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献分析、经验总结和个案研究,本文对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创造了新机遇。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年度文化生态区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逐渐有效衔接;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持续推进,传承核心力量进一步加强,展示传播异彩纷呈,数字化保护体系逐步形成,保护人才队伍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相关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2018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发展 文旅融合
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开拓发展,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的气象和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在2019年1月3至4日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总结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指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稳步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累计覆盖人群达到7.1万人次。“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入选项目达40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曲艺周、中国非遗博览会等活动形式新颖、影响广泛。各地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戏剧、曲艺等会演活动。非遗传承实践日趋活跃,保护非遗正在成为社会自觉。[1]
本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机构改革、法规健全、政策完善、理念深化、保护实践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创造新机遇
1.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政职责
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务委员王勇所做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说明,并审议通过该方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成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2]。 4月8日上午,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作为其内设机构构成部门,履行“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记录、确认和建立名录。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宣传和传播工作”的职责[3]。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调整设立综合处、规划处、管理处、发展处和传播处5个处室,以适应新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需要。
2.文旅融合,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新动力
3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印发。该文件指出“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要“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升传统工艺产品品质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4]
6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文化和旅游部调研时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融合相得益彰。她强调,要拓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开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新局面。[5]
6月8日,雒树刚《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合体既强强联合,又相辅相成,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将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很多人正是因为文化的多样与差异,因为着迷于各地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旅游的需求。很多旅游产品实际都是文化旅游,深度游都是文化游。我们讲风景名胜,风景不一定是名胜,有了文化才是名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就是与文化结合的魅力。旅游的发展也为非遗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插上了‘翅膀’。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方向和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阐发,通过提高传承实践水平,为旅游业注入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振兴注入新的更大的内生动力。”[6]
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文旅资源发〔2018〕98号)提出:“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7]
12月10日发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应当依托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开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8]
文旅融合,为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动力及其保护成果在满足大众旅游时代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新机遇。
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全面付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新理念。
3月1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会后的“部长通道”上,雒树刚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强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要是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9]
6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的署名文章《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文章对这一理念如此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非遗的当代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这些年的非遗保护工作确立了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非遗传承是不断融入人们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生动实践。”“要支持非遗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成为当下的生活方式。”[10]
9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开展“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非遗的世界”等系列活动,力求全面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本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精准扶贫,落实国家扶贫战略
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办非遗发〔2018〕40号)。文件在总结近年来各地探索“非遗+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要加大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振兴力度,加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支持传统工艺项目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师到贫困地区开展讲习活动,支持贫困地区探索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搭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展示和销售平台。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要高度重视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根据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及时总结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工作做法和有益经验,报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向其他贫困地区宣传和推广。[11]
7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该文件从总体定位、工作目标、基本路径、工作任务四个方面对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相关工作进行了说明。[12]该项工作将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的作用,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选取确定并公示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共计10个),支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
截至12月底,河北、广西、青海等地已印发本地区“非遗+扶贫”相关落实文件;河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4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助力精确扶贫的重要举措和具体抓手。
