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2018年的春分时间是3月21日(农历戊戌年二月初五)。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春分时节,莺飞草长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说的是春分日后,燕子从南方飞来,雷电气象出现了。春分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金灿灿的油菜花田
从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中气温上升最快的时段。春分之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昼长而夜短。春分时节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大部分地区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采摘春茶
农 事 农 谚
初春时节,气温回升之后又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持续偏低,俗称“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响是早稻烂秧,在北方会影响到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生长。
春分时节农事忙,农民正在栽种瓜苗
俗话说:“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是农事的主要问题,而此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春茶开始抽芽。“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农忙季节就要开始了。“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前后也是植树的大好时节,清代便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的诗句。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谚语有: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谚语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
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谚语有: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节 气 习 俗
01 祭日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的日子。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里写道:“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多设在京郊,北京的日坛又叫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日出时),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春分祭祖活动
02 祭祖
早春二月,在山东、浙江、贵州以及大部分客家地区,人们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请人念祭文,行三献礼。全族和全村参加,规模很大,有时多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开始,最迟清明结束。
野苋菜
03 吃春菜
春分是踏青活动的开始,野外挑野菜是村民的一项重要活动。南北各地生长的野菜不尽相同,吃法也各异。岭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正如俗语所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春分竖蛋
04 竖蛋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竖蛋的做法是:选择一只新鲜鸡蛋,在桌子上竖起来。竖蛋成功可能和蛋壳表面凹凸形成的支撑点有关,只要有任意三个支撑点就能组成一个支撑面,鸡蛋的重心只要落在支撑面里,鸡蛋就能竖起来。同时,蛋黄的下沉会降低蛋的重心,有利于鸡蛋的竖立。这项游戏般的古老习俗,其实正是人们对春天来临的一种庆祝。
粘雀子嘴
05 粘雀子嘴
春分习俗“粘雀子嘴”意在避免鸟类破坏庄稼。春分正值农耕繁忙的时候,农民有吃汤圆的习俗,他们会将二三十个煮好的汤圆用细竹签插着放到田间地坎,那些破坏庄稼的雀子被黏住了嘴,也就不敢再来啄庄稼了。
06 犒劳耕牛、祭祀百鸟
江南民间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春分至,耕牛开始一年的劳作,农民用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稿赏;祭祀百鸟,一为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有祈祷丰年之意。
节 气 养 生
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春季养生重点体现“生、升”的自然规律。春分时节阴阳平衡协调,人们在保健养生时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注意保持体内阴阳“平和”的状态。此时,多梳头,刺激头部经穴对于保持平衡、消除疲劳很有帮助。
小葱炒鸡蛋
饮食方面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春季是葱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很有营养并且顺应节气的吃法。
来源:转载自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