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新闻动态

西双版纳州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生产性保护培训班

日期:2024-09-11

        9月4日,由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西双版纳州202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生产性保护培训班”,在景洪市博宫沙湾傣陶工作坊开班。共有来自全州三县(市)的36位“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民间艺人参加培训。                                                                                                                                 

合影.jpg

 培训班合影 

为培训班教师颁发聘书.jpg

为培训班指导教师颁发聘书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这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印文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大约已有7000年至5000年。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多次对傣族制陶进行专门调查,认为傣族传统制陶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是解开中国新石器时代烧陶之谜的钥匙,也是证明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活化石。2006年5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针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具有生产性质的非遗项目特点而提出来的一种保护方式,是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此次“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生产性保护培训班,旨在通过学习交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技艺特点、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经验,促进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使傣族慢轮制陶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活态保护和发展。

        培训自9月4日至9月8日,共持续5天,采取经验交流、实地考察、实践教学等形式开展。邀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玉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岩罕滇,以及西双版纳州开展“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生产性保护较具代表性的玉章凤、依温、岩温叫、三猛等传承人,为参训学员开展题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溯古论今》的经验交流分享。      

 ▏经验交流  ▏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今,傣陶产品已经成为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最佳伴手礼,为促进傣陶保护传承的可持续性,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培训班有针对性的选择了西双版纳陶缘陶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温柴烧傣陶工作室、玉勐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泰象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从事傣族慢轮制陶为主的企业、工作室,为参训学员开展现场教学。

 ▏实地考察  ▏

 

西双版纳陶缘陶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依温•柴烧傣陶”傣族慢轮制陶技艺非遗工坊

玉勐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习所

泰象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NeoImage_副本.jpg

        培训班还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聘请了4位“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新生代传承人为指导教师,结业时,要求每位学员至少完成2件傣陶作品。

 ▏实践教学  ▏

实践教学1.jpg

 1725865528966646.jpg

4cad83b6b783145e51e637abab24079.jpg

1725865548460035.jpg

 ▏学员作品点评  ▏

 作品点评1.jpg

作品点评2.jpg

  作品点评3.jpg

微信图片_20240909103203.jpg

 作品点评4.jpg 

  部分学员作品展示 拼图.png

 ▏颁发结业证  ▏

结业证颁发3.jpg

结业证颁发4.jpg

结业证颁发2.jpg

结业证颁发1.jpg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必定会促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慢轮制陶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文字:杨  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图片:李仔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胡江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

     杨  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