四加强文化生态区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12月10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以下简称《办法》)由雒树刚部长签署发布。《办法》包括四章三十条具体内容。[13]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探索与创举。与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重在保护文化表现形式不同的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文化形态。文化形态既包括相关表现形式、存续状态,也依托于涵养它的文化生态系统。2007年“文化遗产日”(现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授牌在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三市设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迄今,经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有21个,涉及17个省份的相关行政区域,涵括亲缘文化(如羌族、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地缘文化(如陕北、晋中、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业缘文化(如海洋渔文化〈象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区)相关文化类型的文化形态。
《办法》发布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是2010年2月10日印发的《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0﹞7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对全面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意见》而言,《办法》主要的变化包括:文件性质、制定依据、指导思想、建设意义、建设理念、建设目标、申报设立条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强化了建设管理的相关责任,明确了总体规划实施三年后验收合格正式公布并授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去“实验”程序。《办法》也对已公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工作依据其执行做了说明。申报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条件新增一项内容:“在省(区、市)内已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两年以上,成效显著。”这一条件,将大力促进省(区、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体系化进程。
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延安市举办。西部地区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委)分管厅(委)领导、非遗处处长和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区文化部门负责同志,共110余人参加交流活动。交流活动上,西部地区7个省(区、市)相关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代表先后发言,汇报、交流了热贡文化、羌族文化、迪庆民族文化、大理文化、陕北文化、铜鼓文化(河池)、黔东南民族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藏族文化(玉树)共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机制、保护措施、建设成效等方面情况。与会代表对当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结合代表发言进行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当前,西部地区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与旅游、精准扶贫等工作进行了有效对接,但在资金投入、人才队伍、理论研究、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各地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开展建设工作;要注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形成从项目保护到整体性、区域性保护的完整生态系统;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整体保护氛围的营造;注重总结,完善制度建设,抓紧研究和建立绩效及评估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夯实工作基础,多措并举地开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新局面。[14]
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同意武陵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相关规划进入实施阶段。
五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的有效衔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15]5月1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教体艺函〔2018〕5号),支持高校围绕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通过高校强大的学术理论资源和丰富的优秀人才资源,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六个方面。教育部将对认定的基地予以经费、课题、平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16]
1月25日,由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台湾戏曲学院青年剧团、厦门艺术学校、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共同主办的“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在厦门举行。在为期1周的冬令营活动中,台湾戏曲学院青年剧团的师生共23人,与厦门艺术学校高甲戏班学生一起学习水袖、团扇、把子、趟马等组合基本功。厦门市高甲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晶晶、纪亚福、陈炳聪、吴伯祥等高甲名角组成的教学阵容,手把手为台湾师生传授高甲戏《阿搭嫂》。
2月11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厅(现为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川宣通﹝2018﹞3号)[17](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工作将分为4个阶段推进,从2018年起,每半年为一个实施阶段。2018年上半年,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宜宾将先行试点;到2018年底,试点城市实现大中小学全覆盖,其他市(州)大中小学50%覆盖。到2019年底,实现全省大中小学全覆盖,戏曲活动多姿多彩,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省大中小学所有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戏曲进校园工作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方案》提出,戏曲进校园的主要形式包括开展戏曲教育活动,观看优秀戏曲作品,组织戏曲传习展演活动,建立戏曲特色学校、社团、基地等。为保障戏曲进校园工作有序开展,《方案》明确了四川戏曲进校园剧(节)目目录认定机制、演出实施考核机制、演出评估反馈机制、戏曲表演团体资格审核机制四大工作机制,并要求各市(州)建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教育、财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文联等部门(单位)参与组织和协调的机制,推进工作具体落实。
本年度,在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联动下,逐步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的有效衔接。
六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
1.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
2017年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指出,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计划》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18]
5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髤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14个门类的383个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19]河北、青海、山东、湖北等地,也公布了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设立了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至此,传统工艺工作站累计达到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工作站参加国内外各类活动,开展交流研讨,设计孵化传统工艺产品,促成传承人与设计企业、高校等机构的跨界合作;支持举办“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杭州工艺周”“年画重回春节”等品牌活动。我国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进一步结合,正在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持续推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主要技能和技术、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4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对研培计划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今后3年工作目标和路径。[20]文化和旅游部还印发了科学设置研培课程的通知,要求加强工作总结和绩效考核,建立研培院校动态调整机制。据统计,2018年全年共举办各类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143期。
已实施4年的研培计划,全国累计举办培训班590期,培训学员2.5万人次,加上各地组织的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已累计达7.1万人次。
3.1082人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核心力量进一步加强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于5月8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21]此批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主要关注3个方面:一是国务院新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二是前三批中无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项目;三是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去世的项目。在此次入选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有107人,40岁以下的有7人,平均年龄为63岁;属于少数民族的有339人,占比31%。至此,文化和旅游部(含原文化部)已认定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
4.展示传播异彩纷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社会认知度明显提升
