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是中国文武双修的唯一拳种,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梅花拳的梅花桩功作为唯 一代表中国 民间竞技项目在开幕式上进行表演,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
出生于内黄县的清朝武探花杨炳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最早的梅花拳大师,他著述的 《习武序》被视为武术经典。作为梅花拳发源地的内黄县,却面临着传承危机。随着一些老拳师的相继离世和一些中青年拳师的外出打工,再加上没有一所培训学校,致使内黄梅花拳传承脱节。因为没有梅花拳协会等相关的社团组织,习武者仍处于原始的松散状态,多年来县里没有举行过一次相关的赛事活动。2006年,河北省邢台梅花拳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内黄县梅花拳刚刚通过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的评审。
在河南,不单单是梅花拳,其他一些拳种也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命运。如何抢救挖掘这些拳种?成了一个共同的课题。
拳之现状内黄练习梅花拳者锐减
丁庄村是内黄县城关镇的一个普通行政村,因为它和梅花拳宗师杨炳的渊源而声名远扬。
出生于丁庄村的杨炳是梅花拳的第五代传人,他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武探花。他任御前侍卫时,将梅花拳传入京城,至今北京人还称梅花拳为“老杨拳”。他辞官回到丁庄后,71岁时著述的《习武序》被专家学者视为武术经典。
在丁庄村村旁,记者遇到了杨炳的十世孙杨彦平,记者让他打一趟梅花拳,他尴尬地说,自己不会打。记者让他找一个会打梅花拳的人,他想了一会儿说,不好找。“丁庄村会打梅花拳的仅有四五个人,都不在家,梅花拳在丁庄已经快失传了”。
他让记者到内黄县马上乡东四牌村去看看,那里有不少梅花拳的拳师。在东四牌村的一个闲置的院落里,拳师李麦喜和张四清组织大家表演了梅花拳、梅花枪、梅花刀等武功。招招刚柔相济,式式虎虎生威。
张四清说,以前内黄县村村都练梅花拳,现在全县登记在册的梅花拳练习者已锐减到800多人。习武者比较多的是东四牌村,而东四牌村能称为拳师授艺教徒的也就是十几人,这十几个人是内黄梅花拳的缩影。
张四涛说,东四牌村的大部分人已经停练梅花拳20多年了。去年,内黄梅花拳申报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在他的组织下,村里开始有了习武者的身影。51岁的张国留也有同感,10岁开始练梅花拳的他已将梅花拳丢了20多年。
梅花拳今后应如何发展?张四清感到迷茫。祖辈留下的规矩是,练习梅花拳的人不能打拳卖艺,不能保镖护院,就是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现在他们不得不自己垫钱教一些学生习武。自己为组织、恢复一些村的梅花拳练习加上整理资料等,已经花费了几千元。而少林拳和太极拳的拳师通过兴办武校,不但解决了资金问题,也弘扬了少林和太极文化。他认为,祖上的古训束缚了梅花拳的发展。
拳之渊源内黄是梅花拳的摇篮
20多年来,安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系教授马爱民先后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科研项目《梅花拳的起源与发展研究》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科研项目《杨炳武学名著〈习武序〉整理与研究》。
据他研究,梅花拳起源于明末清初,由南方传到北方,豫北地区的内黄以及濮阳、清丰是梅花拳的摇篮。
他说,梅花拳原在木桩上练习,后演变为在地面上练习,按五种姿势进行,并且呈梅花形状,故称梅花拳。梅花拳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侧重研究佛、道、儒“三教”学说,负责管理拳内事务;武场弟子通过武功锻炼体悟拳理拳法。
杨炳在《习武序》中制定了“习武规矩十二条”,要求梅花拳弟子必须身心并练,文武双修,这在中国武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梅花拳也被称为“文化拳”。
在《习武序》中,杨炳还对梅花拳弟子提出“五戒”,即不许打拳卖艺,招摇撞骗;不许保镖护院,仗艺仗势;不许艺传匪人,结伙砸抢;不许强霸良女,为非作歹;不许酗酒,扰乱乡里。这些古训被习武者一直坚守至今。
杨炳十世孙、安阳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杨彦明花费20年时间写成了《武探花杨炳与〈习武序〉》一书。
杨彦明告诉记者,梅花拳最早的代表人物,按照民间传说,一辈始祖是“收元老祖”,二辈是张三省,三辈是王红亮。据史学家与武学工作者考证,传说中的这些老拳师都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目前,在浩瀚的中国历史文库中,仅找到了一个清故宫军机处录副奏折,里面记载康熙武探花杨炳会打梅花拳。这是“历史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梅花拳代表人物”。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陈振江教授认为,杨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著名流派梅花拳的宗师,杨炳及其著作成为当今学界争相研究的重要历史人物和武术经典。
