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为庆祝古琴艺术列入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周年,由云南省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金碧和鸣”古琴音乐会于7月22日下午在昆明市盘龙区金江盛都梦工厂成功举办。
恣意洒脱的《酒狂》,清雅高洁的《梅花三弄》,淡远飘逸的《平沙落雁》,风骨凛然的《广陵散》……来自全省30多家琴馆的48名古琴艺术传承者,通过齐奏、独奏、多乐器合奏、创新改编、吟唱等方式,融入太极、洞箫、吉他等元素,用不同流派和风格的古琴天籁,诠释七彩云南的和谐之音。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素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昆曲之后第二个入选的中国文化名类。
云南省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8年,是由有志于推进云南省古琴艺术研究、传承、创新的专家学者,以及古琴艺术专业工作者组成的民间公益性文化组织,旨在开展古琴艺术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传承推广活动,提高云南古琴艺术的总体水平和普及程度。目前已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三十多家琴馆单位加入协会,近年通过多次举办公益琴会、音乐会、雅集、讲座等活动,有效地为广大琴友提供展示、学习、交流的机会,从中发现了很多优秀的琴馆以及人才,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古琴,为古琴文化在云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古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感悟自然和历史,修身养性,言志抒情的良师益友。当代人了解古琴、欣赏古琴、学习古琴,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更可以深切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坚定文化自信。”云南省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晨曦表示,未来协会将团结带领全省琴馆和古琴爱好者,再接再厉,积极举办各类高品质的古琴文化推广活动,寻觅和培养更多的“知音”,让云岭大地成为国粹古琴开枝散叶的沃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