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以“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为 口号,全国共举办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3700多项。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于6月7日至6月14日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首次将127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近170个曲艺保护单位进行集中展演。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出《非遗公开课》,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示了近年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成为“济南人民身边的非博会”和“全国人民看得见的非博会”,获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全年累计推送图文信息194篇,月均推送量16篇;总订阅用户数达22815人。在公众号原有内容基础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年度策划、推出了多个新的原创性专题内容,包括“1分钟知非遗事”、“国际资讯汇”、“非遗数据知多少”、“老字号里话非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译介”等;同时,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等重要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全年发布原创性内容108篇,占推送总量的56%。此外,光明网还开展了2018年度非遗年度人物评选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5.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逐步形成
(1)抢救性记录工程工作范围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启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于2015年启动,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记录的专项工作。随着相关工作成果的积累,原来针对年龄、身体等条件因素考虑选取的记录人选,已逐渐拓展为所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总体方案制定工作:明确了指导方针,即在系统、全面、专业梳理现有记录成果基础上,充分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学术支撑,填平补齐,最终形成完整记录;制定了记录成果梳理规范;部署了民间文学和民俗项目记录成果梳理工作,并开展了培训,进行辅导,开发了成果填报系统;支持对103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记录,对2016年支持的记录项目成果进行验收。
6月9日,国家图书馆启动了“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展映的25个项目成果,是国家图书馆5月完成的首批抢救性记录项目验收的227个项目成果中的优秀成果。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
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度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并申报的《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采集方案编制规范》获准立项,后续将进入国家标准编制环节。该项标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获批立项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该项标准的制定将为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参考和依据,有效提升传统戏剧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源采集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戏剧传承发展。
(3)建设“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互通互联
5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该平台着力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者、研究者和广大公众提供权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信息服务、资源展示和知识服务。年内完成了包括31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扩展项目)、306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内的一系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信息的梳理、建档和入库应用工作,并在平台中吸纳了3个试点省份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信息,初步实现与地方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作为平台建设的基础工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了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元数据标准(草案),为数据互通和平台建设夯实标准基础。该平台的建设,将有助于带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基础数据梳理、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和数据资源互通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体现数字化保护在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4月22日至24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由福建省文化厅(现为文化和旅游厅)负责的“海上丝绸之路及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展览亮相峰会。通过“互联网+科技+非遗”的手段,以“听得见的非遗”“带得走的非遗”“学得来的非遗”三种简单、贴近生活的数字化方式,展示非遗、讲好非遗故事,呈现福建数字文化建设成果。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在资源采集、存储、管理、应用、共享方面的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存续状况千差万别。如何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开展保护实践活动,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的基本认识。
10月20日,“让古琴发声——中国艺术研究院藏古琴音乐展演”首场演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拉开帷幕。多年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古琴艺术的申报和保护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古琴艺术的抢救、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国内乃至国际收藏琴谱、琴器、古琴录音档案等最丰富的学术机构,现藏有唐代到民国时期的古琴92张,其中,唐琴1张,宋琴2张,明琴多达37张,涉及琴式达十余种,藏琴量位居全国乃至世界之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针对院藏古琴长眠于库房导致其生存样态改变的现状,提出了“让古琴发声”的倡议。在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后,经过遴选,首批“发声”的珍贵传世古琴,确定为枯木龙吟、鸣凤、真趣、小递钟、无名琴(蕉叶式)。此次展演古琴用弦尽可能使用旧弦。对于不堪使用的旧弦,则使用由香港黄树志依古法所制的丝弦——太古琴弦。目前,5张琴状态稳定,音色迥然,古意高远。经由诸位琴家操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来自久远的回声,引发共鸣。
“让古琴发声”,包括名琴保护研究、琴人切磋实践、听众参与互动等内容,涉及考古学、音乐学等研究领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文物保护研究的琴瑟和鸣,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创举,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化水平具有范式作用。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共表彰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99名;举办10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班、2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培训班、1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和1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级研修班。千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参加了培训活动,学习了政策法规、文化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分享了优秀案例,考察了保护实践示范机构,交流了保护工作经验,探讨了问题与对策。
七理论研究成果丰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智力支撑更加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绵延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性创造,关照着人们当下的社会生活、面向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它的传承发展离不开理性思考,是以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本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维度更加立体,成果更为丰富。
