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野-保护经验

做文化遗产知音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2-08-05

绪 言

    在2012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云南省图书馆和各位相聚,一起探讨“做文化遗产知音”的话题,是一件充满使命感又倍感愉悦的事。因为在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时刻为一个有积极、紧迫现实意义的话题走到一起,这本身就是“知音”汇聚的体现。中华文化属于每一位中国人;做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知音”对每一个中国人说来,是义务使然,责任所在,分内中事。故尔今天谈论的话题应属我们生活中谁也不能不思考的“主体话题”范畴。
    在文化中徜徉,做文化艺术遗产知音,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荣耀和舒心的了……

    讲座题目:做文化遗产知音
    包含两个关键词:文化遗产;知音。
    一、“文化遗产”。指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包括1.语言类:语言文字,民间音乐、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故事、神话、传说、诗歌);2.动作类:民间舞蹈、体育、杂技;3.技艺类:民间科技、手工技艺、生产生活技能;4.图形类:民间美术;5.综合类:民俗、民间知识、与上述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惯用语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或“民族民间文化”——这也是政府文书和法律文件的法定用语。如今,为规范提法并同国际接轨,“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法律法规正式用语。
    二、“知音”。常言道:“人逢知己,鸟遇知音”;“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知音”是什么?“知音”对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事业有何重要意义?下面我们来作探讨。
分五个问题来讲——
    一、“知音”的意义
    二、“知音”种类
    三、“知音”的巨大作用
    四、“知音”无处不在
    五、愿人人都是“知音”

一、“知音”的意义

    “知音”在2000多年前是人们用来对音乐和文化艺术修养水准高低作评价的一个形象用语。
    《礼记•乐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吕氏春秋•长见》:“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也。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调”,音律,乐艺规范。师旷,春秋著名盲人乐师)。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碎琴”故事:先秦时期,著名琴师伯牙琴技绝妙,意在高山、流水,听者很多,而最会品赏他弹奏意境的仅钟子期一人。钟子期死后,伯牙异常绝望,想到知音逝去,再找不到能听懂他弹琴的人,便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由此后人把他们称为知己——知音。认为知音能影响音乐存亡,对文艺兴衰产生非同一般的作用。
    对“知音”的解释,古代原本的含义较多指精通音律亦即懂音乐的行家而言。“知音”亦作“知乐”。后来,含义扩展,被广泛用于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能知对方心声,能相互了解、理解、信任的互为知音的程度;同时用来形容人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熟悉、热爱、有深厚感情的关系和状态。知音即知己,二者意义相通,相同。

 先秦编钟和歌舞伎乐俑(山西)

 白族口弦弹奏(丽江九河)

    “文化遗产知音”泛指热爱、珍惜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他们不分民族地域,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文化高低,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位等级,不论从事何业,不论贡献大小,共同点是对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为绚斓多姿琳琅满目的中华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感到骄傲、自豪。




二、“知音”种类

    在通常情况下,“知音”或是文化艺术创造者、传承者、发展者,或是受业者、参与者、跟随者,或是倡导者、组织管理者,或是敬仰者、守护者,或是兼有多重身份者。
    许多“知音”有名有姓,知者较多;而成千上万“知音”是“无名氏”,他们在山水间,人群中,在视线内,或记忆里,景仰中,很多时候像在云里雾里梦里似的,人们不一定知道他是谁谁谁,却能处处感觉得到他的存在——他们令人信服的难被否定、抹掉的力量。 
    从古今实际来看,文化遗产“知音”大致可归纳为大众知音、业者知音、高层知音、官员知音、机构知音、贤者知音、外邦知音七类。 
    1.大众知音 
    普通群众中热爱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参加地方传统节日、歌舞、口头传讲、娱兴、体育等风俗活动,或喜爱、掌握某种民族语言文字、民间传统知识技艺,不做损毁文化遗产的事,自然地成为当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传承、保护的参与者——他们即生活在文化遗产“根部”“土层”的“大众知音”。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八十年代,陇川)

白族绕三灵(大理金圭寺)

彝族棺旁送丧舞“确比”(曲靖老姆格)

 2.业者知音 
    热爱并熟悉、掌握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知识技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知识,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职业民间艺人等(其中包括大量专家、大师)。是“业者知音”。特点是职业和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⑴聂耳——中华乐圣,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先为单曲后为国歌让13亿中国人唱了70多年。《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名曲对弘扬中华民族音乐传统与云南民间音乐特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⑵尽心尽责的专业文艺工作者;                               
    ⑶不离乡土的民间艺人、民间文化传人;
    ⑷恪尽职守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舞蹈:青春旋律

