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相约易门“二月二”,59项非遗技艺让你大饱眼福!

日期:2024-03-09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第二十二期)暨易门“二月二”戏会活动将于3月10日—3月14日在龙泉文化广场举行,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参展的非遗项目。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是以铜、金等贵金属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熔化后造成坯,在坯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金)走入细密的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再用祖传工艺使底铜变成乌黑色,透出银(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即历经化料、秘方炼铜、锻片、錾刻、走银、成型、抛光、捂黑等十多道工艺制作成,使其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出银光闪闪的灿烂纹饰。

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始于元代,制作工艺考究。原料中含有特殊矿物质,烧制后呈现紫红色或酱红色。主要有泥料处理、塑形、烧制、出窑、磨光等工序。其质地细润,色泽亮丽,独具一格,有“体如铁、音如罄、明如水、亮如锦”的美誉。

银器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及罗伟邑、秀邑、母屯、板桥等村。鹤庆银器以纯银为主料,以镂雕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根据所需制品形态、规格,加工而成,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银器造型丰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制品包括各式茶具、酒具、炊具、刀具、首饰、宗教法事用品等。

白族扎染技艺

        白族扎染古称“纹颉”,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尤以周城白族扎染最为著名。原料一般为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主要为植物蓝靛溶液,扎染工序分为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碾布,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工艺。扎染产品种类浩繁,图案丰富吉祥,融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为一体,是白族文化的积淀。

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

        “掐丝珐琅彩”是银器的一个种类,俗称珐琅银器。珐琅银器起源于蒙古,最早是蒙古族工艺,是种常用在珠宝和钟表上的装饰方法。永胜珐琅银器主要流传于永胜县永北镇和金官镇(今三川镇),早在明清时期就行销云南省内外,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流传于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遮哈村民委员会芒团村和永德县永康镇永康村民委员会芒石寨村。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制作工具有采料刀、揭纸木刀、铁锅、石墩、木锤、均匀棒、浇纸床、纸模、瓷碗等。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中华造纸技艺的活化石,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至今仍有勃勃生机。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德昂族酸茶分湿茶和干茶两种,湿茶为食用,干茶为饮用。一年之中选择春夏两季来制作酸茶。湿茶一般当做菜来食用,干茶则是用来饮用的,其汤色年限浅的呈黄绿色,年限稍深则金黄透亮,十分诱人,年份较深的则呈现出优美的红色。嗅之微酸,喝之轻柔爽口,既有熟茶的柔和,又不失绿茶的清新,回味甘甜,余韵悠长。

 

省 级

剪  纸

        汉族剪纸是以纸张为原材料,剪刀、刻刀为工具,通过巧手剪裁而成图案的民间美术,主要流传于昆明市市区、富民县等地,一般以家传和师传为主。作品多为吉祥图案、服饰刺绣底样等。剪纸作品造型夸张,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风格独特,质朴清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剪纸(剪影

        剪影作为剪纸艺术的特殊形式,作品多为人物轮廓形象、吉祥图案等。其特点贵在一个快字,妙在准确地表达事物,剪人物唯妙唯俏,栩栩如生,一气呵成从不修饰,许多作品有着深远的意境。

天宝斋制墨技艺

        主要流传于昆明地区,本地区本行业独此一家。天宝斋制墨以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成高级漆烟墨,配方和工艺讲究。技艺流程有:煮胶、筛烟、和剂、蒸剂、研磨、秤剂、杵捣、丸杆、样制、修整、阴干、著色敷彩。墨制成品有:“墨条”、“墨槌”、墨汁。天宝斋制墨产品色泽黑亮、浓淡五色、宜书宜画、气味芬芳、耐水性强、拓裱不变、千载存真。

面塑(嵩明县)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一种流传很广的传统民间美术。主要用上等小麦面粉和糯米面,配与各种颜色和石蜡、蜂蜜,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和成柔软面团,经捏、搓、揉、掀、切、科、划、挑等技法,制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广泛应用于节庆民俗活动。作品完整饱满,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风筝制作技艺(滇式风筝制作技艺)

        元代,风筝传入云南。20世纪初,昆明万钟街的“苏风筝”曾誉满全城,但随着城市建设,空地越来越少,放风筝的人也越来越少。徐作坤老师的风筝是根据云南气候特点而制作,在“第18届国际风筝邀请赛”中得到国际风联康老师的肯定,他的风筝技术与北方传统风筝不同,有一定特色,称其为云南的“滇蜂”风筝。

豆腐制作技艺(石屏豆腐)

        石屏的豆腐制作方法与众不同,不用石膏,不用卤水,而是用古城内地下井水直接点制。奇怪的是石屏的井水一旦离开石屏,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直接用来点制豆腐了。与众不同的关键环节在于点浆、压榨等环节,做出来的豆腐味美鲜嫩,而且有韧性,即便是用手提起来左右甩动,也不至于断离,这就是所谓的“云南十八怪,豆腐甩着卖”。石屏豆腐质嫩味美,营养丰富。

