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在云南省滇剧院拉开了帷幕,1月16日晚,当观众还在对前一晚的好戏回味不断时,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第二场演出在云南省滇剧院继续火热登场,当晚精彩好戏一台接一台,这戏是好看得停不下来了。
1月16日晚,云南省滇剧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当晚红河州、文山州、楚雄州、普洱市四支代表队给观众们带来了9个精彩的节目。当晚的节目到底有多精彩?彝剧、壮剧、花灯、杀戏等轮番上阵,那真是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红河州代表队的花灯小戏《霸王下山》拉开了第二场演出的序幕,这台戏也是亮点频现,精彩连连。该戏三位主演都是老前辈,三人年龄加起来已经有226岁,三人最小的是72岁,最大的是78岁。当然,不要被他们的年龄吓住,三位老前辈可是宝刀不老、老当益壮,特别是“大王”扮演者78岁的黄朝相可是把手中的大刀耍得虎虎生威,普应福则男扮女装把剧中人物“妹妹”的柔弱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忍不住为他们点赞。
花灯戏《霸王下山》红河州代表队
文山州代表队带来的壮剧《摸秋》和壮族渔鼓《唱渔鼓》,也是引得现场掌声不断。云南壮剧主要分布在文山境内,有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3个分支。分支起源不尽相同,其中富宁土戏形成最早,迄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壮剧有“哎咿呀”“哎依哝”“乖嗨列”“依嗬嗨”四大声腔,融合了壮族山歌、音乐、舞蹈、说唱、民间故事和传说等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壮剧《摸秋》文山州代表队
壮族渔鼓《唱渔鼓》 文山州代表队
楚雄州代表队带来的彝剧《放羊人》、花灯剧《羊做媒》《晒衣》、莲花落《引领新时代》十分接地气,说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其中《放羊人》说的脱贫致富,这些剧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彝剧是楚雄彝族特有的一种地方民族戏种,在楚雄州广泛流传,尤以大姚县彝剧最具代表性。彝剧在彝族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融合了彝族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传统艺术精华,重用音乐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采用彝族民间口头演唱,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大姚县文馆馆长白平介绍,彝剧《放羊人》用的配乐都是当地传统的原汁原味的传统曲调,不过让他感到遗憾的是,此次演出因为受限于舞台演出时间,《放羊人》从原来的时长26分钟压缩至12分钟导致取舍掉了一些原先戏里的曲调,他觉得十分可惜。
彝剧《放羊人》楚雄州代表队
莲花落《引领新时代》楚雄州代表
花灯戏《羊作媒》 楚雄州代表队
花灯戏《晒衣》楚雄州代表队
普洱市代表队带来的压轴演出是两台杀戏《三战刘从》和《三战吕布》,让第一次看杀戏的观众眼前一亮,因为从演员的装扮、道具到唱腔都很吸引人。杀戏,当地群众称为老砍刀戏,也叫马灯戏。流传于普洱镇沅县九甲乡、景东花山乡一带。杀戏主要在过年及迎神庙会期间演出,杀戏的剧目有酬神和娱人两种内容,主要反映古代政治、军事、神话、祝寿、问卜和民间生活等。酬神的剧目仅限于庙会期间演出,如《天官》《紫微星庆贺》《观音送子》《韩信问卜》等。过年则演出娱人的剧目,如《三战吕布》《斩蔡阳》《龙虎会》《三战刘从》《刘秀抢饭》《兰季子寻兄》《打赌战》等一些砍杀武打剧目。此次普洱代表队带来的《三战吕布》,演员全部是镇沅县九甲镇果吉村的村民,在当地,村民们自发组织演杀戏,他们每年大年初三开演至小年(或十六)结束,这一个传统活动两百年来一直保留至今。
杀戏《三战刘从》 普洱市代表队
杀戏《三战吕布》普洱市代表队
最终,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第二场演出在杀戏《三战吕布》中完美落幕,当晚,戏虽然已落幕,但还沉醉在戏中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不过,观众们也不用小失落了,因为1月17日晚,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第三场精彩演出马上登场,我们不见不散。
演出结束后,领导上台与演员合影留念
文字:杨国勤(中国文化报)
图片:阮坤瑾 吴昭红(云南省非遗中心)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