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非遗传播和保护的重大作用,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8月29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2017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为研修学员作精彩报告。
项兆伦首先从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表述“非遗的抢注、文化遗产的抢夺”等问题入手,向与会的学员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申报的本质是为了提高遗产的可见度,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也是为了向社会宣示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保护遗产的自觉性。他表示,非遗代表作申报与商标注册、原产地标志不一样,“抢夺文化遗产、抢注、抢报”这些说法并不科学。
随后,项兆伦从非遗有些什么、怎么看非遗、非遗保护怎么做3个方面,通过视频、音频和实物展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剖析了非遗的本质特征,介绍了非遗的分类、认定方式和保护对象,解析了当前非遗生存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明确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应该厘清的重要理念。在介绍近年来非遗保护重点工作的同时,项兆伦还向新闻媒体工作者推荐了在非遗领域的采写工作中可参考的重要资料和工具书。
此次研修班为期3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等来自非遗和网络传播领域的专家分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伦理原则的主要内容,网络传播规律和经典案例等方面进行讲解。与会的新闻媒体界代表以案例分享和分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授课内容进行交流学习。
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记者及相关从业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机构有关同志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