著名傣族舞圣毛相和演员罗小琴共舞孔雀

为艺术教育倾心竭力辛劳付出的知音们

    3. 高层知音 
    对文化遗产工作有决策权,对工作前景起决定性作用的上层领导兼行家。即“高层知音”。
    4. 官员知音 
    承担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利用工作及与之相关工作的文化艺术单位、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和各地各级党政领导、工作人员中,爱岗敬业,切实履行职责,为该事业悉心付出的人。即“官员知音”。 
    5. 机构知音 
    与文化遗产工作有直接关系、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作为有贡献的非个人性质的国家机关、单位、机构、部门;学校;社会团体;传统民间组织、民俗群体、市井会社等。即“机构知音”

云南省文化厅办公楼

2012中国文化遗产日云南省博物馆盛况

    6. 贤者知音 
    为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珍贵民族文化遗产,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精神,做出义举、善举,取得令人钦佩的成绩——这类人士来自社会各方面。即“贤者知音”。                           
    7. 外邦知音 
    外国人,热爱中华文化,为保护、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真诚付出努力,取得突出成绩。这样的外国朋友,称得上“外邦知音”。



三、“知音”的巨大作用


    上述七类“知音”的作用可作如下概括:大众知音是土壤;业者知音是基础;高层知音是关键;官员知音是柱梁;政府机构知音是保障;贤者知音是吉雨;外邦知音是助力。
“知音”作用巨大,能直接影响文化遗产的命运。在历史上曾留下清晰的脚印。有许多生动例子值得回溯、留意、思考,诸如——

    (一)“高层知音”之例
    1.原始王者之作:沧源崖画“天上人间”图。想象中的“天上神灵”和“地上首领”(也可能即崖画作者),仿佛相互对语、歌唱,互为“知音”,为今日云南留下最早表现天地人文观念的艺术样式——高水平野外绘画遗产。
    2.铜鼓:产生于2600多年前,是南方青铜时代器物翘楚和延续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代表性青铜乐器兼民族传统文化标志。古代滇王为其发展完善,南诏、大理国王为其延续不绝,卓有贡献。 
    ⑴铜鼓之王滇王——地方首领与艺术家合于一身,将铜鼓为标志的滇国艺术推向巅峰;
    ⑵唐《南诏图传》宋《大理国画卷》铜鼓祭观音画面,国王、高官参加,铜鼓功能及祭祀习俗传统承前启后,一脉相续。
    ⑶当代,铜鼓文化艺术仍在流传,在若干民族地区依旧兴盛。典型者如:克木人铜鼓歌舞(勐腊);彝族铜鼓舞(富宁木树下寨、富宁老寨、麻栗坡城寨);壮族铜鼓舞(广南贵马);布依族铜鼓乐奏(罗平);彝族蜡染、刺绣描绘的铜鼓纹样(麻栗坡城寨)。

    3.韦皋:唐剑南西川节度使,乐律学家,熟悉西南民族艺术,助南诏王异牟寻向朝廷献乐,将南诏所派大型民族民间歌舞“夷中歌曲”加工为《南诏奉圣乐》,于贞元16年(800年)在长安皇宫麟德殿上演,唐德宗亲临观看,成为千古佳话,对云南民族艺术和唐朝宫廷艺术、社会文化艺术产生很大影响。 
    4.云南历史上若干著名碑刻获得有效保护流传至今,同有些上层官员的真诚付出分不开。如:爨龙颜碑(陆良)、爨宝子碑(曲靖)、大理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等即此。
    5.云南省人大——制定中国首部地方性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于2000年5月公布实施,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方向、路径、原则、方法自此有具体明确的法理、法律规范,使云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翻开崭新一页。

 6. 安平生: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云南省委书记。重视倡导保护发展民族文化艺术,说民族文化即民族精神,民族灵魂;博物馆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各民族识古知今凝聚人心的“民族文化祖庙”,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象征。他说,热爱民族文化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不爱不懂民族文化的人,一定做不好工作。


(二)“机构知音”之例
    1.政府、各级文化管理机构与活动。
    2.政府各部门、各类文化机构与相关活动。
    3.文化遗产日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
    4.省州市县各类专业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 
    5.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三)“官员知音”之例
    1.官员修寺,破庙免亡重辉——见云龙唐代古村诺邓村万寿宫(祝寿寺)明嘉靖提举李琼诗碑。碑文:“残垣废刹一僧无,陋殿空炉三像孤,蓑笠每将暑雨避,擎撑乱把危粱扶,捐金引募新禅境,绘来杂朱焕佛都,朝贺明时习拜舞,万年祝寿听山呼”。古时官员“知音”修寺,今人方能获享“遗产”之福。
    2. 纳西族土司木公与百姓歌舞同乐——见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木氏14祖木公(字恕乡)诗《饮春会》:“官家春会与民同/土酿鹅竿节节通/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明月中”。官民同场歌舞在纳西族住区较为常见。                             
    3. 喜爱民间音乐并亲近艺人的官员——清代沧源广允佛寺壁画“艺人官府醉卧图”对此有清晰表现。 

