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块“称驮”之石,被云南马帮从缅北雾露河流域,沿南方丝绸之路,带到了云南腾冲,发现是一块世人从未见过的上好玉石之时起,翡翠文化,就在云南诞生了。几百年来,人们祖祖辈辈在找翡翠,挖翡翠,相翡翠,赌翡翠,解翡翠,制作翡翠饰品,进行翡翠交易。随着对这一特色新玉种的探索认识,对翡翠的感悟和人玉情缘的加深,人们自然就悟出了一套套叙述翡翠的民间俗语。这些俗语,经过世世筛选,代代相传,不断精炼和完善,成了当今翡翠行业中,很有特色的行话,非常的朴实、简洁、形象、生动。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珠宝业复苏时,一些科班出生的珠宝人士,曾想用一些现代的科学术语,取代民间俗语。但一到了民间市场,你不会说俗语、行话,大家就认为你是外行,连好货都不想拿给你看。渐渐地,大家才感觉到,这些民间俗语,实际上,是一种祖先传承下来的翡翠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尊重和保护。
笔者1967 年从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地质工作。1970 年1 月第一站出野外到了腾冲。那里的地质工作结束后,被腾冲驻军部队、革委会和滇滩铁厂出商调函,由云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借调留在腾冲,为当地画毛主席巨幅画像,有幸在腾冲呆了半年时间。
省珠宝玉石文化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正纯
由于本人童年时代就开始热爱、收集和研究珠宝,利用这个机会,到腾冲民间,对翡翠及其文化历史, 进行走访了解。特别是从当地一些高龄老人那里,获得了不少重要的信息。其中, 得知民间将采自缅甸雾露河(原称乌尤河)河床和河漫滩的, 外表圆滑,无皮或皮很薄的翡翠砾石叫做“水石”; 而将雾露河两旁丘陵山地中采的,外表具有厚厚皮壳,磨圆度较好的翡翠砾石叫做“山石”。“水石”和“山石”都是玉石厂(场、矿)最先发现和开采的主要矿产类型,所以二者统统被称为老厂(场、坑)玉。认为老厂玉的玉质一般都比后来发现和开采的新厂玉(原生矿)和新—老厂(原生残、坡积矿)玉要好。这种民间对“山石”这一俗名的概念,在上世纪8 0 年代, 周经伦先生在《云南相玉学》的〈相玉起步〉章节里, 说得非常清楚。袁心强先生在2004 年出版的《翡翠宝石学》p 2 4 、152 中,尽管用了“所谓”一词,但也还是尊重和沿用了这一民间俗语。
然而,从上世纪9 0 年代至今,在所发表的与此相关的珠宝、翡翠文献中,少数文章没有提及“山石”这一民间俗名 ( 有的可能是为了回避 ),凡是提及并解释这一俗名的文章,绝大多数都将“山石”解释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无皮或具有薄皮的残、坡积砂矿”,甚至“原生矿”,将其划为新厂玉。这种对“山石”的解释,显然与民间传统“山石”概念截然不同。
民间对“山石”的传统概念,是指雾露河河岸两旁高地(即高层阶地,被后期河流支流、冲沟侵蚀、切割而成的丘陵山地)中,风化砾岩和砂砾层中所产的翡翠砾石。它们的特征是磨圆度比较好,常具有厚厚的风化皮壳,皮与玉肉之间常常有雾,形成三层(或多层)环带构造。它们是原生矿风化破碎后,被山洪、泥石流、冰川和河流搬运较远距离,在流水的作用下,石块相互碰撞、磨蚀,使原有棱角磨园,夹杂在砂砾中,在断陷盆地低凹处堆积,有的成很厚的堆积物,被胶结成砾岩。后来又被新构造运动抬升,受流水侵蚀,露出地表,或埋在松散的砂砾土层中,受到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形成厚厚皮壳。
