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作为承担全省非遗保护工作重要职责的事业单位,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的里程碑意义。要在深入学习领会基础上,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非遗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方向正确;要坚持自信自立,强化非遗保护的使命担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促进非遗融入人民美好生活;要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化解非遗保护领域风险;要坚持胸怀天下,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切实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把省非遗保护中心建设成为全省非遗保护的智慧库和实践基地。
一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非遗保护的使命担当
在五千多年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好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云南非遗资源丰富、体量大、种类多、门类全,截至2023年底统计,全省共有“格萨(斯)尔”“傣族剪纸”“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3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国务院公布云南省127项(涉及14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政府公布全省68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州市政府公布3015项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县(区、市)政府公布7766项县(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多样性”成为云南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这些具有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更是云南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化兴滇”行动的重要资源基础。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期间,体验到云南省多个非遗项目:在腾冲司莫拉佤族村,总书记手敲木鼓祝愿国泰民安;在春节年货市场,亲切询问火腿的市场价格情况;与手持“孙悟空”面塑玩偶的小朋友回忆童年……其中涉及的佤族木鼓舞、火腿制作技艺、面塑等均是云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如电影电视、歌舞等,要给予更多尊重,创造更好条件,推动其健康发展。
云南非遗保护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扎扎实实、久久为功做好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充分发挥非遗在赓续传承中华文明和中华文脉、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二 坚持人民至上,增强非遗保护的能力锤炼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定义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中“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基本界定,决定了非遗在保护、传承、发展过程中,传承人是最核心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非遗项目时历来对非遗传承人十分关心。2017年在江苏徐州马庄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80岁非遗传承人王秀英的香包工作室内,花30元购买了手工制作的徐州香包,还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2019年在内蒙古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与传承人亲切交谈,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融交往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我们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非遗保护,关键在人。目前,文化和旅游部认定5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云南省有12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6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21名,正在公示近500名第7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州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3568名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县(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认定12564名县(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身负各式绝技,在城市、在乡村、在社区、在校园,心无旁骛、坚守匠心、保护传承,是非遗保护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传承人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制定政策、组织活动时多从传承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实实在在为广大的非遗传承人做事实、做好事,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三 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好非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如何理解“守正创新”?首先,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薪火相传的民族智慧和精神标识,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这就是“守正”;“创新”就是要勇于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开辟工作新路径、新方法,不僵化、不保守、不停滞。非遗保护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就是在讲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作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切实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弃其糟粕,弘扬其文化精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那些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认为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也只能这么做。这是没有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指示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要坚决摒弃。另一种是只重发展,不重保护。提到有市场潜力、有利用价值的非遗项目就一拥而上,过度利用,甚至歪曲贬损。对一些濒于灭绝的项目漠视、不关心,不采取抢救性措施,不促进合理利用,这是没有真正领悟非遗保护的工作方针,没有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错误倾向。
