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播 钟天珍

日期:2020-09-11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由于传承人的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险。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

        根据原文化部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文非遗函〔2015〕318号)要求及原云南省文化厅工作安排,2015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启动了云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该记录工作通过数字影像手段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把传承人的毕生绝学记录下来,留在当下,留给未来。通过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播活动,希望籍此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记录成果展播(十五)彝族葫芦笙舞 | 钟天珍

彝族葫芦笙舞

        彝族花倮人舞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曼竜村。


        荞菜节是彝族花倮人最隆重的节日,是葫芦笙舞最主要的表演场合。当地传说曾有一场旱灾造成庄稼颗粒无收,花倮人面临饥荒,村里一个大户人家献出积蓄多年的苦荞,挽救了村民的性命,为感谢救命的苦荞,人们跳起了葫芦笙舞。从此,每逢荞菜节,村民都会停工数日,邀请亲朋好友相聚,祭献祖先神灵,全体村民相聚场院尽兴歌舞。吹奏葫芦笙者为领舞,身穿节日盛装的人们随着葫芦笙曲调围成圆圈,踏地顿足,婆娑起舞。舞蹈主要表现生产劳动内容,如种棉、收棉、纺棉、织布等过程,节奏沉缓,动作简朴,有牙虐(站跳)、牙庆(起步跳)、牙拉(移步翻身)、牙降(走圆圈)、牙稳(穿花)、牙搞(对点头)和牙敢(前跳、后跳)等7种不同的套路,每一种套路对应不同的葫芦笙曲调,如开头调、移步翻身调、撒棉调、收棉调、织布调等。
        曼竜村彝族花倮人的葫芦笙舞由古滇先民舞蹈传承而来,舞蹈时躯体以“S”形前后曲动的舞姿与开化古铜鼓图饰上4个头戴羽冠、衣着羽衣、吹葫芦笙翩翩起舞的舞姿造型动作完全一致,现在曼竜村花倮妇女的头饰和服饰仍保留着一些“羽冠”和“羽衣”的痕迹。

传承人介绍


海报设计:杨建荣

        钟天珍,1946年生,女,彝族,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海子村委会曼竜村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
        曼竜村是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寨,受家庭和老一辈艺人的影响,钟天珍自12岁跟随母亲学跳葫芦笙舞,后来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民间舞蹈艺人。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十五和“荞菜节”,她都要带领村民一起跳葫芦笙舞、弦子舞,对唱山歌。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村里妇女都会跳葫芦笙舞。她还作为村里文艺骨干多次到州、县参加大型文艺活动,并经常接受相关专家学者和记者的采访。钟天珍还是彝族服饰的制作能手,深受当地彝族群众喜爱。

文图&视频: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编辑:王海(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