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载体-民俗节庆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⑦ 纳西族白沙细乐、洞经音乐

来源:丽江非遗 日期:2021-02-11

玉龙白雪映古城,

琴瑟和鸣话新春。

非遗舞乐歌盛世,

龙潭歌会展新颜。

      古城区是丽江市的市辖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丽江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以及被中外学者称赞的纳西古乐,有黑龙潭、束河古镇、观音峡等著名旅游景点。

      黑龙潭位于古城区象山脚下,每逢春节,民间会自发组织“黑龙潭歌会”,举行以纳西族白沙细乐和洞经音乐为主要内容的纳西古乐演奏会和纳西民歌对唱等活动,场面隆重热烈。

一、纳西族白沙细乐

      宋末元初时期,白沙细乐已流传于丽江纳西族聚居区,有八个乐章留存至今,主要流传于古城区束河街道黄山社区和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长水村,是一部大型古典音乐套曲。

      在器乐演奏中,乐队至少由8人组成,演奏人员上身穿羊皮褂,下身扎麻布或毡带绑腿等纳西族传统服饰,按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的次序竖列排列。

      乐器主要有横笛(主奏乐器)、直笛、波伯(芦管)、曲项琵琶、筝、速古笃(胡拨)、二簧(小二胡)、胡琴(中胡)等,八度和声运用频繁。

      纳西族白沙细乐组曲主题鲜明,立意突出,音乐结构工整严谨、乐曲浑然天成;乐章层次分明,形式变化丰富,按内容需要层层递进表现音乐主题,体现“主题活用”的作曲法原则。每一个乐章包含相应的叙事主题和历史传说故事,充满浓郁的纳西族民间传统音乐风韵,纳西族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情感融入其中,呈现出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哀怨低回或激越高亢的陈述式音乐风格,使聆听者入情入境、思绪飞扬、荡气回肠,烘托出追思怀远、向往和平、追求幸福的美好主题。

      2011年5月,纳西族白沙细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是明清时期从内地传入丽江融儒、释、道的宗教性科仪音乐,因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而简称“洞经”。

      古城区洞经音乐可分为经腔、曲牌两大类。经腔是演唱经典诗词体韵文的宗教曲目,主要特点是风韵庄严肃穆、恭敬虔诚;曲牌分为细乐曲牌(诵唱经典前后间隙穿插演奏的器乐曲,一种风韵轻柔飘逸的雅集型儒家细乐)、打击乐曲牌和杂曲(有丧事时演奏的《小白梅》,闲暇时演奏的《步步娇》《南极宫》《善知识》等,通常不在正式谈经科仪中演奏)等。

      在演奏过程中使用了纳西族独有的乐器“速古笃”“波伯”和唐朝形制的“曲项琵琶”,频繁使用胡琴运弓方法和民族打击乐器,呈现出独特的丽江纳西风韵;融汇了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等多种音乐元素,在长期的演变中,受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呈现出“纳西特色”的艺术风格,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音乐深度融合的实例。

      2013年11月,古城区洞经音乐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三、正月初六“云上”相约

      春节期间,丽江市古城区将通过“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展示纳西族白沙细乐、洞经音乐等非遗项目。正月初六,让我们相约“云上”,欣赏丽江美景,感受丽江浓郁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非遗舞乐歌盛世”“琴瑟和鸣话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