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以陶为据 旁征博引 ——记山东大学于海广教授来浙师大建水紫陶研培班授课

日期:2017-08-21

        7月20日下午至21日上午,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浙江师范大学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班在浙师大文科实验中心406教室进行了《人类社会的伟大创造——制陶术的产生与发展》课程的学习。本次课程的主讲人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济南市、山东省文物专家组成员、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于海广教授。

(图1 于海广教授给学员们讲解中国古代制陶史)
        在7月20日下午的课堂上,于教授从考古学的角度,以陶器、制陶工艺为主要内容,解读了制陶术的产生与发展。他指出“制陶术(制陶工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造,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及艺术创作密切相关”。

        于教授从大约200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讲起,结合考古发现,认为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社会逐渐学会了制作陶器。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陶器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人类自身的演变和提高,并突出强调了人类用火的作用与意义;二是社会的发展变化,具体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变化。此外,于教授详实地解析了陶器及陶制品的发展规律: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从物质需求到艺术创作。

(图2 于海广教授用手为学员比划古陶器造型)

        于教授认为制陶术的产生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向更高层次的进步。同时,对后世瓷器的出现、金属的冶炼也起到直接的、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制陶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在世界工艺发展中起到了伟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更有理由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多学知识,用更开阔的思路谋求制陶业的发展!”

(图3 于海广教授向学员们介绍古陶器的造型与纹样)
        在7月21日上午的课堂上,于教授首先向学员们直观、详细地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比较典型的器物照片。然后讲述了古代陶制品的资料来源,主要有: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偶然出土与世代传承、有关文献记载等,他认为“陶器是考古学的活字典,是断代的主要依据”。此外,还介绍了陶制品的研究方法、内容、类别划分等。

        最后,在讲到传统工艺品的价值与意义时,于教授表示:“工厂批量生产的陶制品是现代工艺品,而非传统工艺品。手工拉坯的每件陶制品都有个性,它体现了陶艺师对该器物的理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陶艺师对该器物的理解会越来越丰富,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发生着变化,这就是个性。传统的工艺最大的优势就是保留了个性,这就是传统工艺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他还鼓励学员们眼光向外,多与外界交流,不断探索,对制陶工艺的各个环节做深入研究。同时,他希冀学员们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沉心静气,坚守传统技艺的核心内容。

(图4 学员们认真听讲做笔记)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学员们感触颇多。学员熊翊说:“之前也了解过一些陶器史,但没有这么细致,于教授的图文讲解让我认识到了陶器演变过程背后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想法和构思都在陶器上得到了见证,让我不得不赞叹祖先们的智慧。”

        学员李彦谚也表示:“于教授讲的陶器的产生与生活、生产、艺术创作分不开,让我很有启发。在往后的创作过程中,我将不单执着于花纹的精美,会更注重人体与陶器的交流。”

来源:转载自公众号浙师文传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