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非遗业务骨干田野调查培训班第二期《傣族剪纸》项目组由省非遗中心肖依群副主任为组长,指导专家为熊丽芬老师,成员包括省中心赵桃、字磊、吴昭红、高焰,学员37名,分别来自普洱市(14人)、迪庆州(5人)、孟连县(18人)。
万事开头难,难不倒有心人
《傣族“剪纸”》是普洱市2005年9月公布的491项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的传统美术项目,流传地域为孟连县傣族聚居区。得到这个信息后,我们很放松,觉得我们的时间是相对宽裕的。
但实际抵达孟连后,经过与普洱市和孟连县有关工作人员交换信息得知,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普洱市和孟连县均没有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档案资料,能够查找到的与孟连傣族剪纸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基本没有……这意味着我们的田野调查工作的难度上了几个台阶,时间安排上也变得紧张起来。
11月6日晚上,肖依群副主任召集有关人员,经过与孟连县文体广旅局相莫罕副局长积极沟通,请教省文化厅非遗处兰明贤调研员、熊丽芬老师等专家的意见,并与普洱市、迪庆州和孟连县的参训领队们磋商,将按照各参训小组的人员实际能力和设备情况,迅速拟定工作计划,对各小组和指导组成员的任务、责任进行了分工,对田野调查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作出了部署,我们项目组的调查培训工作由此开始。
傣族剪纸项目组部署田野调查工作
万里征程足下始,磨刀不误砍柴工
按照培训要求,根据参加培训的迪庆州、普洱市、孟连县学员人员构成、携带的设备情况和对非遗田野调查各项工作的熟悉程度以及三个小组的内部协商,任务分工为:普洱市小组完成《项目调查报告》和《项目申报片》,及相关口述史、实践片、教学片;迪庆州小组完成《传承人调查报告》和《传承人申报片》,及相关口述史、实践片、教学片;孟连县小组虽然人数最多,但是以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为主的他们经验和设备都基本为零,所以这次培训主要是学习,同时协助迪庆州小组和普洱市小组进行访谈录音整理和文字录入工作。此外,指导组对小组和每位组员要提交的作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三个小组分别对各小组成员进行了任务分工。
2017年11月7日上午,在培训班进入第二天集中教学的时候,我们得到消息:娜允村有一位老人过世了,亲属即将按照本地傣族群众的传统风俗举行葬礼,活动中将请我们预定访谈的傣族剪纸民间艺人现场制作纸扎、剪纸等有关用品,这是难得的调查机会。在不影响培训学习的前提下,兰处和肖副主任召集有关学员,邀请了苏保华老师和熊丽芬老师做指导,在孟连县王文魁副县长和相莫罕副局长的陪同下,按照傣族群众的礼俗准备了随礼,取得了家属的同意,前往调查采集。
恰逢天时并没带来“开门红”。由于缺乏团队配合的默契以及对采集内容的整体性考虑,摄影和摄像互相“穿”镜严重。
11月7日下午,《傣族剪纸》项目组在县总工会会议室展开了针对性培训,由指导组各位老师就调查提纲的撰写、个人日志和口述史(访谈)提纲等文字作业的撰写要求、田野调查摄影要求、视频作业编辑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讲座。
当晚,很多学员很想去看孟连当地安排的广场演出,但又迫于各种作业,大家首次遭遇到了“黄世仁逼债”般的催缴作业!而且指导老师们“火眼金睛”、“不留情面”,想要“蒙混过关”的都被打回要求重做,一点“老熟人”的面子也不给。而对于说“不会做”的学员,指导老师会不厌其烦地予以讲解,但想要因此“偷懒”却是不可能的。
这一天,很多学员熬到了深夜。但是他们都没有抱怨,因为无论他们是深夜几点发出的邮件,都能很快收到老师们回复信息,以及老师们认真审阅过的修改意见,让他们知道:老师们也陪着他们熬到了深夜。
这样的夜晚,培训期间基本就是学员们的日常。为了撰写解说词,普洱的学员李丽祥熬到了凌晨近五点,一早出发的队伍里也没少了他的身影;迪庆的阿新老师不断在实际调查中修改、完善调查提纲和口述史提纲,同时每天整理当天采集到的资料、梳理次日的工作计划,每晚都忙碌到凌晨一两点甚至更晚,提交的调查提纲和口述史提纲就经过了三次修改、完善才定稿,并成为项目组其他小组参考借鉴的范本;孟连的学员们挑选照片作业、编写图片说明常常进行到午夜,为了及时得到老师的指点,他们又赶到德宝宾馆来找老师交作业……
这样的夜晚,也是指导组各位老师的日常。白天,在各组学员相对比较集中的点上进行指导,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从“如何做”到“为什么这么做”地进行讲解,针对每一位学员提出和表现出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示范;夜晚,默默地守在房间里、电脑前,只为了及时给来交作业的学员们反馈意见,随时应学员们的“求助召唤”去给他们答疑解惑……
这样的夜晚,同样也是为我们提供后勤协助工作的孟连县同志们的日常。以相莫罕副局长为首的孟连县的同志们,白天陪着我们在每一个点上不断奔走,协调、处理每一个小组和指导组提出的工作要求;晚上,还要在为我们次日的调查行程、食住行及被调查对象等进行不断联系、沟通、确认的同时,努力为我们查找可能对调查工作有所帮助的资料和信息……
这样的辛苦带来的进步与成长肉眼可见:学员们从刚进入调查点时的满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到计划周详、目标明确、配合有序,只用了两天。两天之后,学员们对项目和调查对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工作任务都有了明确的认识,进入调查点后如鱼得水,团队合作效率越来越高。例如,再次继续采集傣族葬习时,经过总结和思考的学员们就采集到了不少有用的素材。
