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由于传承人的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少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险。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
根据原文化部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文非遗函〔2015〕318号)要求及原云南省文化厅工作安排,2015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启动了云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该记录工作通过数字影像手段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把传承人的毕生绝学记录下来,留在当下,留给未来。通过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播活动,希望籍此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记录成果展播(十四)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陆孝宗
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群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属群体性舞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以广南县壮族、彝族,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文山壮族、彝族认为敲铜鼓起舞,可以向神灵和祖先传递人们的意愿,为村寨驱邪祈福。铜鼓一头有面、中空无底、呈平面曲腰状。广南县出土的铜鼓中,年代最早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沙果鼓,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跳铜鼓舞时,人群围成圆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起舞。舞蹈动作古朴,反映农耕生产生活,如栽秧、打谷、撒种、采摘、收割、洗线等。文山壮族铜鼓舞的独特之处是一人敲铜鼓,另一人以木盒辅助形成共鸣滑音。敲鼓者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边敲鼓,边舞蹈,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文山彝族称铜鼓舞为“妻丽”,一人用公、母两面铜鼓可演奏十二种音调组合,简称十二调,公鼓体积较小,音调高亢,母鼓体积较大,音调低沉。公鼓代表太阳,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调代表一年十二个月。舞蹈动作以胸、腰及胯部的大幅度扭摆为基础,基本步伐是一步一并脚,向前进或横走,膝部随扭摆而屈伸。舞蹈时伴随歌唱,跳到高潮时欢呼,情绪激越。
广南县那洒镇马贵村壮族铜鼓舞完整保留了十二套舞蹈动作,反映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不同的生产内容。麻栗坡、富宁县几个村寨中的铜鼓舞,则用于祈雨求丰收和丧葬等民俗活动。
传承人介绍
海报设计:杨建荣
陆孝宗,1949年生,男,彝族,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新寨乡城寨村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代表性传承人。
陆孝宗年轻时拜本村陆任荣为师,学习民族乐器和舞蹈。1984年,他组建城寨文艺队并担任队长。在民间节庆活动中,他十分注重向掌握民族歌舞的老艺人学习,熟练掌握20余种彝族白倮人传统舞蹈,尤其擅长铜鼓舞,能够演唱彝族史诗及各类民间歌谣,吹奏二胡、笛子等乐器。他是麻栗坡县影响力较大的民间艺人,广泛传播、传授彝族传统文化,多次带领当地群众参加省、州、县各级民族民间艺术演出比赛。1992年,陆孝宗率队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民族民间艺术表演金奖。
文图&视频: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编辑:王 海(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