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龙舟啰!”一声吆喝,晨光熹微之中,天河区珠村的两百岁老龙舟“乌龙公”在众乡亲合抬之下,徐徐浮起船头。
今天早上这一幕,这几天在广州周边有传统龙舟的村埠频频看到。连日雨霁交替,龙舟水涨,老城区内,天河车陂、石牌、猎德;海珠龙潭、土华、小洲;荔湾沙涌、坑口;黄埔下沙、双岗、南湾等等大小百多处龙舟纷纷出水。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剑明表示,“起龙”是端午龙舟节第一个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已有约300年历史。民俗选吉日良辰,清早由丁壮、父老来到上年沉塘的船坳(即船坞)前,焚香烛、上酒果、燃鞭炮。随着隆隆的龙舟鼓锣声,丁壮们争先跃入泥淖,锄去杂草挖开淤泥,舀却积水,待船只慢慢浮起。由于早潮已退,一般还需待下午或次日潮涨,将船起出空地,或以龙架将其支起,用柚叶或艾叶水洗净,再经数天至一周的抹猪油、补桐油、添新漆等,再另择时日采青、安上平时供在祠堂的龙头龙尾,这样龙舟才光彩夺目。
焚香烛,起龙舟
猎德龙舟今年照“扒”
只有两“龙”下水,难现往年盛景
昨日,猎德旧村的村民将埋在猎德涌最后一条比赛“金龙”起了出来。村民告诉记者,今年的端午节,猎德龙舟照扒,但会从原来的10艘缩减为两艘:一条是刚挖起的“金龙”,另一条则是两日前由省博物馆赠送的“翻版”花龙。
据了解,猎德村原有10条龙舟,在猎德旧村开拆之前有8条转移到番禺的兄弟村“暂住”,留下一条比赛用的“金龙”和一条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花龙”。今年1月,应省博物馆的邀请,有20多年历史、为猎德获得过无数奖项的“花龙”浩荡进“宫”,成为省博物馆收藏展品。
为了答谢猎德村的慷慨割爱,在猎德“花龙”入“宫”前,省博物馆决定按照“花龙”的样子,克隆一艘新“花龙”作回礼。前天早上5时半,猎德村数十名小伙子齐齐出动,到下蟯船厂把崭新的龙舟抬下水,划出海,再用机船拖至猎德涌口,村里燃起鞭炮迎接。
迎回翻版“花龙”
猎德旧村拆除后,不少人担心:久负盛名的猎德龙舟会否随旧村一同消失?昨日,一村民明确告诉记者:“今年端午节,猎德龙舟依旧畅游猎德涌!”
老村民梁叔也说,猎德村被拆,村民最不舍的是祠堂和龙舟,“它们是猎德的命脉”。“祠堂拆了将来会重建,百年龙舟传统断了就很难再接上。”梁叔称,他们这些留在旧村的长辈几经商量,最后决定今年端午猎德涌上龙舟照旧扒!
不过,梁叔表示,今年游客也许很难再看到昔日猎德龙舟“百舟齐发”的热闹场面。“今年端午,猎德龙舟不打算出涌拜访邻村,而藏在番禺的8艘龙舟亦不准备出水。端午节那天我们就在猎德涌上扒这两艘龙舟,好让热爱龙舟的猎德大人小孩应应节,过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