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野-理论研究

文化热点:2008介入艺术生活366天

来源:ihchina 日期:2008-06-19

2008年的366天,在上海的某一个街道、建筑物、车站、工作室、家庭,你将与艺术有个浪漫的邂逅。由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沈其斌策划的"介入:艺术生活366天"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推出。


  
艺术就在你身边
  
    "介入:艺术生活366天"将持续整整一年,到2008年12月31日结束。整个2008年,"介入"将为上海市民每一天呈现一个发生在上海公共空间里的文化事件。小至一片树叶,大至一座摩天大楼乃至半片天空,"介入"在2008年将随时与身处上海的公众相伴。

    "现在双年展、博物馆之类越来越多了,但艺术和大众的距离感却依然存在。"此次活动的总策划、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沈其斌先生说,"策划该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当代艺术日常化。"

    文化,不是一种幻觉,而是一种日常现实。"介入"以当代艺术为起点,打破了艺术在美术馆呈现的单一模式,拆除了美术馆筑建的那道无形的"墙",让文化直接闯入到公共空间当中,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文化的公共性。艺术变得不再是小众的、精英的文化,而是介入到大众日常生活中,成为诸如工作、休闲、娱乐等日常化行为。"我们就是要让艺术进入公众的生活,把艺术带到大家的身边。"沈其斌说。
  
艺术的奥运盛会
  
    "介入:艺术生活366天"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新综合大型文化艺术项目。除了当代艺术,还涉及文学、音乐、电影、戏剧、舞蹈、表演等领域。"介入"由100个中国艺术家及机构,266个国外艺术家及机构共同参与。据悉,这将是2008年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社会参与面最广的文化项目,目前已有近30个项目和作品入选。

    "介入"覆盖整个上海的物理空间,如艺术馆、剧场、公园、广场、学校、街道、建筑物、地铁站、机场、车站、渡口、社区、医院、工作室、工地等。同时,它关注虚拟空间如网络以及人文精神空间。每天一个文化事件,贯穿一整年的艺术呈现,构成2008艺术的奥运之年。
  
挂灯笼,做体操,玩催眠
  
    从"介入:艺术生活366天"一月份的排片表上可以看到,开篇之作就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谷文达先生的作品《天堂红灯》方案,该方案图以中国龙形象为主体,图中数万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红灯笼将上海的卢浦大桥、南北高架以及延安路高架整个包裹起来,形成一片喜庆的红色海洋,整条由红灯笼组成的中国龙与身着大红灯笼袍的金茂大厦交相辉映……而在此后,《吞吐计划》将从项目启动时用网站接收和汇集来自全球的海量图片,并以30秒每张的速度在展示系统视窗中更新,《体操交流》则将征集大批志愿者在上海马路上用作体操的方式行进至少1500米,《催眠疗法》将在公园里挖个地洞……
  
打造上海公共艺术地图
  
    "这个活动是一个时间跨度最广的年度项目。它会持续地进行着,以另一种方式去记录、呈现,整个行为约持续到2016年。""介入:艺术生活366天"的总策划沈其斌透露,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证大现代艺术馆将会收集和整理所有"介入"相关文献,建立文献库,并做深度学术研究以及编辑和出版各种相关学术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将会作为2010年喜马拉雅·证大现代艺术馆新馆的开馆展向公众展示。在此之后,它们会按不同的主题、类别、时间、地域、媒介等特点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展览,并在世界各地巡回展示。这些文献还将作为2010年证大新馆中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资源向公众展示一个完整的"介入"。

    "这次活动不仅代表了"证大艺术馆"的声音,也代表了上海整个城市的声音,它是对艺术馆的一种提升,同样也是对城市文化声誉的一种提升。"沈其斌表示,"介入"将会改变上海公共艺术现状。以跨学科、跨领域的呈现方式来突破诸如城市雕塑、城市景观等与大众毫无关系的模式局限。同时为上海创造和重新描绘一张上海公共艺术地图,提升上海当代艺术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