12月2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在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级研修班”学员讲授“新时代、新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关系”时,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原则、维度、方向等。具体内容包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站在历史发展的大尺度上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演变和传承发展;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突破口;用政治眼光看文化,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与“四个认同”的关系;用社会的眼光看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理性认识现代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建构新的保护传承通道,做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文旅融合,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活力共10个方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研究员的《手工造就人本身》一文在分析了手工与人的关系,并提出:“手工艺是富含自我体验价值的实践形态。在生活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的大城市也已出现专注手工艺体验的新业态,也许目前还不够成熟不够普遍,但随着对现代工业文明体验与认识程度的提高,它在未来体验型经济中的占比一定会大幅度提升以致呈现蓬勃发展之势。”[22]该文对手工艺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发表的《从招财猫传统到借势宠物消费——非遗传承新业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文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的又一次升华,而且特别提到“创造性”和“创新性”这两个特性,强调“转化”和“发展”这两个归旨。他认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而论,其历史轨辙、现实遭际、地方知识、美学品格、传承规律、实践方式、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都在通过迥异于传统的方式和平台,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广度传播和接受。声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等,即便没有取代传统非遗的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已经成为非遗传承和传播的新业态、新走向。能够大为便捷地接触到非遗,就为人们的学习和欣赏、继承和发展、改编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方面,转化和发展的成功事例很多。在艺术领域,可以举出改编自传统故事大获成功的影视作品;在商业转化领域,可以看到传统习俗信仰与当代生活的对接,如招财猫的传统就借势宠物消费潮流,形成商业热点,如传统刺绣工艺大踏步进入高端时尚设计等,都是随处可见的事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让人们在享受舒适便捷健康的当代产品和服务时,不会失去历史连续感,不会失去文化基质的承传、文化养分的汲取,并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23]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研究员发表的《让中国曲艺更好地“走出去”》,立足“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和要义,阐释了曲艺传承传播规律,提出了中国曲艺“走出去”的策略。吴文科认为:与文化“走出去”宏观战略的相关要求相比,与中国曲艺品种数量比较繁多的资源优势相比,这些成绩的取得,还远远不够。[2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安德明研究员发表的《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一文,论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对于深刻认识和解决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引领意义。这一理念,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和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又有着更为普遍、更为一般的指导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展开,尤其是随着其所强调的“以社区为中心”原则的不断普及,反过来又会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为推广“和而不同”的文化多样性观念,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挥具体而切实的作用。[25]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发表的《记录传承人口述史十万火急》一文提出:“传承人口述史是当前非遗保护新呈现的一个最鲜活、最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理论创新,是我们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创造。我们必须把传承人口述史放在一个紧迫、严峻、重要的地位予以严重关切和强力推行,否则我们将继续失去;我们必须把传承人口述史的方法论结构、组合、完善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推广传承人口述史,必先建立和推行传承人口述史的方法论。”[26]该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性,提出了记录传承人口述史的紧迫性。
1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决定》的通知,正式公布“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和“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提名奖名单。”其中,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纂、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昆曲艺术大典》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昆曲艺术大典》编纂工程于2004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启动,十余年间,先后有百余位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老、中、青专家学者及出版工作者参与编纂和出版工作。《昆曲艺术大典》所收内容为明代中叶以来六百多年间昆曲最重要的文字文献、谱录文献、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文献、昆曲传承人的文化遗存等。全典版面字数约为9005万字,其中整理编纂文字文献2230余万字,影印文献396种(套)7万多面,图片6000余幅,录音120余小时,录像400余小时,成书149册。《昆曲艺术大典》突破传统集成式图书编纂形式,借助文字文献、音像资料、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立体形象、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中国昆曲艺术在舞台表演、传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遗存;同时,它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了各类昆曲文献。《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出版,得到了学界、业界等方面的高度评价,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昆曲艺术最大规模,最为系统、全面和科学地保护、整理与研究的成果。[27]
1月22日至2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民协”)第九届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及中国民协2018年工作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在会议上宣布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工作。[28]该工程由中国文联总负责,由中国民协具体组织实施,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整理和收集中国民间文学资料,出版大型文库《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电子文献数据库,并通过这一工程的运行,开展一系列中国民间文学为主题的社会活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保护、传播,形成全社会热爱民间文学的热潮,形成德在民间、艺在民间、文在民间的共识,以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断筑牢和夯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群众基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按照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谚语、民间文学理论等类别与系列编选,计划出版1000卷,每卷100万字。2018年将分批推出示范卷。
10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举办了“南疆地区非遗传统舞蹈传承现状学术调研报告会”。会上,考察团成员呼吁,传统舞蹈的传承,自古乐、舞难以分离,且不能脱离其民俗环境,要注重对舞蹈类非遗的整体性保护。
12月8日至9日,“‘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承办,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协办。会议围绕“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与会专家交流了各国在非遗保护和实现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经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话题涉及非遗如何促进乡村振兴: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社区主体性、遗产旅游、民间工艺等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作为资源的口头传统;列入非遗名录对乡村的影响,以及对遗产化的反思等等。
12月28日,“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换——2018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技艺研究室)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五十余人参加论坛,共同就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功能,以及如何应对社会变迁等议题展开讨论。
八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公约》实践
1.中国高票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
6月4日至6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缔约国大会第7届会议在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召开。156个缔约国、59个教科文组织认证的非政府组织、3个政府间组织、6个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二类中心及其他机构代表共计700余人出席会议。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奥托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审议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和《公约》秘书处的工作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使用方案、《公约》全面成果框架;修订了《公约》操作指南与履约报告相关的内容,将缔约国提交履约报告的周期由批约后每6年提交一次逐渐过渡到每6年按地区组轮流提交;认证了可向委员会提供咨询服务的29个非政府组织;改选了半数委员会委员国,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当选,任期至2022年6月。我国以123票高票当选,有效宣介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成果和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贡献,提升了我国际影响力。此外,会议充分肯定了中国近年以承办教科文组织相关会议、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持续捐款等形式提供的支持。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在毛里求斯路易港举办,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通过审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月26日至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13届常会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来自教科文组织总部、24个委员国、102个非委员国的缔约国、73个教科文组织认证的非政府组织、6个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二类中心和各国媒体代表共计800余人出席会议。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文化助理总干事奥托内出席会议。会议审议了《公约》缔约国提交的32份履约报告;评审通过了4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各类名录、名册;确定2020年和2021年可受理的申报项目数量继续维持在每年50项;确定从2020年起实施新的按地区轮流提交履约报告制度及轮流提交顺序,我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组将于2024年底前提交。
