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17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培训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开班。本次培训选取了彝族“葫芦笙舞”、“彝族(俐侎人)服饰”,傣族“马鹿舞”,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四个项目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培训,通过理论讲授和项目点实地调查相结合,从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中的文字工作、传承人访谈、影像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全面实训,以提高基层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项目组组长尹家玉和传承人交谈
根据分组安排,昆明市、曲靖市、丽江市三个州市和永德县乡镇文化站共40余名学员参与彝族“葫芦笙舞”和“彝族(俐侎人)服饰”的田野调查。项目组由省非遗中心主任尹家玉担任组长,曹天明、熊丽芬、黄波作为指导专家,杨俊芳、黄琛、字磊、梁跃敏、丁晓冰为小组成员。
指导永德县进行访谈
丽江市采录服饰制作技艺
曲靖市进行艺人访谈
昆明市采录服饰制作工艺流程
项目组以永德县乌木龙乡为主要调查地。乌木龙乡位于凤庆县、云县和永德县的交界,海拔1900米,植被繁茂,全乡十个自然村共居住彝族支系俐侎人12000余人。俐侎人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日常生活均穿戴手工缝制的彝族服饰,无论生产生活、节庆祭祀、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都会跳起葫芦笙舞,葫芦笙舞成为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项目组将每个参训州市县分为一个调查小组,按申报要求,分别侧重调查彝族“葫芦笙舞”、“彝族(俐侎人)服饰” 的项目和传承人。在调查实践中,项目组对各小组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参训学员独立完成项目和传承人的调查报告,完成五分钟口述片、传承教学片和实践片的采录和编辑,并用三个文献片的素材练习制作申报片。
天生桥村村民跳葫芦笙舞
省级传承人曹福昌传承技艺
省级传承人李冬妹用靛汁染布
展示织布技艺
项目组无论是在天生桥村对彝族“葫芦笙舞”进行调查,还是在岩子脚村对彝族(俐侎人)服饰进行调查,村里俐侎人都穿戴着传统服饰,所到传承人家里都晾晒着染好的棉布,桌上摆放着大小各异的葫芦笙。艺人李方才从小看爷爷跳葫芦笙舞,耳濡目染,8岁时就开始跟着爷爷学,现在已经熟练掌握葫芦笙舞26个套路的所有动作。如今,李方才3岁半的女儿跟着父母学会了跳葫芦笙舞。采访时李方才和母亲、妻子、女儿,在家里小院跳起葫芦笙舞。在彝族服饰市级传承人李小芳家里,她5岁的小孙女,始终穿着传统服装,围在奶奶身边,翻着奶奶的针线盒。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得到传承。
省级传承人张金保传授技艺
市级传承人李小芳传授服饰制作技艺
彝族俐侎人的服饰,最早使用麻布制作,随着原料短缺,俐侎人开始使用棉线制作他们的传统服饰。如今,新面料层出不穷,但俐侎人还是坚持使用棉线,自己纺线、织布,植物染,手工缝,并在日常生活中穿戴传统服饰。
生活中的俐侎人
曲靖学员王颖在调查日志中写到:“我们拍摄到了很珍贵的视频,祖孙三代(李方才的妈妈、李方才、李方才3岁半的女儿)同时在跳葫芦笙舞,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感动,葫芦笙舞经过了这么多年还能传承下来,俐侎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感受到非遗工作的重要性!”
李方才祖孙三代一起跳葫芦笙舞
丽江学员杨晓林在调查日志中写到:“调查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核心,从事传承人的保护及对其技艺的抢救和整理就成为非遗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尽快地抢救和记录、整理那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鲜活的口述史、记录下他们技艺、让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真实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们保护工作核心内容之一。”
项目组采录葫芦笙舞分解动作
在田野调查培训期间,正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所有参训学员备受鼓舞。作为非遗工作者,只有立足本职工作,不忘初心,深入田野,才能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才能留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文字:杨俊芳(云南省非遗中心)
图片:永德乌木龙田野调查项目组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