“保护”与“利用”是非遗工作的一对基本关系,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保护的成果转化,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文化和旅游部提出新时期非遗保护坚持“系统性保护”的理念,就是要求,一方面要落实保护为主的原则,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守住根本,护住本体,全面加强保护管理,坚持因项目施策,因地因时制宜,实施分类保护;另一方面要求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需要,对非遗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进行挖掘、阐释、利用,用时代精神激发非遗活力,同时,让非遗蕴涵的丰富文化元素成为文艺创作、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要来源,积极帮助传承人搭建平台,提高经济收入,从而更好推动传承。
四 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化解非遗保护领域风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门类众多,民族参与广泛,大众实践丰富,在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话语权、领导权。从政治安全的高度抓好非遗保护工作,涉及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方面的问题,绝不能有丝毫放松。
云南省印发了《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其第二章“认定”中有关推荐申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应当符合的条件有五项:一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力,并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二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三是根植于云南文化土壤,体现文化多样性,与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相融合。四是在一定群体或地域内世代相传,具有较长的传承历史、清晰的传承脉络和较广泛的影响力,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五是已列入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前三个条件都与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联,在源头上把好了意识形态关。
在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传播的过程中,要摒弃糟粕,弘扬优秀文化,更要提高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的突发事件或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做到眼睛亮、动手早、行动快,消除各种隐患。同时,大兴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指出,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我们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各地区、各民族、各项目一线、各基层单位,大搞调查研究。
云南非遗保护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相较于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对非遗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项目保护名录体系不够健全、名称不够规范,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思想还有僵化保守的问题;非遗宣传展示缺少新理念、高规格、集合式的载体平台等。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我们要不断正视问题、直面问题,深入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确主攻方向,带动全局工作,推动非遗事业全面健康高质量发展。
五 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新时期,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系统性保护”的工作理念。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了继续构建“1+3+N”工作格局的要求。强调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建章立制、制定规划、设立机构、提供经费、组织协调、表彰奖励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注重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优势,逐步建立健全“1+3+N”工作格局。其中“1”代表发挥主导作用的政府,“3”代表发挥协同推进作用的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馆、非遗协会,“N”代表广泛参与的社会力量。
云南省如何坚持系统性保护观念,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呢?“十四五”时期,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工程、非遗保护振兴工程、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工程、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非遗理论研究工程、非遗人才培养工程、非遗传承传播工程、非遗融合发展工程、边境非遗保护工程“九大工程”的系统性保护工作布局。具体工作中,省非遗保护中心要更好发挥协同推进作用,围绕把省非遗保护中心建设成为全省非遗保护工作的智慧库和实践基地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一)“智慧库”如何建
1.抓好能力建设。自2016年开始,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州市县基层保护工作者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分组深入非遗田野实地、与传承人“同吃同住同劳动”、集中分享调查成果,推出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云南非遗田野调查培训”成功范式。先后举办9期培训班,推出80多个非遗项目、形成60多万字调查报告、精选6000多张图片、拍摄约6000G视频素材、剪辑95部短片,实现了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者培训全覆盖。非遗业务骨干田野调查培训已初步形成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品牌。今后要在精准遴选项目、提升培训质量、扩大宣传效果、提升影响力上下功夫,不断固化和提升全省非遗业务骨干田野调查培训的品牌质量。同时,以田野调查培训班为龙头,带动新闻宣传通讯员培训班、非遗项目培训班、传承人培训班等,形成培训矩阵效应,不断提升非遗保护队伍能力建设。
2.夯实保护基石。一是摸清非遗资源底数。开展全省非遗数据资源普查,重点开展非遗边境资源调查,形成调查成果。二是配合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项调研座谈工作,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启动云南省非遗保护条例修订调研。三是完善业务规范。细化项目传承人档案管理、实物捐赠、工作指南等业务规范。四是加强全省非遗资源调研指导。遴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做好推荐申报准备;争取遴选项目与周边国家推进联合“申遗”;指导迪庆州、德宏州相关项目保护单位完成“格萨(斯)尔”“傣族剪纸”两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履约报告撰写;指导全省各地不断健全四级名录体系。