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经委员会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项目因其作为活态遗产提升对有关自然和宇宙知识的认识具有巨大潜力而被审查机构列为范例之一。至此,我国有4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名录、名册,数量保持世界第一。
在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斡旋下,本届会议上朝鲜和韩国同意合并此前各自提出的申报项目,联合申请将朝鲜族传统摔跤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获得委员会一致通过。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访华,深入沟通中国履约实践相关工作
应文化和旅游部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任文化助理总干事奥托内一行2人于9月23日至27日访问北京、甘肃。在甘肃期间,奥托内出席了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并与雒树刚部长进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就文化和旅游部与教科文组织未来在保护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合作意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
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续约协议签署,继续承担培训工作
继2017年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顺利通过教科文组织评估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续延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第2类)的协议》于8月正式签署。该协议自生效之日起,有效期为6年。亚太中心将继续发挥其培训职能,为实现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战略和提升亚太地区成员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服务。12月18日至19日,亚太中心管委会第七次会议和咨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2018年,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积极推进教科文组织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战略在亚太地区的落实,先后在吉尔吉斯斯坦、瓦努阿图、泰国、哈萨克斯坦、韩国、中国、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举办了8期培训班,学员来自23个国家,直接受益人员共241人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在向第十三次政府间委员会陈述年度工作时,专门提到亚太中心为全球能力建设战略实施所做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拉米雷斯9月来亚太中心访问时,高度肯定了亚太中心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并高度赞赏中心这些年密切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战略部署、在亚太地区积极开展能力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该中心还积极配合国家文化外交,及时了解国际保护动态,传播推介了我国的保护经验,努力发挥智库作用。
5.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履约工作不断深化
本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的制度性、规范性保护正式提上日程,支持二十四节气、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等14个已入选的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开展“3+N”(每年1个行动计划、1次论坛研讨、1份工作总结、N项具体活动)保护工作试点。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实施了14个试点项目年度保护工作,指导其开展“3+N”保护工作。年底前,已组织相关专家完成赴北京、江苏等六省(直辖市)调研相关项目保护计划制定及实施情况等工作。
九问题与思考
1.围绕新时代、新要求,采取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和保护传承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任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围绕推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性和保护传承工作的不平衡、不充分,补短板、强弱项,从供给侧发力,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方式,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机制和资源,不断提高保护传承能力与水平。
2.充分尊重、调动、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合力效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早、起点高、成效显著,从根本上说是得益于我们的制度优势和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保护工作原则的坚持。近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在各级政府的鼓励下,在相关优惠政策的推动下,相当多的企业、团体、群体等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保护工作。如何完善和强化指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的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形成更加深厚、更富活力、融合贯通的有机整体,需要进一步从政府职能优化、社会资源现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主体意愿3个主要方面,加以重点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份重要法律文件,其性质是行政性法律,规定了行政机关、机构的权利与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传承、发展于民众的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全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如何鼓励并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显现合力能效,需要各级行政部门做好指导和引导。相关行政部门要更加坚定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的根本原则,为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的资源投入、效益回报提供更好的服务条件,为传承实践者相关权益保障提供更有力支撑。只有不断地完善融合性、贯通性、整体性的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持并发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优势,不断提升全社会参与保护的合力能效。
3.充分认识“非遗进校园”的意义,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最为直观的写照,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重要成果,是人类非凡智慧的生动见证。提高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动议。经过多年努力,“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在各地大中小学踊跃开展,对于激发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剪纸、古琴艺术、年画、太极拳、书法、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广大师生耳熟能详的文化表现形式。古琴进校园,不仅要在音乐课上讲授古琴的弹奏方法,还应介绍“破琴绝弦”的知音典故及中国人的友情境界;太极拳进校园,不仅要在体育课上传授太极拳招式,还要让学生们知道《易经》及中国人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非遗进校园”要通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促进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从而自觉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非遗进校园”师资能力建设,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人员进校园上讲台;要从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经验、知识、技能传统习得方式变迁层面,认识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不断拓展代际人才培养通道。
本年度,有一段温暖而有深义的话语,分享给大家:
“当人类越来越了解外界与自身,依然需要幻想性的艺术创造。嫦娥住在广寒宫,玉兔在捣药,那棵桂花树开得正好,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那是另一个世界。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月球不过是一个星体,但还是要保留这个美好的传说。尤其对孩子来说,刚刚认识月亮的时候,应该听到这样的故事,人类也需要保持这样的童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智慧,也是我们幸福感的来源。”[29]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在2018年中秋节之时接受采访时的话
◀ 注释 ▶
[1] 《新时代、新作为,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2019-01-08)[2019-01-18],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901/t20190108_836857.htm
[2]《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18-9-10)[2019-01-18],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10/content_5320818.htm.