    4. 保护洞经音乐——“文革”期间,大理、巍山、丽江洞经音乐在“扫四旧”浪潮中没遭禁止,依然定期谈奏,原因是受到当地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暗中支持”,使其未曾断流。大理洞经会南雅音乐社被“暗中保护”的经历特别典型,倍受称道。
    5. 王以中——1956至1979年云南民族大学校长,著名民族问题专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于1958年问世,积聚大量少数民族珍贵文物,和他远见卓识、力排众议、锲而不舍支持分不开。     
    (四)“贤者知音”之例
    1. 云南第一碑——昭通东汉孟孝琚碑的发现与保护。在该碑左下方镶嵌着一块刻石,上刻当地文士谢崇基撰跋文,对光绪27年(1901)发现和保护该碑的贤者和过程作了录述。 
    2. 昭通东晋霍承嗣壁画墓发现与保护。20世纪五十年代得益于当地后海子中寨挖取泥土农民发现并及时报告,地方以谢饮涧为代表的一批贤者极力查勘、临摹、奔走反映和亲自参加现场守护,最终较快促成将其科学搬迁至昭通城内,得以完好存留至今。

(五)“外邦知音”之例
    周文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作曲巨擘,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主任,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和著名建筑大师贝律铭、油画大师赵无极并称为当代美国“华人艺术三杰”。1992——2001“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倡导者、实践者,为云南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宣传作出突出贡献。



四、“知音”无处不在

    “知音”珍惜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同时也因此拥有掌握、享受所爱文化艺术财富的条件和福运。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知音”无处不在;“知音”亦容易被忽略。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不一定会发觉并认识到无数“知音”像一条条宽深流淌的河流,能确保文化艺术“水源”不会枯竭。“知音”形成洪流,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和弘扬才有希望。因而可以说,“知音”作用非凡,能决定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命运。
这是一条客观存在的实实在在的真理。对此可以举出数不尽的例子,诸如:
    1.纳西族东巴古代舞谱,堪称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是在一代又一代东巴传承中极其不易地保存、流传下来的。舞谱原称“跳神经书”,先为丽江县图书馆东巴经籍文物管理员周耀华在该县南山搜集获得2种,后为丽江东巴杨万勋向国家捐献2种,东巴和耀先捐献1种。“跳神经书”在1980年被笔者发现、调查、研究、确认是古代舞谱,继而与东巴和云彩、纳西语文工作者和发源合作将其翻译、复原、解读、介绍出来,曾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数年艰辛努力过程。 

 2.香格里拉县上江乡迪姑村傈僳族勒巴舞,原已失传多年。1980年,在迪庆州计划举办全州首次民族民间文艺会演的春风吹拂下,息舞已久的老艺人何五九、彭金槐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将舞蹈回忆复原,悉心向该村年轻人传授,使该舞得以复活,顺利到州上参加会演,成为当时全州盛传的佳话。老艺人在关键时刻的这一壮举,不仅使一枚民艺奇珠逃过永远消亡的厄运,而且使该舞在新的条件下呈现繁花似锦的新姿,成为人们欢乐的依托和新时代的精神象征。

 3.丽江塔城纳西族跳勒巴传人李文先、李文义兄弟,从八十年代开始,想方设法组织年轻村民学习濒危传统舞蹈跳勒巴,组队辗转各村表演;九十年代在资金拮据的窘况中在丽江古城创立全家上阵的“勒巴宫”为旅游者演出,受挫停业后依然以各种灵活方式(如到东巴宫、玉水寨参演及进行零散式串村游演)活跃于城乡各地,终使跳勒巴重
生活力,走向兴旺。

