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9日,云南省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杭州浙江大学举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周颜担任领队,来自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全省16个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的7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班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大学社会学院承办,旨在加强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5天的培训课程紧张有序开展。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专聘副系主任揭爱花出席开班仪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黄浏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兼秘书长刘朝晖,杭州市文化馆副馆长、浙江省非遗保护庄家委员会委员林敏,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许林田等人分别讲授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活化创新研究》《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传统工艺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分类》等课程。期间,学员就非遗保护过程中的专属权归属、传承人属地管理、发挥非遗协会作用、表演类非遗项目保护等诸多实际问题与授课专家进行了探讨交流。
在全国人民欢度国庆节、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中,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江教授讲授的《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国家现代化的探索与解密》,引发了全体学员的触动与共鸣。
培训课程采取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员们相继走访了良渚博物院、径山茶宴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地,在非遗专家的讲解过程中对浙江非遗保护工作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有效践行了拓眼界、找差距、理思路、促提升的学习目标。
浙江大学社会学院安排有序,保障有力,有趣的课间操、别致的生日礼物和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均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结业式上,8位学员代表分享培训心得,周颜调研员与刘朝晖教授做总结发言。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交流机会来之不易,值得认真消化总结,要取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立足个人岗位谋保护大计,促创新发展,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