[3] 《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18-9-10)[2019-01-18],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10/content_5320818.htm.
[4]《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18-9-10)[2019-01-18],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10/content_5320818.htm.
[5] 《孙春兰强调:扎实推进机构改革任务落实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2018-06-11)[2019-01-18],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806/t20180611_833244.htm.
[6]雒树刚: 《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上的讲话》(2018-07-10)[2019-01-18],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807/t20180710_833742.htm.
[7]《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18-07-10)[2019-01-18],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12/t20181211_836468.html?keywords=
[8]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2018-12-10)[2019-01-18],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12/t20181225_836660.html?keywords=
[9] 《两会“部长通道”聚焦热点话题》,(2018-03-14)[2019-01-18],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8596/8604/201803/t20180314_831481.htm
[10] 项兆伦:《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2018-06-06)[2019-01-18],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6/06/nw.D110000renmrb_20180606_2-12.htm.
[11]《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2018-06-27)[2019-01-18],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07/t20180717_833855.html?keywords=
[12]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2018-07-11)[2019-01-18],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07/t20180717_833857.html?keywords=.
[13]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2018-12-10)[2019-01-18],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12/t20181225_836660.html?keywords=.
[14]《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陕西延安举办 》,(2018-12-10)[2019-01-18],http://www.ihchina.cn/11/56840.html.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02-25)[2019-01-22],http://www.ihchina.cn/3/10377.html.
[16]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2018-05-14)[2019-01-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1805/t20180523_336874.html.
[17] 《四川省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2018-02-26)[2019-01-22],http://www.sohu.com/a/224196811_756392.
[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2017-03-24)[2019-01-22],http://www.ihchina.cn/3/52171.html.
[19] 《文化和旅游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通知》,(2018-05-13)[2019-01-22],http://www.ihchina.cn/3/56035.html.
[20]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2018-2020)》,(2018-05-03)[2019-01-22],http://www.ihchina.cn/14/54717.html.
[21]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2018-05-16)[2019-01-22],http://www.ihchina.cn/3/54776.html.
[22]吕品田:《手工造就人本身》,(2018-11-22)[2019-01-22], http://www.ihchina.cn/8/56894.html.
[23] 朝戈金:《从招财猫传统到借势宠物消费——非遗传承新业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18-09-18)[2019-01-22],http://www.ihchina.cn/8/56645.html.
[24] 吴文科:《让中国曲艺更好地“走出去”》(2018-01-24)[2019-01-22],http://www.ihchina.cn/8/54216.html.
[25] 安德明:《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2018-06-06)[2019-01-22],http://www.ihchina.cn/8/56090.html.
[26] 向云驹:《记录传承人口述史十万火急》,(2018-07-02)[2019-01-22],http://www.ihchina.cn/8/56273.html.
[27] 《昆曲艺术大典》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8-01-18)[2019-01-22],http://www.ihchina.cn/11/54187.html
[28]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全面启动》,(2018-01-23)[2019-01-22],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7159.
[29]蒋肖斌:《一个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2018-09-25)[2019-01-22],http://news.eastday.com/s/20180925/u1ai11845855.html.
本文部分数据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提供,特此鸣谢!
课题主持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笔:罗微
撰稿人:罗微 张勍倩
转载自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