 4.临沧市临翔区邦东深山密林中保存着一处传统土法造纸作坊,其内住着坚守古老造纸技艺的一家人,令人惊叹。看到这处就地取材利用满山野竹造纸的现场,会顿时把人带到古远年代造纸的景象,让人不能不产生心理共振,对这门手工技艺的坚持者和守护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5.耿马滚乃是云南边境一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小寨,这里“知音”成群,村民爱惜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觉性明显可察。村中有刚过世不久的民间文化艺术大师宾亚的弟子传人——古老傣绷文(三种傣文中的一种濒危文字)唯一掌握者苏米达、民间乐器技艺掌握者布莱软、文身师兼文艺多面手依板和众多舞手、歌手等,全寨男男女女保持古老文身风俗,身上刺着样式丰富又深藏文化意蕴和奇妙想象的美丽花纹。寨内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魅力,宛若一本知识闪烁的难得绿野人文“活书”,让人不能不由衷倾慕。
 6.深藏于崇山峻岭的布朗族偏远山寨双江班丙乡大南直,是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虽道路泥泞、坎坷、蜿蜒难行,所在地近乎“与世隔绝”,却传统文化丰裕,奇艺颇多,“知音”随处可见——蜂筒鼓舞传人俸继明、棉麻布和大树木棉布(古梭罗布)纺织能人叶扫、储藏并能解读傣文巴利文缅文佛经与占卜书的居家老僧徐老三、长于舞蹈并有多方面知识技艺的能人刘光华、众人敬重的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推动者布朗族退休教师朱老师等,以及他们和寨里乡亲表演的舞蹈、歌唱,展示的文身、大树木棉(“呆阿”,古称“梭罗”)种植利用、染料板蓝根种植使用、绝妙接骨治伤草药“找娘藤”(“阿据拍”)真实存在情景等,仿佛构成一条独特、牢固的传统文化长链,令人敬服。
 7.火铺,又叫火塘通铺,是巍山高寒偏远山区马鞍山乡彝族群众抵御冬春酷寒而顺室内三方墙壁装置供全家人暖眠的“凹”字形榫卯木架台式木板大连床——“凹”形三方呈等高水平床面,上铺篾席、毡垫;缺口处略低于床面10厘米上下,是泥质方台火塘位置,置三脚架,烧起火来整屋暖和;一侧有出烟孔和气窗,确保人员气畅平安;进门处有宽敞走廊,设祖先供祭龛位和放置日常生活器具台架等。此火铺构型和全家睡大铺方式是当地彝族祖先为维系生命延续发明的一项重要科技设作,业已形成流传千百载的同生活、衣食、亲情观念、伦理道德、信仰风俗、口传文学、打歌、山歌、乐器、民间美术、手工技艺以及民间文化艺术、村史、家史传承等相关的“火铺文化”传统。该乡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青云大村民居普遍有此设施。彝族退休教师褚兆祥十分熟悉火铺知识技艺,盖了新房依然保存着百年老屋的火铺原貌,说要用老屋宣传符合客观实际的合理生态科技文化知识传统,让其起“活态博物馆”的作用。乡亲说起他热爱、保护、宣传乡土珍贵文化传统的精神都表示称赞。

 8.无独有偶,巍山马鞍山乡文化宣传员只清廉,40多岁,是一位彝族山村文化采集、记忆与讲传能人,因长相和赵本山有些相似,被人称为“小赵本山”。他记性、口才一流,能从蜜蜂、锥栗树崇拜——彝族起源传说讲起,把青云大村及整个马鞍山区域古往今来各种史实、故事、生产生活方式、打歌、唱调、土主信仰、婚丧嫁娶风俗等情形生动介绍出来,广泛宣传,经年累月乐此不疲,在当地有上佳口碑。

 9.白族民俗版画甲马传人赵瑞池:女,85岁,住洱源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凤羽镇中和村80号。继承父亲技艺,收藏清代以来各类甲马刻版,多年来一直不间断按时令、信仰风俗需要刷印甲马纸供应镇内外村民,很受欢迎。近年,她正将技艺教给孙女,希冀甲马艺术不会断流。

