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细语传歌,声声不息——2024云南省非遗研学培训暨少数民族唱法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研修营举办

日期:2024-08-0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和弘扬云南优秀传统文化,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社会教育学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承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协办的云南省非遗研学培训暨“少数民族唱法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研修营”,于2024年7月22日至28日在保山市、大理州、怒江州和德宏州四地开展非遗研学培训。

        本次非遗研修营由非遗传承人及众多学者共同参与,多角度深入学习和理解民间知识体系,采取理论授课、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实地考察是以导师带队,分组(小班)教学,分为五条精品线路,在保山、大理、怒江、德宏等具有鲜明地理风貌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分组探究少数民族唱法中的魅力。

        7月23日上午,研修营开营仪式在保山市宾馆举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徐欣主持开营仪式。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萧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培训部主任邹萍,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刘桂腾等专家领导出席仪式。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以书面形式代表上海音乐学院致欢迎辞,并向云南省非遗中心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培训部主任邹萍受中心领导委托做动员讲话,并向参训学员介绍了云南丰富的传统民族音乐资源以及云南民歌的独特性,期望研修营能增强学员对云南少数民族歌曲及传统音乐的理解,进而促进挖掘整理工作,推动少数民族唱法的保护传承。随后由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介绍冷门绝学团队相关情况。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为学员开讲第一课,以《中国人的歌唱》为题,强调音乐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并梳理了中国歌唱历史与文化的丰富性。他倡导真实性和情感表达力作为连接历史的桥梁,同时指出当代声乐教学应避免单一科学唱法的局限,鼓励民族声乐实践者拓宽视野,探索多样唱法以丰富中国声乐。

        萧梅教授在第二讲《多元文化中的歌唱与表演》中,展示了不同少数民族歌唱方法的多样性和共性,并探讨了歌唱家在传统学习与创造性转化中的特点与问题。最后,她呼吁大家关注传统,为歌唱方法的调查、知识谱系研究及传统创造性转化贡献力量。

        中国新艺术音乐女歌唱家龚琳娜老师热情分享了深入民间学习各民族歌唱艺术的经历,通过侗族大歌、布依族《好花红》、维吾尔族歌曲《一杯美酒》等案例展示不同民族歌唱风格,探讨民歌与语言、文化、环境的关联,分享民歌创新与改编的见解,鼓励学员通过采风实践提升音乐能力,用音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刘桂腾教授在《田野音乐影像数据采集案例分析》中,强调了音乐田野调查中影像数据采集的重要性,指出高质量影像记录对研究创作的关键作用。他提倡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应引入影像作为研究手段,并详细讲解了摄影技术细节与数据管理建议。最后,他鼓励学员在实地考察中应用所学,以提升研究深度与广度。

        巴莫曲布嫫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口头传统研究》演讲中,回顾了《非遗公约》发展,对比了与其他公约的差异。她指出非遗是活态产物,涵盖五大领域且相互关联。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非遗项目在不同领域中所体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列举了非遗保护的过程性工作,包括确认、建档、研究、维护、保护、促进、弘扬、传承和振兴,强调了社区参与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保护措施应基于对非遗项目威胁和风险的评估。《公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实现了诸多范式转换,而这些都与“社区赋权”与“参与式发展”有密切关联,她呼吁学员们在田野调查中关注非遗的实践性和社区参与,以确保非遗的存续力和文化多样性。

        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海菜腔”州级传承人李怀秀分享了源自民间的歌唱学习与交流经验,强调口传心授和实践演示的重要性,而非单纯依赖乐谱。她以自身及弟弟李怀福为例,讲述了在音乐家田丰影响下,于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成长经历,并分享了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音乐的感悟与成就。

        理论是框架,实践是血肉。为期三天的理论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分五个小组开展田野调查及实地考察,在实践中深化对民间知识、少数民族声乐及数据采集分析的理解。此过程有益于学员们积累实践经验,促进知识转化,为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田野调查中,第一组成员分别对保山市隆阳区的德昂族古歌、彝族传统民歌、傣族传统民歌,施甸县木老元乡布朗族传统民歌以及大理州巍山县的彝族打歌,大理州巍山县马鞍山彝族大打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茶春梅等做了重点调查。第二组成员分别对兰坪县的白族拉玛人民歌、普米族古歌、傈僳族民歌,剑川白曲、剑川童谣,白族田埂调、彝族的“擦巴濡”“阿拉拉哈哈”等歌唱进行核心探索。第三组成员对大理白族大本曲,南涧彝族跳菜,弥渡民歌、花灯戏展开调研。第四组成员对泸水市福贡县的怒族民歌、傈僳族民歌、独龙族民歌进行深度剖析。第五组成员选取了阿昌族民歌,德昂族民歌、傣族民歌作为考察对象展开考察。

第一组

德昂族民歌传承人尹香芳

彝族民歌传承人黄飞

傣族民歌传承人怕国连

布朗族民歌传承人杨自菊、阿福有

彝族打歌传承人茶春梅

第二组

白族民歌传承人和有权、余光妹

普米族古歌传承人杨占平

剑川白曲传承人李兆元、施永妹

甸北田埂调传承人洪子盛、施焕娣

第三组

白族大本曲

彝族打歌传承人鲁国花、鲁丽华

弥渡民歌传承人李学英

第四组

怒族民歌传承人吴付才

傈僳族“期奔”演奏传承人迪妹夺、此怒哈、开前恒

独龙族民歌传承人陈永华、李金光

第五组

遮帕麻和遮咪麻传承人梁其美

民歌演唱

        7月26日至28日,三天的田野调查期间,学员们通过广泛查阅文献,深入了解目标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音乐及多民族唱法特色,明确调查目标并准备充分。他们采用访谈、观察、记录等多种方法,记录到非遗传承人、老艺人演唱方式及发声的基础性资料。研修营学员和老师们深入体验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真实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音乐魅力。在实地考察中,走进民族村落,亲身感受民族唱法的魅力,体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考察过程中,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学员们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学习。

        此次整合多方资源共同举办非遗传统音乐研培活动,对加强云南非遗研究的深度,持续产出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云南非遗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云南非遗传统音乐创新实践课题研究具有深刻意义,对推动非遗资源深度挖掘与传承,共同探索非遗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价值重构与创新发展路径具有深远影响。

撰稿:罗怀书    

图片:王轶凡 仪式音乐中心公众号 罗怀书

编辑:王   海

编审:黄   琛

审核:肖依群

终审:王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