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野-保护经验

我市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日期:2015-12-07

        为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安排,11月16日至19日,云南大学高志英教授到我市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高志英教授是民族学、人类学界著名专家,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常年致力于民族社会文化的田野调查,熟稔田野调查的方法和理论。市文体局文化遗产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县区文体局非遗工作分管副局长、文化馆馆长及非遗骨干等50余人员参加了此次“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所开展的非遗保护业务座谈会、田野调查、资料收集、市博物馆调研、非遗保护业务培训等具体活动。

        11月16日下午,我市非遗保护业务座谈会在市文体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云南大学高志英教授、市文体局王国光副局长、文化遗产科成信毅科长及市非遗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了非遗保护业务座谈会。座谈会上,王国光副局长介绍了我市近年来非遗保护等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了我市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下一步非遗保护工作的计划;高教授分析了我市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提出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将昭通文化放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研究。非遗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向高教授请教非遗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得到了高教授悉心解答。

非遗保护业务座谈会

非遗保护业务座谈会

        11月17日,市非遗中心负责人杨志坤、办公室主任杨云彪、规划部主任陈蛟龙同高志英教授深入到鲁甸县水磨镇水磨村沟头社开展苗族传统服饰田野调查。水磨村沟头社是苗族聚居村,苗族文化浓郁、民风淳朴,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保存完整。高教授一行认真调查、参与了纺麻、煮麻、洗麻等苗族服饰制作流程,查看了不同样式的苗族服饰,并向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访谈了服饰花纹、图案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在采访、调查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忠英的过程中,高志英教授从访问的用语、技巧、拍摄的角度、记录的方法等方面给予非遗中心工作人员详细的指导。

非遗田野调查

非遗田野调查

        11月18日上午,高志英教授到市博物馆进行调研,并对博物馆非遗厅提升改造进行了指导。18日下午至19日,高志英教授在恒邦大酒店四楼会议室进行授课,重点讲授了田野调查的概念、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成果的社会功能转化等课题。市文体化遗产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县区分管非遗工作的文体局副局长和非遗骨干等相关人员参加学习。授课过程中,高教授与县区非遗业务骨干就非遗保护进行了互动交流,还播放了独龙族剽牛祭祀活动的人类学影片,对非遗保护业务的拓展、专题片的拍摄、调查资料的收集等进行了示范指导。

非遗保护业务授课培训

非遗保护业务授课培训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市非遗保护业务人员在田野调查、资料整理、保护研究、项目申报、成果转化等各方面的水平,为强化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增强我市文化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 辑:王 海(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