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专题报道

云南省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综述

日期:2022-06-27

        6月11日上午,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云南省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在云南美术馆拉开帷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良来到活动现场调研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向传承人详细了解非遗项目申报、保护、传承、传播、展销及助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情况。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澄致辞,二级巡视员张碧伟宣布活动启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永才作为传承人代表发言。来自全省各州市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学者、非遗保护工作者、演职人员、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近千人参加启动仪式。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良调研非遗保护传承情况

       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活动紧紧围绕“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主题精心策划筹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广泛。

民族民间歌舞乐、传统戏剧曲艺展演深受群众喜爱

        2天4场民族民间歌舞乐和传统戏剧曲艺展演深受群众喜爱。来自全省各州市的170余名非遗传承人带来了各民族代表性歌舞,如傣族马鹿舞、彝族海菜腔、彝族酒鼓舞、傈僳族阿尺木刮、普米族民歌、剑川白曲、纳西族热美蹉、布朗族弹唱、拉祜族民歌、怒族达比亚舞等。龙狮舞高、险、奇、绝,马鹿舞巧、美、萌、趣,一曲《泼水欢歌》再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喜庆昂扬场面,引来在场无数观众同歌共舞。

图片

傣族马鹿舞

图片

彝族海菜腔

图片

彝族酒鼓舞

图片

傈僳族阿尺木刮

图片

纳西族热美蹉

图片

布朗族弹唱

拉祜族民歌

图片

泼水欢歌

        云南省滇剧院、云南省花灯剧院、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了精彩的滇剧《女盗令》《荷花配》、花灯戏《十大姐》《开财门》等经典传统剧目参加展演,吸引了一众戏迷前来观摩,大呼“过瘾”。

图片

滇剧《女盗令》

图片

滇剧《荷花配》

图片

花灯戏《十大姐》

图片

花灯戏《开财门》

“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掀起乐享非遗热潮

        5月24日-25日,“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培训班在昆明火热开班,来自电商平台业务和摄影摄像领域的4位专家与全省16个州市的100余名非遗传承人、网店负责人,非遗工坊、非遗“老字号”相关工作人员和非遗保护工作者齐聚一堂,针对“非遗购物节”相关政策、非遗网店建设、非遗直播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了为期2天的学习与交流。

图片

培训班现场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磨刀之功,立竿见影。一批尚未开设网络店铺和直播活动的传承人开始积极探索尝试,已经在电商领域开疆拓土的传承人,借此机会升级技能,更进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110家传承人企业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淘宝(天猫)、微信、京东、抖音、拼多多、快手等10多个电商平台线上购物节活动。6月10日至23日,会同阿里巴巴开展淘宝手艺人“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专场推介活动,精选优质非遗店铺集中推介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传统文化,购非遗好物。

图片

图片

        6月11日至13日,由37个非遗项目、非遗工坊、非遗“老字号”组成的线下购物“市集”在云南美术馆热闹开市。孩子们手里举着面人儿,提着竹编玩具,或在艳丽鲜活的腾冲皮影前驻足,或循着香味找到刚出烤炉的水酥饼。紧邻着建水西门烧豆腐、斯贝佳豆末糖、月中桂绿豆糕,一路小嘴巴吃个不停,小肚子撑得饱饱。无量山火腿、巧家小碗红糖、易门豆豉、青稞酒等项目展位接连补货,又接连销售一空。

        喜爱喝茶的人们在普洱贡茶、德昂族酸茶的展位前流连,细细品茶的同时,听传承人耐心讲解一片茶叶的“前世今生”。好茶到手,个旧锡器、鹤庆银器、建水紫陶、临翔碗窑土陶、剑川黑陶、易门浦贝陶、保山金鸡土陶等项目均有材质不同、款式多样的精美茶具可供挑选。