3.加强学术研究。一是强化横向、纵向的学术联动。与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航天大学、云南大学等学术机构加强合作,争取一批课题立项,推出一批学术成果。二是强化云南特色非遗研究。立足办好自身学术书籍《云南非遗研究》的同时,加强与相关学术期刊合作,为广大非遗从业者搭建更多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云南非遗研究》要结合“云南故事大家讲”活动,推出具有趣味性、故事性的栏目或者副刊,通过讲述记录趣事、传承人轶事、工作心得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推出受众接受度高的文稿,探索《云南非遗研究》市场化运营的方式。三是尽快建立起省非遗保护中心覆盖全国、全省的非遗专家库,加强非遗咨询服务。
(二)实践基地如何做1.提升原有品牌创新性发展,推动新创品牌创造性转化。一是提升原有品牌。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已成功举办13届,共积累优秀节目841个,涌现出拉祜族“摆出一个春天”、彝族“海菜腔”、傣族葫芦丝吹奏“竹林深处”等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代表性作品,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汇演自2018年开始共举办3届,参演节目102个,培养壮大了传统戏剧曲艺人才队伍。第四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要与全省“大家”系列活动同频共振,既要办出非遗特点,又要体现群众参与的广泛性,还要创意精彩、传播广泛。二是新创品牌。近年来,我们首创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非遗展”“非遗公开课”、云南“非遗伴手礼”评选等传播品牌,拓展了“云南非遗巡展” “云南非遗集市”活动,积极探索“非遗+”动静结合宣传模式,加入了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成为理事单位,助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下一步,要在拓展品牌空间、提升品牌效应上下功夫。例如,“非遗伴手礼”可以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衔接融合起来,利用博物馆等固有文化空间的区位优势,策划非遗主题展,解决展陈空间、产品促销不足等问题;“非遗巡展”在厉行节约的形势下,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的方式;“非遗公开课”要加强对“网红”的引流、推流,在表现形式上寻求多样性、丰富性。
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节目《羽人竞舟》
云南省第三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花灯戏剧目《墙头记》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非遗展
云南非遗公开课
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参赛作品
云南省第十八届非遗巡展
云南非遗集市
2.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云南非遗传承发展。新时期,数字技术已融入非遗保护传承的全过程,重塑了保存模式、重构了传播场景,创新了产业形态。在保存模式上,云南省非遗中心累计开展92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完成18位70岁以上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完成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料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在传播场景方面,中心完成40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宣传片的拍摄制作,建设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等门户网站及新媒体平台,2018年以来累计发布稿件1209篇100余万字、10000余张图片、600余个视频;开展直播活动50余场,访问量达500余万人次;在产业形态上,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展云南虚拟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关键技术与平台研究。今后我们要在完善保存模式、拓展传播场景、构建产业形态等方面加强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云南非遗的传承发展。云南虚拟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关键技术与平台研究项目成果——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体验平台
3.聚焦重点文旅工作,促进非遗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从2021年开始,省非遗保护中心深度参与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云南民歌大家唱等重要文旅工作,强化了非遗的合理利用。下一阶段,在几项大的活动中要有所突破,促进非遗更好地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是配合文化和旅游部承办“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场活动,做好“中国传统制茶及其相关习俗”传播活动。二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经费缩减的情况下,要节约办、就近办,办出特色,形成永久性成果。三是“大家”系列活动。前期“云南民歌大家唱”启动仪式组织有序,精彩纷呈,得到各界好评,接下来还要加强对大理州、玉溪市等相关州市的工作对接指导,调动传承人积极性,参与各项活动。四是在对外交流活动中,我们“以茶为媒”组织传承人赴俄罗斯、白俄罗斯开展国际间交流互访,协调传承人参加赴缅甸国际交流中心的春节系列活动,取得巨大成功。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的力度,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非遗故事,向世界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云南民歌大家唱大理专场活动
(三)瓶颈如何突破目前,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发展面临两大难点:一是没有一个高水平、集中展示云南非遗保护成果的文化空间。二是基本办公条件难于满足实际需求,非遗项目、传承人档案库房严重不足,实物无展示空间,无维护资金。
面对制约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开展生产自救。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积极推进云南省非遗综合展示馆建设前期工作,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第三方以“与景区共建、街区式嵌入、新建”三种模式开展可行性研究。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也遇到了诸如“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局面,遇到诸如景区不配合、获取相关资料困难等问题。下一步,将从以下方面突破制约瓶颈:一是组织召开全国性专家咨询会,针对云南非遗馆如何建、建多大、主题是什么、如何陈列、如何分区、镇馆之宝是什么等问题开展专题咨询座谈。二是提请上级部门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调研座谈会,探讨具体合作模式。三是加快推进非遗综合展示馆可行性研究,报主管部门审议,积极申请立项。同时,通过与市博物馆等单位的合作,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做好非遗实物、非遗伴手礼展览展示,让非遗保护成果真正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非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宣传效果。
文章:转载自融媒时代微信公众号
图片: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