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庆
水彩画《小满》(作者:李大嘴)
节气概说
每年5月20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时,是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节气的开始,今年的小满时间是2017年5月21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廿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的含义即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小满三候是: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此时苦菜繁茂,那些枝条细软的喜阴植物在强烈日照下枯萎,百谷进入成熟期。
小麦籽粒逐渐饱满(来源:网络)
农事农谚
从小满节气到芒种节气,全国各地相继入夏,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枝繁叶茂,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夏收作物已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农事进入了夏收、夏种、夏管这一“三夏”大忙时期。“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是有关这一时节长江中下游降雨情况的谚语;“小满大满江河满”则反映了华南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黄河中下游等地则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的说法,这是指此时的小麦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因此,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另一番寓意,“满”不仅指农作物的饱满度,也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与农事密切相关。
桑葚 (摄影:李楠)
小满节气,还有不少农谚与蔬果种植、养蚕采蜜有关,如: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好蚕不吃小满叶。
小满见新茧。
晴暖无风天,寻找粉蜜源。
四月、五月花源广,放蜂酿蜜好时光。
年画作品《蚕花茂盛》(来源:网络)
节气习俗
祭车神
江南地区有农谚:“小满动三车”,它是对江南小满农事的形象总结。“三车”指的是油车、丝车、水车,是说这一时节人们忙着榨油、缫丝、灌溉,男耕女织。“祭三神”指的是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相传,“车神”为白龙。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祈愿水源涌旺的意思,反映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抢水仪式
水车在小满时启动,农户以自然村或圩区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这一习俗流行于浙江海宁一带。小满前,在一条划定的河港上排上十几乃至数十部水车,农户之间不分男女搭好伴、结好对。小满一到,执事者以鼓锣为号一声令下,人们纷纷上车,众水车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踏得人欢水腾,场面颇为壮观。这种仪式,既是一种体力和耐力的比试,也是一种车水灌溉的演习,带有祝愿祈福之意。
祭蚕
纺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植桑养蚕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南方农村,尤其是江浙一带,养蚕是传统副业。蚕是娇养的生物,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热、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长。由于蚕的难养,古时人们把蚕视作“天物”。相传,小满是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的人们为了祈求养蚕有个好收成,会在小满节气期间举行“祈蚕节”。
山苦荬 (摄影:李楠)
食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小满虽然寓意丰收的到来,但在过去,其时节恰是青黄不接之时,因此很多百姓不得不用苦菜充饥,吃苦菜也就成了小满节气的独特食俗。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清凉嫩香,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医学上多用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甘肃一带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配上醋、辣、盐、蒜调味,使人食欲大增。也有人喜欢将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来做汤、馅,或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节气养生
小满节气的养生,主要是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照“治未病”的养生观,重点是防治。对于风疹类的皮肤病人,宜以清淡素食为主,包括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绿豆、冬瓜、丝瓜、鲫鱼、鸭肉等。此类病人不宜食用膏粱厚味或性属温热助火的食物,包括传统中医所指的“发物”,如生的葱姜蒜、辣椒、茴香、桂皮、韭菜,海鱼、虾蟹等海鲜,以及牛羊等肉类。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也最多,可以适当补充营养。从饮食调养上说,适宜食用具有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的汤品,比如:绿豆芽蛤蜊汤、荠菜生姜鱼头汤、胡椒粒老鸡猪肚汤等。
转载自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