革命传统“传帮带”,非遗“老人”带“新人”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们都是学生和好奇的孩子,相互学习、不断成长;在非遗保护实践的征途上,我们不分职权高低,都是服务于保护工作的“战士”,只分老兵和新兵;在调查培训里,我们既是“比学赶超”的竞争者,更是情浓于血的非遗兄弟姐妹……发扬党的革命传统,万里征程传帮带,努力携手、共同进步。
——迪庆组
迪庆州非遗中心的阿新老师是“老非遗”了,田野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在她的带领下,虽然人数是最少的,但团队效率却是最高的。每晚她们发来的工作计划都井井有条,并同时已做好了准备工作,如:与传承人预约,沟通好时间、地点、要做些什么等等。
同时,阿新老师还主动对孟连组的学员们倾囊相授:她把自己的工作经验细细地传授给孟连学员,并且毫不藏私地把有关资料共享给他们。她甚至专门自费去打印了自己的《藏族剪纸》的论文和有关调查材料交给孟连的学员们……耐心、细致、温柔体贴的阿新老师被项目组所有人亲热地称呼为“新姐”。
迪庆组的老师们分工明确、高度配合,每个人在这个小团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都为培训任务的达成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他们说的不多,但做得很多。他们用极短的时间克服了由于民族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水土不服”,决心做出一份完整的《傣族剪纸》(孟连)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材料,既是锻炼队伍,也是对孟连县非遗保护工作的支持。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一次次重返调查点进行深度采集,力求呈现最完整的传承人全貌;一次次根据不断充实的素材修改和完善调查报告与解说词,九易其稿……在迪庆组老师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战斗在非遗保护工作第一线的基层同志们的默默耕耘与付出,看到了团队合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起到的效率和作用。
——普洱组
普洱市文化馆的李丽祥老师自身就是搞美术专业的,来做传统美术项目的调查称得上是“如鱼得水”。他从美术专业的角度来琢磨调查任务的开展,带着思考与问题走进调查实践,力求把调查做得更深入,为此常常工作到很晚。
普洱组学员中经验充足的“老人”挺多,“新手”也不少。在培训中,他们教学相长,相互配合,认真完成任务,从不推脱抱怨。胡斌洁老师除了担任摄影的任务,还负责普洱组日志的收发。由于每一位学员所承担的任务各不相同,每天日志的写作和提交时间也前后不一。不论日志交得多晚,一旦收到,胡斌洁老师立马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提交给指导老师;如果有人忙得忘记了,她也会贴心地提醒大家。此外,她还对每一篇日志的文件名称都按照姓名和日期进行了备注,这为后期整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担任摄像的苏云老师经验老道,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入镜的细节,在扛着摄像机和脚架的同时还用脚步丈量与拍摄相关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他还对其他学员的请教悉心传授、毫不藏私,孟连的王建等几名学员都心悦诚服地喊着要直接“拜师”……负责摄影的江城县文化馆的李骏老师不仅按照提纲要求进行拍摄,还把调查中收集到的图书、画册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翻拍与整理。与此同时,他用镜头记录下了大量同组学员们的工作瞬间,上传到微信群里,让项目组全体学员都可以分享他们的收获和进度。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孟连组
孟连县的学员们虽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经验基础薄弱、没有专业设备,身在本地的他们还要兼顾工作岗位和家庭,但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他们还是抓紧每分每秒和一切可用的现有条件来参与到培训中。没有摄像机和录音设备,他们就用手机来学习实践;没有专业相机,他们把家里的小相机也拿了出来并认真完成作业;没有笔记本电脑,他们在杨景莲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娜允镇文化中心电子阅览室有限的设施,在努力完成自己作业的同时还担负起协助迪庆组和普洱组访谈录音资料的整理、录入任务。
说实话,一开始我们对于孟连组的培训表现没抱太多的期望,但他们的好学与努力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在我们拍摄剪纸在葬礼中的运用时,即使部分傣族学员出于民族习俗不便直接到葬礼现场,但其他学员都跟在指导老师周围认真地进行学习;在迪庆组进行访谈采集时,他们听从现场指挥,安静地旁听、做笔记;在我们对当地相关风俗或数据提出问题时,她们总是第一时间就给予我们细致的解答……他们甚至主动联系民间艺人,在指导下展开了一场用手机完成的采集和后期编辑的实践;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试着按照蓝皮书的要求自己组织拍摄《孟连大金塔》纪录片素材、撰写解说词;提交的摄影作业进步显著,得到指导老师的连连夸赞……
