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由于传承人的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险。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
根据原文化部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文非遗函〔2015〕318号)要求及原云南省文化厅工作安排,2015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启动了云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该记录工作通过数字影像手段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把传承人的毕生绝学记录下来,留在当下,留给未来。通过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播活动,希望籍此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记录成果展播(八)格萨(斯)尔 | 和明远
格萨(斯)尔
藏族史诗。《格萨(斯)尔》亦称《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国外主要流传于蒙古国,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以及卡尔梅克人居住的地区。在云南主要流传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及丽江等藏族、普米族和部分纳西族、傈僳族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斯)尔》约产生于公元前后至公元5、6世纪,公元7世纪至9世纪,《格萨(斯)尔》的故事框架基本成型。公元10世纪之后,《格萨(斯)尔》进一步广泛流传并丰富发展。其流传方式有口头传唱和手抄本两种,口头传唱的内容是韵文,手抄本内容则是散文。现存最早的抄本成书于公元14世纪,1716年的北京木刻版《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是其最早的印刷本。全书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全诗内容丰富,结构宏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
《格萨(斯)尔》的演述者类型多样,仅以藏族歌手而论,按照说唱技艺的习得和传承方式不同,主要分为神授艺人、闻知艺人、掘藏艺人、吟诵艺人、圆光艺人等几种类型。这些艺人大多生活在祖传艺人家庭或《格萨(斯)尔》广泛流传地区,有较特殊的生活经历。他们记忆超群,有很强的口头创造能力,通常能以不同的风格说唱至少一二十部,自古暨今。
《格萨(斯)尔》以其独特的串珠式结构,融汇了众多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是地方性知识的汇总,在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等方面都有全面记载,也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藏、蒙等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职业化的艺人群体日渐式微,一批老艺人相继辞世,传承面临困境。
传承人介绍
海报设计:杨建荣
和明远,1944年生,男,藏族,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塔城村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
和明远11岁到东竹林寺当喇嘛,拜同顿活佛和格汝农都活佛为师,学习《格萨(斯)尔》说唱。经过多年努力,他掌握了《格萨(斯)尔》的表演唱腔、唱词、说唱形式和基本内容,使这一古老的说唱史诗得以在云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尊敬。他重视传承,已把《格萨(斯)尔》说唱传授给女儿和继英、女婿阿星。1984年,和明远赴西藏参加全国民间艺人演唱会,受到表彰。1986年在全国《格萨(斯)尔》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因发掘抢救《格萨(斯)尔》成绩突出,和明远受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表彰。
文图&视频: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编辑:王 海(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