,但是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社会整体的大背景下,项目就会显得饱满、立体。对待传承人记录,亦是如此,传承人的生活是多维、生动的,将其还原成一个真实、鲜活的人,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

        在田野工作中,我们观察村民的日常生活,比如采摘豇豆劳作、一日三餐;与村中老人、沙莜腔传承人开展非结构式访谈,用影像记录着与沙莜腔相关的文化表征。随着与村寨艺术队队长龙开芬大姐交往的深入,走进她们的世界,分享着她们对沙莜腔的那份执着和坚守。最记得张海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告诉我你吃了多少苦,我们关心的是你吃苦以后呈现的作品。为了记录日出的场景,张海老师带着全组人在凌晨5点30分起床,分三个拍摄机位静静等待了3个小时,记录了村寨沐浴阳光的美妙时刻。看着美美的素材,觉着这不是在吃苦,是在充分享受着影像带来的愉悦,满满的幸福!

龙陵县文化馆 周潞

        在近一个月的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拍摄实践中,我的收获很大、获益良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课程安排紧密,知识点多。课程内容信息量大,从非遗保护内容到人类学等相关人文学科范畴,从非遗申报片分析到民族影像志纪录片的拍摄特点,从纪录片观摩到学员练习作业分析点评,从田野调查方法指导到非遗影像记录实践,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接触到了多方面的新领域。

        二是师资力量强,讲授内容详实,观念多元新颖。多位资深的非遗专家向我们介绍了非遗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让我们认识到了田野调查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多位著名导演为我们带来了纪录片视觉盛宴,让我们的纪录片拍摄理念有了质的提高;云南大学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全体学员进行案例和作业分析,讲授深入浅出,从如何入画到出画、镜头语言的运用、转场的拍摄和剪辑等细节都给予我们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三是田野调查拍摄实践收获多。在田野拍摄实践中,老师每天都会召集我们观看拍摄素材,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教授解决方法。让我们明白了申报片、纪录片和宣传片和专题片的区别和不同拍摄方法。

        四是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一是不熟悉摄像机性能,特别是手动操作方面,各种数据指标和后期剪辑的技术还有待加强。二是拍摄技术理念还有待提高,镜头景别不合理的问题挺多,调色、音效问题一知半解,和能力强的同仁相比,差距较大。三是田野调查实践经验不足,拍摄片段过于琐碎,人物和事件线索穿插意识不强,拍摄空间交代不够完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拍摄来改进完善。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正确的工作方式,我会更加专注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学以致用。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