在业内和学术界,一般将缅甸翡翠矿床类型划分为4 大类:1. 原生矿(新山玉); 2. 残、坡积砂矿(新—老山玉); 3. 雾露河砾岩、砂砾层砂矿(属于老山玉); 4. 近现代雾露河冲积砂矿(老山玉)四大类型。传统俗名“山石”,主要指的就是属于第3 类。而上述多数相关文献, 却将它解释为第2 类, 甚至第1 类。
翡翠的成矿作用及其过程, 是所有矿产中, 最复杂的,那怕是外生成矿作用,也很复杂。因为缅北新构造运动极为频繁、多期和复杂,各种外生成矿作用,也常相互交替,穿插进行。
俗名“山石”, 也有不少是由雾露河两岸砾岩和其上的砂砾层, 再次风化剥蚀而形成的残、坡积砂矿,但从形成过程、离原生矿母体的距离远近, 磨圆程度和皮壳及雾的有无和发育程度等方面, 与原生残、坡积砂矿都不一样。
所以,缅甸翡翠残、坡积砂矿其实有两种类型。笔者建议, 将原生矿风化剥蚀后, 原地残积和搬运不远坡积的,称为“原生残、坡积砂矿”(与“原生矿、残、坡积砂矿”概念不一样); 将民间传统“山石”中,属于再次残积和坡积的,称为“再次残、坡积砂矿”。这就能避免一听见残、坡积砂矿,就将两种类型相互混淆。
再次残、坡积砂矿翡翠“山石”, 如果又被流水带到雾露河河床中,接受再进一步搬运、磨蚀,皮壳磨薄或磨掉,裂纹多的再次被冲碎,玉质疏松的再次被磨耗,被雾露河“沐浴”出天生丽质,就成了“水石”。民间传统所说“山石不如水石好”, 其实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当然, 原生矿、原生残、坡积砂矿一般来说, 玉质不如传统“山石”,更不如“水石” , 这其中可能还有一个内在原因, 从缅北翡翠成矿空间来看,上部矿体玉质可能比下部的好,所以先剥蚀下来形成的“山石”和“水石”玉质本来就好些。
雾露河两岸丘陵山地(有时也为河床基底)的砾岩及其上的砂砾层,是雾露河河床和河漫滩中“水石”的主要物质来源。
那么,为什么2 0 多年来,绝大多数文献,都把民间传统“山石”这个老山玉的俗名转嫁给新—老山玉,甚至新山玉呢? 笔者详细查阅了相关文献,认为其主要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这一古老传统的民间俗语,及其最早文献《云南相玉学》中相关论述,未能得到这些文献作者的注意、了解和重视。加上以往对上述二种残、坡积砂矿不分, 造成概念的混淆; 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和田玉矿床类型“山料”、“水料”、“山流水料”俗名的简单概念 ( 和田玉等其它玉没有翡翠传统“山石”的矿石类型 ) 的影响,再考虑到原生矿和原生残、坡积砂矿,比传统 “山石” 更 “山”,所以可能就有意识地将这个俗名“科学定格”转嫁了。
20 多年来,这种新“定格”的“山石”概念, 又引导着新再生的翡翠市场,于是也就产生了张代明等先生在2 0 1 3 年3 月出版的《翡翠赌石实践攻略》书中所说的“从山上挖出的毛料,既有原生矿,也有砂矿,即既有好料也有差料,但交易中所说山石,通常是指原生矿,所以民间有‘山石不如水石’ 的说法。”的市场状况。这种后来被那些文献引出的市场说法,也许又被反过来作为那些文献中说法的理由。
科学引导市场,且科学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应顺市场。既然当今市场已认可了“山石”的新定义,传统的“山石”俗名概念是否就应当被市场淘汰?
