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传承非遗 提升技艺——大理大学举办木雕工艺技艺培训班

日期:2017-08-31

       8月28日, “2017年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大理大学普及培训第一期木雕工艺技艺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大理大学举行。云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杜文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博士,学校副校长段利华出席了仪式。

       仪式上,段利华代表学校对参加开班仪式的学员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段利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段利华指出,大理大学作为一所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不但过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而且还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应该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今年,学校成为“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基地”,也是云南省两所获此殊荣的高校之一。

      段利华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认真制定了培训方案,精心安排了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审核,为培训期间的教学、后勤服务和宣传等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杜文辉对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祝贺,对大理大学承办本次培训表示感谢。杜文辉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象征。云南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绚丽多姿,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自2003年被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省份起,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杜文辉要求,学员要提高认识,明确使命;要珍惜机会,严守纪律;要学以致用,彰显成效。

       据悉,本次培训是省文化厅与大理大学首次合作举办的“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是专门为大理州传承人群量身定做的一次订单式培养,历时26天,旨在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与学术、艺术、现代技术、现代设计、当代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提升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催生具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

       大理州文化体育局、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剑川县文化体育局、剑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剑川县职业高级中学、大理大学艺术学院等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来自剑川县的40余名传承人及传承人弟子参加了开班仪式。

转载自公众号大理民族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