10.松柏良(藏名阿布):香格里拉中心镇藏族传统民居“阿布老屋”主人。老屋建于明崇祯7年(1634),木构,双层,开间宽大;佛龛精雕细刻,上涂金彩,内刻“明崇祯柒年/陕西/焦氏”款识;板壁上画精美藏式壁画,虽经378年风雨,却旧貌依然。为保护老屋,守护者松柏良尽心竭力,卓有成效,已成本地人和外地旅游者夸赞的名人。
11.“姆的馁”,彝语意为跳哑巴(哑巴舞),流传于祥云西营乡七宣村,是一种生成年代较远、有很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彝族古老风俗舞蹈。周新道(90岁)、罗灿(72岁)、罗建勋(68岁)等民间艺人和村民对其异常珍爱。祥云县文化馆为挖掘、整理、保护、推介这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文化馆工作人员杨春平不顾身患疾病,日复一日“泡”在该村深入寻访、搜集、记录、研究,落实保护、弘扬各项工作,竭尽全力,终使舞蹈《姆的馁》推出参加2011年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荣获金奖,远近闻名。
12.何文真:弥勒西山烂泥箐村彝族农民,舞蹈、绘画、彩扎、面具制作、民间杂技表演皆在行且水平上乘。1979年笔者去该村探访时他27岁,正经历缺粮饿饭的最艰难时期。令人极感惊讶的是尽管客观情况如此,他在想方设法战胜困难的同时,从未停过手上技艺,在吃着南瓜野菜的清苦状态中依然坚持为乡亲做好当年火把节所需彩扎、面具、乐器等用品,带着年轻伙伴们排练歌舞,教传“高丝毕”(阿细跳月)中“尼黑喃粗毕”(青年舞)、“粗目毕”(老人舞)和“依目测测”(金钱棍舞)、耍叉等舞蹈,带给乡亲愉悦。他在脚勤手快又缄默少语的行止中透现出的智慧、灵性、坚毅与实在、可信的人格魅力,不是简单一两句话能够准确归纳出来,叫人永难忘怀。

13.走进石林月湖,像进入可回望彝族同胞古老文化艺术的“时光隧道”一般:各类保持着“源头”般产生于遥远岁月的文化艺术品种(如竹质长笛、短笛,小三弦、大三弦,三胡,四弦,啸叶,歌舞)、手工技艺(如加工火草线和布;搓绳索;做乐器)与创造活力,皆扑面而来。人的生存需要与基本生存创造活动在此差不多都能看到。她宛若告诉人们,有这种地方,有这般智慧、勤劳、朴实、真诚的群众,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不会消失。
14.“知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他们的双脚踏实在肥沃坚厚的土地上。欲知究竟,可爬山涉水走进乡村、原野,即可寻见让民间歌舞永存的大众山野天然“剧场”、“舞台”——那就是百年千载不会毁失的滋养“知音”的土壤和摇篮,它能回答我们想知道的牵涉遥远年月的书本上找不到的问题。例如,弥勒彝村黑路丫,村旁山坳中的天然“舞台”和“看台”,那里人人可以是演员,个个可以是观众,身临其境,会让人想不起文化艺术“濒危”“消失”之类用词。

15.说到“知音”的土壤和摇篮——永远的歌舞大众和永存的山野天然“剧场”——我们可以再度细心审视一番巍山巍宝山文龙亭乾隆年间壁画“山民松下打歌图”,回到历史去做反观、回探、联想,然后再看看近期巍宝山彝族同胞打歌的情景,将画面与现实二者相较对比,一种仿佛一切如故,传统依旧,数百年传统的“线”没有断失的感觉会油然而生——这样犹如亲历现场体验的结果,能充分地向我们宣示“知音”何其重要,教我们明白它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五、结语:愿人人都是“知音”
       无数事实表明,无论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它们的兴衰存亡除与某些客观因素有关外,多数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人的认识和态度——官方的大力倡导、推动、激励、扶持和保障,社会组织、群体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特别是孚众望、有影响力人物的积极参与,城乡民众的倾情投入,民间民俗土壤不曾停息的承载、滋养、护爱与激活,非但能使文化艺术遗产免遭毁损佚亡的厄运,还能令其承前启后,发扬光大,变成当代和未来人们充分享用的宝贵财富和推动文化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可靠基础。 
    为充分发挥“知音”的作用,“知音”的科学构成与力量整合十分必要。理想的机制是:政府(机构、人员)带头做好文化艺术遗产“知音”,切实、正确、高效做好领导、指导、管理工作,施以政策法律法规支持,爱惜、支持、保护、整合全社会各类“知音”力量,形成政府(机构、官员)——业者——民众“知音”(含贤者“知音”)一条线、同心合力护爱文化艺术遗产的科学、有效、自然常态机制。这是期待,相信也应是今天和未来。 
    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像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分、肥力、阳光一样,需要创造适合于它的生存、增新、发展和跟上时光步履前进的条件,诸如清晰、恰宜、实在的法律政策措施,宽阔、浓郁、优好的环境氛围,及时、积极、得当的关爱和指导等。这些条件的形成,有赖于留意它、认识它、懂得它、熟知它、热爱它、珍视它的人们——来自政府、社会、民众的数不胜数“知音”的努力。 
    为此,我们的官员、文人、百姓,都应成为维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有心人, 成为中华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可靠保护神——知音。

文章:杨德鋆(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图片:杨德鋆、杨雪吟(云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