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王亚平在太空演示扎染技艺

来源:云南非遗保护中心 日期:2022-03-24

        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相互配合,进行天宫课堂第二课。在轨期间,航天员还把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艺——扎染,带上了空间站,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太空扎染里的细节和奥秘。

        航天员王亚平:同学们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上次太空授课我给大家展示了失重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大家看到在失重环境下用纯水可以做出地面上无法做到的大水球。今天我想给大家展示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现象还和我们国家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请大家仔细观察。

图片

        太空教师王亚平首先展示了太空拧毛巾与地面的明显差异,在微重力下,水附着在手上的神奇现象,并讲解了毛细吸附作用,为扎染技法介绍做好铺垫。航天员 王亚平: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一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扎染又称为扎缬、绞缬,是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一般来说分为扎结和染色两个部分。接下来大家期待的扎染演示开始了。王亚平首先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操作,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之后再用板蓝根等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

图片

        航天员王亚平:捆扎的手法直接影响最终作品的图案,是一个关键步骤,不同的绑扎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扎染图案,你们猜我一会儿会绑扎出一个什么样的图案呢?

图片

        航天员王亚平:接下来我们准备染料。这是扎染需要用到的板蓝根染料粉,将它与水混合后就是我们要用的染料了。

图片

        染色完成后将束缚部分拆开,就形成了淡雅自然、层次丰富的扎染作品。扎染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南北朝时期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唐宋时期扎染纺织品更是非常流行。2006年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空扎染让同学们一饱眼福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一起见证了千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美妙融合。

图片

        航天员王亚平:同学们看,蓝白相间的扎染作品就完成啦!是不是很漂亮呢?这是我的扎染作品,而同学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捆扎方式,来制作属于你们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吧!期待看到你们的分享!我们下次再见!

注:以上文图内容来源于央视新闻

白族扎染技艺

图片

       白族扎染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白族扎染在民间有“疙瘩染”之称,即浸染前先将白布按设计好的花纹图样用针线将“花”的部分重叠或撮绉缝紧,呈“疙瘩”状。经反复浸染后,拆开色泽未渍印的“疙瘩”即成各种花形,成品为蓝底或青底白花,清新素雅,韵味独特,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欢迎。

图片

       扎染原料一般为白棉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主要为植物蓝靛或土靛(民间俗称板蓝根),周城染布所用的染料土靛全由村民自己种植和加工,除满足本村染布之用外,多余的土靛还销往其他地区。传统扎染的主要步骤包括扎花、浸泡、染布、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技术关键是扎花手法和浸染工艺。扎花工艺非常繁杂,每一块扎染布上的纹样都采用了若干不同的扎花针法,有扎、撮、绉、捆、缠、绕、折、叠、缝、挑等。由于要反复浸染,必须经过多道工序,有时几天才能染好一匹布料;染布颜色的深浅除了与浸染次数有关外,还与浸染技术、染料的配放、晾晒、气候等有关。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为其主要工具。扎染品种繁多,图案丰富,多表现吉祥美好寓意,主要有花草植物、鸟兽鱼虫、图案图形、自然景物、字体符号等。超过1000多种纹样图案蕴含着白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反映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扎染面料被广泛用于服饰、家居装饰等,有较高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