拳之忧虑 梅花拳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现在,梅花拳已经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成立有跨国梅花拳协会,意大利有72个梅花拳武馆,练拳者两万多人。
丁庄村作为杨炳的故里,备受海外梅花拳爱好者的推崇。许多海内外人士也相继来到这里寻根拜谒。2007年,加拿大梅花拳主席安瑞德来杨炳故里丁庄拜祖。去年4月3日,意大利梅花拳协会会长路卡等人也来到丁庄村探访。
据记者了解,为保护内黄梅花拳,几年前,内黄县制定了保护计划,但因种种原因,进展缓慢。
东四牌村的张四清说,现在内黄没有一所梅花拳学校,自从上世纪60年代全县举行过两届梅花拳比赛后,至今再也没有举行过。
杨彦明对此也感到忧虑,他说,内黄梅花拳正面临传承危机的威胁。随着一些老拳师的相继离去,一些中青年拳师又因为外出打工,致使内黄梅花拳传承脱节。部分人在表演时,增加了许多表演性套路,致使梅花拳原生态内涵受到破坏,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拳之改变梅花拳的发展出现转机
梅花拳的现状也引起了民革安阳市委的关注。2006年,民革安阳市委向安阳市政协提出了《关于对梅花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的提案》。
提案中说,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河北省邢台梅花拳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邢台梅花拳正是从豫北发展传播过去的,他们的申报文本中就使用了安阳市的资料。提案建议,尽快将内黄梅花拳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对梅花拳谱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开办、扶持梅花拳武术学校,从根本上解决梅花拳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使杨彦明感到可喜的是,2006年,安阳市政府将丁庄村杨炳的康熙圣旨碑和杨炳墓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内黄县梅花拳开始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已经通过专家组的评审,下一步要逐级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安阳市梅花拳协会和内黄县梅花拳文化研究会正在筹备,有关部门还准备设立中小学梅花拳文化教材编写组,当地政府还准备把内黄县打造成闻名全国的梅花拳特色文化县。
拳之无奈河南诸多拳种濒临失传
据了解,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我省流行的就有40多种。此外,还有不少拳论拳谱,或散落于民间,或被图书馆收藏而束之高阁。晚清以来,我省的这些拳种曾名噪一时。而现在,一些拳种却面临失传。
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筹拍纪录片《中华武术功力大赛》。有人说,中华武术中有一种宋氏通背拳,非常擅长技击,其代表人物就是河南偃师人宋天祥,不知现在这种武功是否失传。自此,宋氏通背拳和它的传人才浮出水面。
八极拳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发源地博爱县如今习武者甚少。荥阳王村镇后新庄是苌家拳直系传人所在地。苌家拳依然坚守“不得在人前卖弄”的古训,也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另外,开封的查拳、汤阴的岳家拳、安阳的弹腿、豫东的洪拳、淮阳的六步拳、长垣的六合枪、滑县的虎尾镰、鹿邑的跤术等也面临同样的命运。
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中,博爱县的八极拳、漯河和周口的心意拳、荥阳的苌家拳名列其中。
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栗胜夫对我省一些拳种的现状感到担忧。他说,我省武术传承落后于发展,流失速度快于传承速度,武术整体在萎缩,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老拳师相继离世,致使一些拳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个别拳种已经到了失传的地步。
他说,千年遗产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他建议有关部门对我省武术家底进行大排查,对民间杰出武术家、优秀传承人的功绩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还建议创建河南武术博物馆,成立专门研究机构。重要的是,让武术走进大、中、小学校,把蕴含民族精神的武术纳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之中。另外,传统武术一贯重视武德教育,过去,各门派均订有戒律训条,但一些明显带有历史痕迹,一些理论观点有待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