        白族扎染、佤族织锦、彝族刺绣、傣族服饰是草木幻化、针线纠缠的神奇魔法,风格各异,悦目赏心。珍贵的斑铜、典雅的藏香、悠扬的葫芦丝、温润的苴却砚无一不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巧思,渗透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无穷魅力。怒江泸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负责人三百妞,带着村民们手工制作的麻纺织品、服饰配件和文创产品前来参展,充分展示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成果。


        历史悠久的昆中药、腾冲中成药制作技艺为云南人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数百年,如今依旧是百姓日常最为信赖的“老字号”。郑氏黄帝九针是中医针灸技艺的集中展现,在文山郑氏家族已传承八代之久。活动现场,前来体验中医问诊、识药辨药、手工制作中药丸剂、针灸诊疗的群众络绎不绝,传统医药所蕴含的深邃哲思与显著疗效令人赞叹折服。


郑氏黄帝九针

        3天时间里,37个项目累计销售额逾44万元。现场累计发放非遗法律法规千余册,更有文物鉴定专家现场鉴宝点评,普及文史知识。非遗宣传展示与购物节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身与心的双重滋养,人们在品美食、购美物的同时涨了知识,悦了生活,浓了乡愁。非遗传承人也由此得了收益,增了自信,添了动力。

非遗影像展示活动绽放非遗独特迷人光彩

        云南于今年4月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大赛,广泛征集反映云南非遗相关的摄影和短视频作品,旨在展示非遗价值与魅力,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部分优秀作品在云南美术馆展出。其中,静态展示摄影作品108幅,舞台屏幕动态循环展示了部分短视频作品。同时展播了11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成果短片和6部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优秀节目短片。




非遗影像大赛

        6月11日、12日,分别在璞玉书店、云南美术馆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实摄影分享交流沙龙。2场沙龙座无虚席,白族扎染技艺、剪纸、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摄影爱好者、非遗保护工作者与观众、读者围坐畅谈,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链接所绽放的独特光彩。




非遗纪实摄影分享交流沙龙

首届“云南非遗伴手礼”评选体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首届“云南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以“忆美云南·非遗伴礼”为主题,坚持源于非遗、匠心独运,连接生活、贴近消费,传承历史、绽放光彩的宗旨,融合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在全省范围内征集评选一批独具云南地方特色的“非遗伴手礼”。征集工作自今年5月下旬开始,到6月11日,共有260个非遗项目380余件“伴手礼”参选。

云南非遗伴手礼

        参选作品在云南省文化馆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展示将持续至7月底,期间将组织专家评选工作,评选结果公布后,将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展示推广活动,进一步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同云南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网络直播与非遗公开课影响深远广泛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组织5场网络直播,其中包括2场民族民间歌舞乐和传统戏剧曲艺展演及3场非遗公开课。


云南非遗公开课

        6月11日至13日每晚19:30-21:30,邀请云南围棋子(永子)制作技艺、腾冲皮影戏、腾冲中成药制作技艺;剑川黑陶制作技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剪纸;藏香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傈僳族阿尺木刮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专家访谈、传承人讲解展示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进寓教于乐的非遗课堂。

各州市分会场活动异彩纷呈

        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州市也根据自身实际和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热情参与的线上线下展示、展览、展销、展播“四展”活动,在全省掀起乐享非遗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云南16个州市非遗项目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线上展销总收入约为360万元,线下展销总收入约为442万元,合计销售总额超800万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赵国良厅长所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系列活动,更应持续发生在每一天。云南非遗资源丰富,在全国名列前茅。非遗事关千家万户的生计生活,非遗保护工作也是民生工程。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任重而道远。接下来,要努力为传承人解决困难和问题,变“造血”为“输血”,要从“三个一”入手,创办一个有影响力的非遗会展牌,建设一座省级非遗综合展示馆,规划一条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街区,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旅游新业态的融合发展,让云南非遗有更广阔的宣传展示平台,也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

撰文: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李艾玲

图片: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马秀娟 阮坤瑾

编辑: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王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