在调查期间,我们还取得了一个意外的“保护成果”:王文魁副县长在陪同我们对孟连傣族剪纸进行了深入了解后,深深地被傣族剪纸这项古老却又充满活力的艺术迷住了,并折服于民间艺人岩弄老师精湛的技艺和无私传承的高尚品德。2017年11月12日下午,河北汉子王文魁穿上了傣族盛装,按照传统礼仪举行了拜师礼,拜岩弄老师为师学习傣族剪纸。这个举动不仅反映了傣族剪纸的魅力,也体现了孟连县委、县政府对于做好孟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民间,“非遗人”的根深植在田野
——收获与感悟
这次田野调查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收集和深入调查,各小组都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内容除了傣族剪纸外,还包含了娜允傣族人生礼俗、建筑艺术、饮食文化、人文风情等方面。
至2017年11月14日,整个项目组共收到学员日志301篇,照片作业1565张。
其中,迪庆组除完成调查提纲和口述史提纲及规定作业外,还上交了每日工作细化提纲7篇,完成采集图片资料30G,视频资料100G,录音资料300分钟,手机图片(工作照)5G。
普洱组除完成调查提纲和口述史提纲和规定作业外,还上交个人每日工作细化提纲15篇、学习心得2篇,完成采集图片资料73.8G,视频资料202G,录音资料1G。
孟连组除了完成调查提纲和口述史提纲外,文字小组6人,整理录音记录共28000字;摄像小组3人,采集视频素材6.5G、视频202条;摄影组11人,采集拍摄照片2800张。全部学员共交日志146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民间,在于“活态”二字;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也是一项动态的长期性工作。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即使是“老非遗”,面对着生动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面临着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提高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也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提高工作技能。
维西县文化遗产保护所杨文志在日志中写道:“怀着敬佩之情,通过镜头作为桥梁,我从心灵深处渐渐接受了傣族剪纸这门傣族群众创造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迪庆州维西县文化遗产保护所和琼辉说:“当走进古镇时,映入眼帘的与迪庆截然不同的文化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独特的艺术使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同在曼妙普洱,但由于日常工作范围不同而并不熟悉《傣族剪纸》(孟连)这一非遗项目的普洱组学员们也深受触动。
宁洱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的张世坤说:“这次培训及时地补充了市级、县级非遗保护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田野调查水平偏低,尤其是影像记录工作能力薄弱的短板,让我们提升了业务素质,增强了非遗保护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他也提出了目前面临的困难,希望能得到上级部门的关注和帮助:“由于受人力、财力的限制,普洱的非遗项目除申报的国家级、省级项目能有完整的文字和影像记录外,大多县(区)级项目只有简单的名录和文字照片资料,因为申报项目的音像资料多是聘请广告公司和广电部门拍摄的。但还是多次出现因其本身工作任务重,不能同时兼顾的局面。目前,我市已成立非遗保护中心,但没有正式人员编制,大多数县(区)非遗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人员配备不齐,工作设备落后匮乏。”
通过培训,来自孟连各乡镇文化站的学员们对于非遗保护工作要如何进行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和体会。
来自孟连县景信乡的李蓉通过培训实践体会到:“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
勐马文化站相窝嫩说:“不会可以学,不懂可以问,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这是一次把我们孟连傣族剪纸技艺传出去的好机会,每一位学员都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让这一份技艺消逝,流失。”
田野调查的过程辛苦,却也充满快乐。刚刚相互熟悉,刚刚初步了解了这片土地和调查项目、传承人,短暂的培训却即将结束,我们即将分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是,在交通和通讯越来越便捷的当今社会,这一次的分别意味着我们还将再聚首;当我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奋斗的同时,我知道我的战友——你们也正在非遗保护工作的道路上一同前行、守望相助!
再见的意思,是“我们还会相见”!
——再见,我的同志、我的战友们!
——再见,孟连!
文字:赵桃(云南省非遗中心)
图片:傣族剪纸田野调查项目组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