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龙里县平坡村的苗家妇女在农闲时学习平坡苗族农民画,如今,30人左右的平坡农民画创作队伍每年可创作3000多幅作品,销售额突破50万元。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公共文化在扶贫方面责任重大。实施文化扶贫、补齐文化短板,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我国文化扶贫的系列探索和初步成果,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生活得有力量”——这两年,有了熟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新疆哈密绣娘阿孜古丽对未来的脱贫致富充满希望。
我国许多老少边穷地区都拥有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非遗资源,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任凭雨打风吹去”。资源变资产,无疑能在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以非遗人才培训、非遗衍生品开发为突破口,各地在非遗扶贫上做出了积极探索,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绽开了笑颜。
传统工艺+现代设计
3月15日,在杭州市最繁华的核心商圈杭州大厦,一场非遗创意旗袍秀吸引了大批目光。“我们从2014年开始引进一些传统工艺产品,在商场专门设立了传统文化产品馆,但是这些产品和生活不太贴近,销售的状况并不理想。”这次的旗袍时尚秀获得成功,杭州大厦总经理俞勇重拾信心,“以创意旗袍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产品在与时尚、生活接轨,不是简简单单的老样子。我们愿意将这些产品作为一种新的时尚向社会推广。”
贵州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吴永枝看到马尾绣旗袍如此受欢迎,她特别激动。“要推动马尾绣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时尚和市场结合。我们贵州有很好的刺绣工艺,但是缺乏比较好的创意、产业来带动。如果能和服装产业对接,我们的绣娘就有活儿干了,在家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吴永枝说。
俞勇和吴永枝之前遇到的情况,正是传统非遗衍生品进入市场常常会遭遇的尴尬局面。传承人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拿不出让市场了解和接受的产品,不少绝技很可能“绝”了,遗产也只能困在展柜里。比如,有的瓷器一直是礼品瓷,体大昂贵,一般家庭很难负担得起;有的雕刻选料苛刻,甚至与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市场交易受限……若非遗从业者的生活难以为继,非遗扶贫无疑是“镜花水月”。
今年3月5日,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讲述了贵州赤水竹农通过非遗赤水竹编脱贫致富的故事,“一根成本只有10元左右的竹料,经过巧妙的设计加工,便能身价百倍。编织一个工艺品,农民能从中获得100元的收益。”目前她已经带领近千名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将传统工艺产品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继承、创新和转化,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是非遗扶贫工作的基础环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说,“应该解答如何将过去在乡村传承的手工艺创造性转化为当代在城市传承的手工艺;让过去一些以谋生为目的,在现代逐渐失去生存土壤的手工产品,能够转化为适应当代人休闲娱乐、怡情美育的手工艺。”
如何把赵罡的这些思考广泛地传递给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实际上,赵罡现在的另一身份是“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的导师。研培计划利用高等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资源,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进行集中的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具体指导,提高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7年上半年参加研培计划的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并带动约9500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的58%,每家企业平均带动47人就业,实现带动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2万元。
青海民族大学指导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了三个土族盘绣的乡镇企业合作社,帮助签订苏州著名品牌企业9万元盘绣订单,惠及当地300余名土族绣娘。
市场开拓+品牌运作
近年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许多企业合作,启动了“让妈妈回家”计划。当地妇女报名就能免费参加培训,接受专业指导,培训合格后,这些绣娘将得到织布、刺绣等手工产品订单。项目推动160余名农村妇女回了家、掌握了技术、提高了收入。
江西省婺源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群众从事工艺纸伞、木雕及歙砚等相关产业,目前,该县有5600余户贫困户因此逐步实现脱贫。
当前,非遗扶贫在多地已初见成效,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大经验就是打通设计、制作、销售等环节,为好产品打开了销路。
之前,多数非遗传承人和贫困群众往往只擅长埋头做事,缺乏市场开拓、产品宣传、品牌运作的意识和能力,手中的产品无法变现,制约了非遗扶贫的开展。所以,打开传承人的思路和眼界,提升其市场运作能力,帮助其搭建平台、拓展市场,意义重大。
2016年起,国家文化部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等地设立了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共研发了1000多种文化产品。新疆哈密建立和完善了231家合作社,成立了刺绣协会,接收订单1.7万余件,近千名绣娘直接参与订单制作,每人月均增收1500元。
“近年来,做刺绣的人多了,村里更热闹了,刺绣让我们挣上钱了,我们的村子也更有活力了。”哈密绣娘阿那热姆说。
有阵地、有渠道、有平台的相关企业与非遗从业者强强联合,也是提升非遗衍生品市场竞争力的突破点。贵州雷山工作站引进了多家品牌企业,利用企业成熟的现代管理和产销机制迅速有效地实现工作成果的转化,提高产品品质。企业则通过参与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传统工艺的养分,滋养和提升了品牌价值。
此前,某直播平台把宣传和销售贫困地区的非遗衍生品放到了线上,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台负责人表示:“直播平台需要优质内容提升品质,非遗衍生品则需要新颖的营销平台,两者结合能双赢。”
为进一步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阿里巴巴合作实施了“非遗触网计划”,协助非遗传承人、从业者开通40余家淘宝店,探索传统工艺的网络推广、销售模式。贫困山区里的好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推动了非遗扶贫走向深入。
产权保护+更多“哲匠”
非遗扶贫要想取得更大的成果,无疑需要产品更优、领域更宽、市场更好。
非遗本应该是具有独特性甚至唯一性的,然而当前,各地将非遗衍生品简单化开发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迎合大众或抄袭模仿的行为,淹没了民族特色、传统味道、非遗个性,只会让市场反感。湖北武汉汉绣传承人王子怡深有感触地说,非遗的“寻根”和“知艺”十分重要,“将汉绣的文化和技艺梳理清楚,能帮助我设计新题材、新图案、新色彩,但核心永远不能离开本来的艺术特色。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产品,市场反响也最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说,以传统工艺对接现代服装设计为例,简单的拼接,在服装表面堆积中国元素和中国符号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解答这些问题,还要深挖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的文化内涵,对材料和工艺进行解构和重组;此外,研究独有特色的裁剪体系,在服装内部结构和穿戴礼仪上做文章,建立东方服饰美学。”
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而言,非遗的设计转化、非遗扶贫的实施,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防止急功近利损害非遗本身,也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维护核心利益。专家们建议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大中专院校,以及相关优势企业,进一步加大对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的培训、引导,让更多工匠成长为多面手的“哲匠”。
专家指出,非遗衍生品要更好地走向市场,必须抓住年轻人这个群体做文章,“可加大力度联姻电商、新媒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营销。一方面让非遗流行起来,一方面也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到贫困地区的方方面面,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扶贫事业。”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