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石家庄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民间艺术精品荟萃大观展演开幕式上公布,6个种类34项民间绝活位列其中。同时,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在开幕式上公布。
34个项目入选“非遗”名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4月初,石家庄市文化局下发关于申报石家庄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通知。石家庄各各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向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申请报告。日前经市政府研究批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6个种类34个项目为石家庄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处于濒危状态等特点。比如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特有的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是在河南坠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其发展史是一部草根艺人的奋斗史,是为农民所掌握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但现在由于缺少传承人,该戏种发展面临很大困难。
石市文化部门将对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进行保护规划,给予相应的扶持,还将对入选项目的代表性传人提供资助,鼓励、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等等。
2006年,石市文化部门曾公布了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5个项目。
民间绝活面临传承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然是世代相承的就离不开人,专家指出,“非遗”依托人而存在,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第一要素。
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等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的传承面临断代,保护传承人刻不容缓。比如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项目叫赞皇铁龙灯,它的来头可不小,是目前全国铁龙灯中仅剩的一家。目前赞皇镇也只有一个表演队,一些颇有造诣的舞龙队员有的去世,有的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新的传承人。
有关人士介绍,像赞皇铁龙灯这样面临传承困境的民间绝活不在少数,永清秸秆扎刻技艺、黄骅鼓等都因传承人缺乏而处在濒危边缘。
石市建立传承人制度
传承人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家及各级文化系统的关注。目前各级文化部门已经把保护传承人的工作放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位。
昨日,石市文化局正式公布了石家庄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25个项目35个人名列光荣榜。按照石市政府要求,财政部门将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其举办活动,鼓励他们培养下一代传承人。
另外,昨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6名。涉及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134个项目。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今后,文化部将继续分类、分批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
一、民间音乐(4项)
无极吹歌 、行唐太平锣、矿区抹牌、韩通战鼓
二、民间舞蹈(7项)
赵州扇鼓、南寺庄背灯挎鼓、庄旺拉花、正定竹马、
白马岗跑竹马、武凡同高跷马、东正花杠
三、传统戏剧(4项)
北周卦乱弹、深泽坠子戏、元氏乐乐腔、庄子头丝弦
四、杂技与竞技(2项)
正定高照(中幡)、鹿泉斗火龙
五、传统手工技艺(7项)
金凤扒鸡、正定宋记八大碗、真定府马家卤鸡、藁城宫灯、西仰陵手工造纸、矿区高粱秸秆工艺、矿区根雕艺术
六、民俗(10项)
西宫大蜡会、封龙山庙会、赞皇腊八船、青横庄杠会、赵庄岭皇纲、井陉孤山感恩文化、长岗龙母文化、北秀林马火会、南张井老虎火、桃林坪花脸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