笔者认为,传统“山石”是一个非常具有翡翠特色和云南本土特色的民间俗语,如果将它淘汰了,那么,在新概念的“山石”与“水石”之间,这种磨圆度较好,又带厚厚风化外皮的翡翠原石, 又叫做什么石呢? 这个问题,张仁山先生到曾经有个办法,他在1983 年1 月出版的《翠钻珠宝》一书中,参考和田玉的俗名,又顾及到翡翠的特殊性,将传统翡翠“山石”更名为“土仔”,将“水石”更名为“水仔”,这种新的命名,还真符合科学逻辑,但2 0 多年来, 未见有人采纳。
其实,传统“山石”磨圆度较好,且具有厚厚皮壳 ,甚至常有雾的表现,以及成因机理,是在其它玉种中极为罕见的特殊现象。而且,正是这层由野人山为它“披上”的神秘面纱,才是翡翠赌石具有赌性的最主要原因。所以说,传统“山石”这一俗语,是一个由云南人地道发明的,最具有翡翠特色的民间俗语。
那么,民间传统“山石”,会不会让人理解为“山上采的石头”而概念不准确? 其实,在我国民间用语的习惯中,有很多的词汇,从字面上去分析,存在不准确、不全面等缺点,甚至错误,但祖祖辈辈都这么叫,也就很习惯的传承下来了。如熊猫不是猫,鬣狗不是狗,犀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等等。这些名称好不好?符不符合现代科学逻辑呢?近些年,有台湾人过分认真,提议应当将“熊猫”更名为“猫熊”,因为从动物比较解剖学来看,熊猫与猫较远,与熊较近。如果要这样认真,那是否有必要将“台湾”这一地名更改更改呢,因为台湾可真是台,但不是湾,至少“弯”的不明显。那么,是否要将台湾改名为“台岛”呢? 因此,民间俗名在用词用字上有他的专属性,如缅甸玉指的不是缅甸产的翡翠之外的其他玉,红宝石不是红色的其他宝石。
所以,对于不违背科学又且有特色的民间俗语,我们不能单纯从字面上去片面、错误理解, 更不能随便更改和取代。
90 年代初,笔者在云南地矿科工贸公司任副总,分管珠宝经营,到瑞丽进货,有一个人问我,要不要仔料?我说,和田玉不要,我只要翡翠。那人说,他说的就是翡翠的仔料。我总觉得,用和田玉的称呼来称翡翠很别扭。
古往今来, 南北通达的文化交流、借代和融合,是正常的事,何况当今信息时代。云南翡翠文化,是在八千多年中华玉文化厚重基础上,新创立起来的。特别是清朝廷和民国年间,人们对翡翠的钟爱,使中华玉文化对翡翠文化起到了烘托作用,翡翠文化又对中华玉文化起到引领作用,成为了中华玉文化的最高体现,翡翠由“不算玉”而跃为“玉石之王”。 继承和发扬中华玉文化古老玉种的基本理念,是必要的。但翡翠在物质组分、物理性质和给人的感受上,与其它玉不同,它种质万千,,渐变多端, 资源珍稀,价格广泛,对人的心理效,胜过其它所有的玉石。在矿床成因和类型上, 比起其他玉,又有自己独到的特点。云南又是翡翠发现地和翡翠文化发源地。是云南人最早找翡翠,挖翡翠,相翡翠,赌翡翠,解翡翠,制作翡翠饰品,进行翡翠交易 ,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在世世代代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思考、总结、发明出的,具有翡翠和云南本土特色的民间俗语,就没有必要再拿别的玉的俗语来套、来替代。更不能将原有含义借代、更改。犹如云南少数民族服装,过去几乎被中华大民族和国际化的服装所取代, 后来才认识到, 这些民族服装是世界暏目的珍宝。
据此,笔者在此第一个呼吁,全珠宝行业,要保护云南珍贵特色翡翠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理解、肯定、尊重、珍惜、和继承这类有特色的民间俗语,使它能保持原有含意和纯朴面目。
本文仅以“山石”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先辈传承下来,具有翡翠特色和本土特色的民间翡翠俗名、俗语、格言,行话,以及在对翡翠的各种实践、体验中,总结出来的感受、 经验和技能, 都属于翡翠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其中一些内容像“山石”一样, 正在被误解、误传和不必要的取代,处于濒临状态(参看笔者在《中国翡翠》专业版2013年第2期及其后的连续报道),笔者拟定与有兴趣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社团、机构合作,对云南(腾冲)翡翠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筛选、甄别、解读,以办理相关“申遗”手续。
文章:杨正纯(省珠宝玉石文化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