酒制作技艺(杨林肥酒)

        酒制作技艺(杨林肥酒)是昆明市嵩明县独特的酿酒工艺,流传于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杨林肥酒”取名“肥酒”,意为“补酒”,“肥”是营养丰富、滋补的意思。杨林肥酒圆润、醇和,酒中含有葡萄糖、蛋白质、酵素、维生素、果糖、枣酸等营养成分,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滋补身体,其中部分药材可改善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杨林肥酒目前已经形成肥酒系列、清酒系列、保健酒系列等20多个产品。

火腿制作技艺(无量山火腿)

        无量山火腿源于当地民众杀年猪储存、食用肉制品的习俗,是南涧县有名的传统肉类食品。主要流传于无量山拥翠乡、碧溪乡、公郎镇、宝华镇、无量山镇等乡镇的部分村寨。无量山火腿的制作,对气候、季节、原料、工艺流程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火腿肉质细嫩,香气四溢,沁人心脾,油而不腻,香味浓郁,瘦肉香而不咸,肥肉香而不腻,色、香、味俱全,回味无穷,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陶制作技艺(大理陶)

        大理陶制作技艺流传于祥云县、剑川县等地,是一种传统制陶工艺。剑川土陶产品按其用途主要有生活用品、建筑用品、赏玩、祭祀四大类,制陶使用的原料是产于当地的黏土和细沙。

水酥饼制作技艺

        永胜水酥饼制作技艺,源于民国二十四年间,是永胜县民间家庭中的传统特色食品。水酥饼色香味美,易于消化、吸收,酥滑不腻,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形状各异,品类繁多,有火腿、白糖、豆沙、蜂蜜、玫瑰、五仁、红豆、水果类等,是日常生活中最受人们喜爱的甜点。

奶制品制作技艺(藏族奶制品奶渣制作技艺)

        奶渣是牦牛奶发酵后制成的一种乳制品,其性质类似于奶酪,味酸,呈白色、豆腐状,是藏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传统点心。目前,香格亚诺奶渣饼成熟的口味有经典原味,果仁味,鲜花,以及蔓越莓味四种。外酥里嫩,松软可口,酸甜相间,口感层次丰富鲜明,是一款既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色彩,又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喜爱的风味点心。

保山玛瑙雕刻技艺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俗称“滇南红”,因产于南方,颜色为红色而得名。保山南红玛瑙雕刻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保山是南红玛瑙的最大产地,产自保山的南红玛瑙色泽浓艳深厚,质地油润脂滑,品相极佳。保山南红玛瑙料小多裂,雕刻难度极大。佩戴南红饰品就代表着喜庆、美满、运气通达,承载着中国人对富贵吉祥、幸福美满生活的精神寄托。

市 级

皮革雕刻技艺

        传统皮雕刻手工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代游牧民族。传统牛皮雕是一种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它通过民间皮雕艺人巧妙的构思用刻刀在牛皮上精雕细琢出图案的轮廓,经过特殊描绘、着色、层染、抛掐光、定形、半浮雕凹凸压制等一系列工艺、几十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完成。

呈贡豌豆粉

        豌豆粉是呈贡很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小吃,提起呈贡豌豆粉,在云南省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呈贡大部分地区均会做豌豆粉,其中以七甸村、吴家营村,可乐村、石碑村、县城、小河口村因水土关系和制作工艺、口味好而产量较大,影响较广。

葫芦雕绘

        葫芦雕绘是在雕刻的基础上,按照绘画的方法用颜料调色,然后根据雕刻的图形纹络上色,不仅运用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而且还运用雕刻、镂空等技艺让其产生出丰富的层次感和饱满的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获得一种视觉冲击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昆明地区葫芦雕绘主要流传在西山区,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立意新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糖画

        糖画,又称“糖影儿”“糖饼儿”“转糖”。是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在艺人的手下跃然而出。这一民间技艺虽属小技,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糖画大约形成于明代,距今约有500余年历史。

竹编(腾冲)

        腾冲竹编历史悠久,自明代一直流传至今。主要集中在腾越镇小西、北海一带。“竹编”的工艺很复杂,光破蔑就要好几道工序,加上编制、收口、拉蔑等,更是需要不少功夫。如今的“竹编”产品,生动的艺术创意为“竹编”手艺增加了人文色彩,丰富了它的功能性。蔑制挎包、蔑制水壶、蔑制创意灯、蔑制杯具等各种大大小小的蔑制品以时尚、适用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不由得耳目一新。

        除了上面介绍到的非遗项目,现场还能看到骨角工艺(楚雄骨角工艺)、瓦猫(昆明瓦猫)、酱油酿造技艺(云龙酱油)、普洱茶制作技艺(水之灵古茶制作技艺)等共59项非遗技艺,让你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转载自玉溪文旅政务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