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剑川县六举措推进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日期:2018-12-27

       2011年3月,大理州被文化部公布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5月,《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经文化部批准实施。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认真学习和领会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云南、考察大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神,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成效显著。


       作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剑川县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通过六项措施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摸清家底,建立保护体系


       先后组织专业队伍30多人次深入120多个村寨,进行田野调查,全面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情况。经过努力,2018年有2名传承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目前,全县有23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省、州、县级非遗保护名录,有国家、省、州、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8名,建立了四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


稳扎稳打,健全工作阵地


       成立了剑川白曲、白族阿吒力民俗音乐、石宝山歌会、白族布扎、梅园石雕等6个传习所和剑川白曲传承展示中心。充分发挥传习所的积极作用,引导、鼓励传习所开展各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宣传等工作,2018年组织了布扎、木雕、石雕、白曲、阿吒力民俗音乐培训班,培训学员500多人次,形成了有项目、有传承人、有阵地、有资金保障的传承保护模式。


剑川县第二届“剑川名匠”(石刻类)评选大赛

阿吒力民俗音乐培训班


解放思想,开拓传承方式

       2017年11月11日,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驻云南大理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暨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基地,并组织了传承人和设计师对话会。工作站以“用字引领、根字为基”为工作核心,开辟了“剑川传统工艺大讲堂”,组织传承人和传统工艺从业人员参加,已举办五期,受益人数达300多人次。抓住县校合作的大好时机,在工作站组织开展工艺品设计研发工作,根据设计稿制作的产品已有180多件,并于2018年石宝山歌会节期间举办设计作品与实物成果展。


中央美术学院驻云南大理剑川

传统工艺工作站

剑川传统工艺大讲堂


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工作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的理念,组建项目办,储备了剑川县非遗传承展示中心、“石宝山歌会”传承展示中心等项目,积极向国家、省、州上级部门争取,请求纳入规划盘子。目前,正在实施“剑川白曲”综合传习展示中心项目。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剑川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积极谋划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项目,探索一条以非遗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石宝山歌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的剑川白曲展演

剑川木雕在德国柏林展出

剑川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展出

剑川布扎

旅游工艺品大赛


拓展渠道,壮大保护力量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争取各方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拓宽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渠道。争取到致公·剑川白曲保护传承项目,由致公党珠海市委出资20万元,培养30名精通白曲演唱及龙头三弦弹奏的年轻艺人。在工作站运行当中,充分聚合中央美术学院、大理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的专业力量,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剑川白曲龙头三弦演奏培训班


创新方法,丰富宣传载体


       依托剑川白曲传习所,组建“剑川白曲宣讲团”,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春节、剑川木雕文化节和剑川县2018年石宝山歌会节组织剑川木雕、布扎、梅园石雕以及剑川濒危传统工艺从业人员参加活态展示。与金华一小、二小、剑川职业高级中学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展示非遗,形成人人参与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自觉意识。


剑川白曲宣讲团

剑川白曲进校园

剑川木雕进校园



文字:段素媛  段建鱼 (剑川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图片:剑川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